邱瑾
【摘要】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必須要把美育教學貫穿到整個中職語文教學課堂里面。文本通過介紹中職教育中美育教學的重要性來提出中職教育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的方法和途徑,逐步培養起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語文素養,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美育 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62-02
中職語文教學通過讓學生自己品味教材,幫助學生感受教材內容里面所包含的自然美以及境界美,借助這種滲透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語文素養,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此外,中職語文教學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美學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重要意義
所謂“美育”便是審美教育,通常又被稱作美感教育或者情感教育。中職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審美能力等重要的能力。為此,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便十分重要了。通過美育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獨特的審美視角,以美的眼光來認識世界,對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還能夠陶冶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獲取語文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審美的能力,一舉兩得。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不但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中職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隨著建設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和實踐,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語文教學在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借助語文教學課堂可以培養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實現了審美能力的提升。中職語文教學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端正學生的審美觀念逐步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語文學科素養,在提升學生語文專業水平的同時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對于培養學生的美學觀念、形成美學認知有重要的作用。中職學生受到年齡、生活的經驗、認知能力以及學習基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必然會給中職語文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不利于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目標的實現。通過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來培養學生的情商,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等多方面的能力,從而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中職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研究教材內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重視在語文課堂上的美學滲透。只有真正把美育教學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審美能力不足、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方法和途徑
1.重視閱讀和朗讀
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中要滲透美育,必須重視閱讀。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通過閱讀幫助學生最直觀地感受教材內容里面所蘊含的美學,獲取美感。閱讀教材內容做到了把無言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朗讀,不但利于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還培養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重視閱讀主要是為了形成語文學習的感性思維,從全方位來感知教材內容。學生自己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來逐步挖掘語文教材內容里面所蘊含的美,形成獨有的美學認知,從而培養學生的美學能力。比如在《荷花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文的朗讀,借助有感情地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中的美。不但啟發了學生的思維,而且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發現教材內容里面的革命樂觀主義所蘊含的情操美。又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通過朗讀來感受教材內容里所寫的荷葉、荷花以及荷塘,學生自己通過發揮想象力來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美感。重視閱讀與朗讀,很大程度上能夠與作者形成一種共鳴,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中職語文教學滲透美育還必須重視“入境”
通過引導學生“入境”來實現美育教學的情感性,實現“美育”對中職語文教學課堂的滲透。美育,重視的是學生審美情感的培養與訓練。感情在美育教學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境”從而幫助學生感受教材內容中所蘊藏的美感,提升審美能力。只有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里面所包含的美感,從而和文章產生共鳴,獲取更大程度上的美感。比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通過細致入微地分析,幫助學生認識一個更加生動、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培養起學生的審美能力。
3.中職語文教學滲透美育還必須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創造力
中職語文審美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長期的發展。為此,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創造力進行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造力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獲取語文教材中的美感。每一篇文學作用里面都包含著作者的感情,可以說每一篇作品是作者的人生經驗、生活體會的一個縮影,作品里的親情、友情乃至愛情都是建立在作者對這個世界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感性認知。作品里的美是隱蔽的、不易發覺的。唯有真正有過相似經歷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正情感。作為學生,顯然沒有作者那種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美學認知能力。為此,通過培養他們的鑒賞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知能力,充分把握作品中所蘊含的美感。比如,《夢和淚》這篇文章寫的是冰心老人對祖國的熱愛,類似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一般的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幫助學生把握好文章中的美。只有通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造力,才能逐步幫助學生理解這種對祖國的大愛和文章所蘊含的美感。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學滲透美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而且提高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董新芹.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4(5).
[2]王方.淺談審美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0).
[3]左達.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J].考試周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