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物理屬于一門基礎性自然學科,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它對社會科學及文化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對于學生而言,物理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很多學生會望而生畏,學習效果也處于低效化、無效化狀態。所以,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并且根據新課改教學理念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優化物理教學方式,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性;主動性;物理素養;生活化
我從事高中物理教育事業多年,對構建全新的高中物理課堂進行了諸多嘗試和實踐,從中得出了一些心得和體會。現結合自身實踐,談談個人的幾點感悟和想法。
一、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學生的學習只限于死板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沒有學習的主動性,主體地位被弱化,課上時間被教師一人占有,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受到限制,學習個性受到阻礙。《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物理課堂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物理發現和創造的歷程,以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所以,高中物理課堂應對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
在“力的合成”這節內容中,在對“合力與分力的關系”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我們可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針對以下問題展開探究活動:(1)兩位同學一起提一桶水,A同學用10N的力,B同學用11N的力,C同學一個人用15N的力也可提起這桶水。依據日常經驗,10+11=21,但是在這里A同學10N的力和B同學11N的力的共同作用力等于C同學一個人15N的力。所以,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實質是等效代替,那么如何用這一實質思想求合力與分力的關系?(2)利用實驗儀器鉤碼、彈簧秤、橡皮條、刻度尺、細線等對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兩個共點力的合成實驗進行探究;(3)對探究過程進行思考和反思,然后對“用一根繩子掛重物,繩子間的夾角大、繩子間的夾角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繩子易斷?”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對物理知識點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領悟。
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為學生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奠定基礎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物理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在教學時,應認真貫徹新課改這一理念,不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灌輸,應在課程目標的設計上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為學生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奠定基礎。
在學習“宇宙航行”這節內容時,除了向學生講述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讓學生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和圓周運動的知識推導出第一宇宙速度,還可以通過實例讓學生了解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歷程,要求學生上網搜索我國人造衛星的成就和在國際上的地位,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科技發展對人類進步的巨大促進作用,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進而促使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踐行生活化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師常常只注重物理學科的理性思維,忽略了物理知識與學生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導致課堂氣氛沉悶、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始下降,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新課標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創設富有生活色彩的物理課堂。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應踐行生活化教學原則,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進而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摩擦力”中“靜摩擦力”這部分知識時,可先讓學生做提起物理書這一動作,由此引出靜摩擦力的課題,并讓學生感受靜摩擦力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然后,將一個裝滿水的啤酒瓶和裝有洗潔精溶液的小型水桶放在講臺上,接著請出一位同學,讓他用水桶中的溶液洗手然后去提啤酒瓶,結果這位學生沒能提起來。借助這一實驗,向學生講述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之一是表面粗糙。對于摩擦力產生的第二要素以及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問題,我也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進行了分析和探究。這樣,通過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靜摩擦力的相關知識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有著促進作用。
以上就是我對構建高效教學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想法,在此分享給大家,愿能起到拋磚引玉、投礫引珠之效。
參考文獻:
[1]張榮奎.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方法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吳永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