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武
【摘要】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我國在初中就開設了英語課,為學生普及了基本的英語教育,但是,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課程改革后,在新的課程指導下,初中英語教學暴露很多弊端,為了保證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有策略的解決初中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 英語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07-02
我國在所有中學里都開展了英語課,初中的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可以了解基本的英語知識,掌握英語語法,并且可以在實際的交際中,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對話。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初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且初中英語教學的標準與實際的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為了解決問題,在真正的教學中,要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新課程的理解存在問題
近些年,我國一直開展課程改革,新的課程與當今的社會緊密聯系,新的課程與傳統的課程相比,更加注重實踐和培養學生的能力。新的課程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但是,對于傳統的教育來說是很大的變革,同時給傳統的教學也帶來一定的沖擊。與課程改革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我國的教師隊伍,教師的隊伍更新速度慢,很多的教師在教學中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甚至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新課程的觀念完全相反,這樣的教學與新課程的教學格格不入,甚至阻礙了新課程的發展。由于課程改革的速度快,一些教師在理解新課程的時候有偏差,不能真正的理解課程改革的意義。理解出現錯誤時,也不能及時的改正,而是按照錯誤的觀念繼續教學,這樣的做法影響教學,使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我國部分初中的英語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英語教學,影響了英語教學的發展。
2.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盡管在新課程改革后,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出現錯誤,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初中大部分的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中還是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是對于自身在英語環節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發揮的作用還不是十分的清楚。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還是偏低,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我國初中的許多英語老師,需要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豐富英語知識,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技能,在進行英語教學中,能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能掌握英語的內涵。
3.角色定位不夠準確
判斷教學效果是根據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學生的成績反映英語的教學效果。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我國的新課程更加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的目標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內容以及課程的安排,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新課程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在長期的傳統教育的思維模式下,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地位大于學生,在開展英語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服從,學生要按照教師的安排,學習制定的內容,教師也不能及時的解決學生疑問。在整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顯,相反是教師逐步取代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初中英語教學的對策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對新課程改革認識
新課程改革中,把英語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進行教學,體現出了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性質,使英語教學能夠均衡的發展。在新課程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是在滿足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分化學習的任務。英語教師要想滿足學生的興趣,就要創新教學內容,積累教學經驗,擴大自身的知識面,與時俱進,更新教學理念。英語是一門學科,但是,不是完全獨立于學科之外,英語是豐富學科的重要內容。英語與其他的學科之間聯系緊密。在開展英語教學的時候,不能獨立于其他的學科,而是在結合其他學科的特點上發展自身。在新課程改革下,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能力,努力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學活動是為了學生展開,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降低教師的姿態,和學生做朋友,理解學生的心理,使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和諧,保證教學活動的活躍性。一個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需要學生的配合,也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以免在教學中出現尷尬的場面。
2.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教師是英語教學的組織者,所以,教師的教學能力、學識水平會直接的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了解英語學科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基礎上,還熟練的掌握所授學科的基本知識。有個別的英語教師不是專業出身,在英語的發音、流暢度上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導致學生們在課堂上無法聽到地道的英語,這也影響到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準確度。因此,英語教師應不斷的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3.準確定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傳統的教學太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位置,使教學活動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也使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的成績差。并且傳統的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應用,使英語教學沒有真正的價值。面對以上的現象,在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提高學生的地位,讓學生有個良好的學習心態,提高教學的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后,不斷要轉變自己的教學地位,還要創新教學的觀念和方法,保證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使英語教學有意義。在新課程下的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要與學生進行交流,清楚學生的想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素質。最重要的是,英語教學是我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發揮作用,促進我國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智忠.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0,03:34-40.
[2]張媛.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問題與對策[D].魯東大學,2012.
[3]潘玲梅.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