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新芳

摘要:目的:對比觀察阿托伐他汀與普伐他汀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調脂的臨床療效,從而探究出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治療的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13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2組,每組66例。研究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普伐他汀進行治療,對比觀察兩組的降脂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經過8周的治療,兩組TC、LDL-C水平均明顯降低,但研究組降低TC、LDL-C的作用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TG逐漸降低,對照組降TG作用不明顯反有升高TG的危險;研究組升高HDL-C為10%,總有效率為75.75%(50/66);對照組分別為8%及74.24%(49/66)。兩組數據對比,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混合性高脂血癥調脂而言,相比較于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臨床療效顯著,耐受性良好,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混合性高脂血癥;調脂
最近幾年來,隨著飲食西方化、人口老齡化及社會現代化,人們高脂血癥的患病率日益增長,并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發展趨勢。由于脂肪轉運或代謝功能異常,導致血脂中一種或幾種脂值超過正常值,這便是高脂血癥,臨床分為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或兩者兼有血癥(混合性高脂血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四種類型。臨床大量研究[1]表明,血脂升高同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和發展具有直接的關系,上述疾病主要的危險因素便是血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同循證醫學證實,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從而降低高脂血癥的發生率,是當前臨床普遍采用的調脂藥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對66例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選擇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并與普伐他汀治療的同期患者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其目的是為了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影響及臨床價值。現將詳細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來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療的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所有患者均滿足衛生部制定的混合性高脂血癥診斷標準[2—3]納入標準:滿足診斷標準;一周內未接受其他任何藥物或者物理等治療;簽訂知情同意書。根據上述標準共入選132例混合性高脂血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均分為兩組(各66例),對照組,男32例,女34例,年齡20—82歲,平均年齡(61.3±1.2)歲,合并糖尿病22例,高血壓18例,冠心病17例,未合并其他病癥者9例。研究組男33例,女33例,年齡19—83歲,平均年齡(61.1±0.4)歲,合并糖尿病24例,高血壓19例,冠心病15例,未合并其他病癥者8例。兩組逐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用藥方法
研究組服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mg;對照組服用普伐他汀(上海現代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0mg。兩組均在晚飯后服用,1次/d,8周為一個療程。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基本保持一致。
1.3觀察指標
定期隨訪,記錄服藥劑量及不良反應,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脂、肝功能、腎功能、血肌酸磷酸激酶及血糖進行監測。
1.4療效判斷標準
按照衛生部2010年修訂的心血管藥物臨床療效評定標準[4],血脂變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惡化四個等級。顯效:實現以下標準中的任何一個TG下降≥40%;TC下降≥20%;LDL-C下降≥20%。有效:TG下降20%~39%;TC下降10%~19%;LDL-C下降10%~19%。無效:并未實現任何標準。惡化:(滿足以下任何一項者):TG上升≥10%;TC上升≥10%;LDL-C上升≥10%。
1.5統計學處理
本次選擇SPSS17.0統計軟件完成對相關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并通過卡方檢驗相關計數資料。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結果見表1。
2.2兩組調脂療效比較
治療一個療程后,研究組TC下降27%,總有效率為83.33%(55/66);對照組分別為13%及66.66%(44/66)。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8周的治療,兩組LDL-C水平均明顯降低,但研究組降低LDL-C的作用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TG逐漸降低,對照組降TG作用不明顯反有升高TG的危險;研究組組升高HDL-C為10%,總有效率為75.75%(50/66);對照組分別為8%及74.24%(49/66)。兩組數據對比,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兩藥均能升高HDL-C水平。
3討論
最近幾年來,國內外大量臨床實踐[5]研究結果一致表示:血脂異常是誘發冠心病及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重視降脂治療能夠有效避免和降低冠心病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TC和LDL-C的下降能夠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總死亡率。阿托伐他汀是一個新型的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雖然我國普遍應用沒幾年,但是在國外已經具有臨床實踐應用數十年的歷史,針對其調脂療效已經通過很多臨床研究證實:相比于當前臨床使用的其他四種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在降低TC,LDL-C及TG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阿托伐他汀由于其藥代動力學,從而具有巨大的調脂療效[6]。阿托伐他汀能夠長期停留在人體內,母體與代謝產婦活性較強,能夠阻擋低密度膽固醇從肝臟分泌,提高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從血漿中清理。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得知,相同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降低TC、LDL-C的療效明顯高于普伐他汀,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或P<0.01),同時對照組降TG作用不明顯反有升高TG的危險。然而在升高HDL-C方面,兩藥均能升高HDL-C水平。這一結論同國內相關研究報告一致。總之,相比于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在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調脂方面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是一種值得臨床廣泛推廣的強效、安全的藥物。
參考文獻:
[1]鐘琳玲.阿托伐他汀聯合阿昔莫司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60.
[2]王建軍.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效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05):40-41.
[3]沈紹群.阿托伐他汀聯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雜志,2012,39(22):6041.
[4]李愛敏.普伐他汀鈉聯合非諾貝特對老年高脂血癥的治療[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15): 2010-2011.
[5]劉慶飛,張萬銀.脂必泰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 2011,18(17):2423-2424.
[6]王建飛,施有為,張曉紅,周跟東.阿托伐他汀聯合吉非羅齊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大鼠的療效[J].山東醫藥,2014(1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