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秀
摘要: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后,習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靠得是高素質人才,人才的培養取決于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此我校實施了“主體異步教學模式下雙案一體化小組合作高效課堂”課題研究。我以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學生如何有效自學,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 初中;地理;有效;自學
2011年版新課標提出,地理課程是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相互關系與作用的科學。它對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具有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培養有效自學能力,對學生掌握教科書和課外地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內外有效自學習慣養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迸囵B學生的好習慣尤以培養學習習慣為重,因為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保障學生取得好成績,而且有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正如某位名家所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的過程和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要注重學生接受知識的方法和結果,努力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有了好的學習習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就會變得輕松自如,課堂效率也就會得以大大提高。本人認為有效自學習慣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培養:
1.課內外預習習慣
一讀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二讀地圖,應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邊看課文,邊看地圖冊,把文字內容落實在圖像上。三思,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善于提出問題,大膽提出疑問,不斷地思考: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敢于向疑難問題挑戰,并嘗試自己解疑。
2.高效聽課習慣
做好準備,迎接聽課;高度集中,專心聽課;抓住重點,善于記錄;多方配合,高效聽課;敢于想、善于思,大膽發言,積極聽課;區別類型,靈活聽課。
3.正確的讀識圖習慣
重視地理位置的閱讀;將不同內容的地圖對照起來閱讀;注意發現和探究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默填地圖,試繪地圖。
4.善于總結習慣
全面整理,編織成網;查漏補缺,完整體系;專項整理,深化學習;習題歸類,摸索規律;總結方法,提高效率。
5.良好記憶習慣
掌握知識,理解記憶;觀察特征,形象記憶;分類歸納,系統記憶;分析異同,對比記憶;利用圖示,形象記憶;串聯知識,濃縮記憶;編擬歌訣,趣味記憶。
二、學生有效自學方法的培養
笛卡爾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傳授知識,只供一時之用,教人獲得知識的能力和方法,則學生終身受用。新的地理課程標準要求教學的重心應由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教是為了不教;同時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而“自主學習”又是“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各個階段的自身特點以及學科特點,指導幫助學生摸索出更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習有路方法為徑”,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地理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其中最主要是如何指導學生“讀書”、閱“圖”。
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課本編寫體系。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是以總-分-總的體系編寫的。例如,季風氣候在七年級上冊“世界主要氣候類型”課文中只指出三類季風氣候的特征與差異。在“南亞”中進一步指出熱帶季風的氣候特征:終年高溫,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豐沛,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水較少;在“中國的氣候”中指出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為了分散難點,在“世界主要氣候類型”講特點,對照比較使印象深刻;在南亞、中國氣候中講季風成因??梢?,教材的編寫是按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1、讀下圖:描述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的氣候特征以及它們的主要區別。
2、南亞和中國的降水變化主要受季風影響,閱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說出南亞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5月)時的盛行風向。
(2)A-F是夏季風的幾種變化情況。將A-F填入下表中,以說明南亞和中國的水旱災害與夏季風變化的關系。
A夏季風強 B 夏季風弱 C 季風來的早,退得晚 D季風來的晚,退得早
E 雨季較短,降水較少 F 雨季較長,降水較多
其次,要指導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知識的敘述方法。地理課本對不同類型知識采取不同的敘述方法。比如,對一個地區、國家的位置,可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疆界、鄰國、鄰省、區)等方面來表述的。這種按一定模式組合起來的知識就如知識框架,掌握這個知識框架有助于學生把握知識的要領和線索,增長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再次,要提高學生閱圖能力。地圖是地理第二語言,指導學生閱圖、用圖,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得地理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講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指導學生閱讀北美地形及氣候圖,啟發學生從北美州地形分布特點(西側為高大的落基山);暖氣流的風向,經過思考分析,得出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受落基山的阻擋,只能到達西部沿海,形成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區。
“未來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我們應該寓學法于教學之中,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學生“會學”,還要使學生“樂學”,為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幕作利.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2]馮松勝. 論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
[3]武巧英.在地理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考試周刊;2009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