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對于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規劃設計是一個創新型的行業,但是很多設計人員長期受到一些傳統設計思路和思維方式的影響,設計的建筑作品比較死板、缺乏新意,因此應積極倡導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全面提升我國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水平。本文分析了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的特點,闡述了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
現代建筑的規劃設計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同時對于城市的整體形象有著重要影響。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應突出創新性,在滿足現代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礎上,還應兼具環保性、科技性、欣賞性等特點。
一、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的特點
1、實踐性
現代化建筑規劃設計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研究,規劃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應結合現代建筑規劃設計要求,基于創新思維,積極實踐。首先,實踐是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的重要源泉,人們的意識能力、思維活動都來自于各種實踐活動,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積極運用各種技能和知識,創新設計思維。其次,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能力會隨著實踐的深入而不斷提高、進步和豐富,隨著現代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廣闊的思維創新空間,同時也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最后,建筑規劃設計是基于實踐不斷發展和創新而來,如果脫離了實踐,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就相當于一潭死水,只能墨守成規,固步自封,難以滿足人們對于現代建筑規劃的要求。
2、超越性
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人員應重新組合原有知識信息,超越傳統的設計思維、經驗,創造新的設計作品。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的超越性,可以以熟悉的主體為基礎,利用相關專業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廣泛進行練習,逐漸實現超越。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不能全盤否定傳統的設計技術和設計理念,應批判性的繼承,深入發掘傳統建筑規劃設計中一些優秀的構圖原則和藝術觀念[1],不斷提高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水平。
3、反思性
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應具有反思性,和習慣思維和重復性思維區分開來,對傳統的建筑設計思維進行客觀的分析,找出突破口和靈感。當前,我國建筑規劃設計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建筑規劃設計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因此設計人員應積極反思,找出這種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盲目的照搬國外的一些建筑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并且很多建筑規劃設計人員在長時間的設計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特有的創作方法和創作思想,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建筑設計作品缺乏新意和創新性,出現很多的重復,因此設計人員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設計作品,力求創新,突破自己。
二、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
1、和現代化城市發展相結合
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并且還兼具體現時代精神、展示地區文化、沉淀文化內涵的重任。現代建筑追求整體性和聯系性,其在城市空間中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建筑形式、空間因素、外部場所和環境等難以具體體現的美學要素對于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思維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應將環境形態和建筑形態設計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體現現代建筑的和諧、統一,并且尊重城市環境的整體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特征,將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和城市發展融為一體,體現現代建筑新美學,充分認同和尊重城市文化內涵[2],通過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展示城市特色,使人們通過現代建筑可以間接感受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帶動現代化城市的快速發展。
2、展示人文精神
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應重視培養和展示人文精神,推動現代化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這是全面展示現代建筑特色的基本要求。現代化城市建筑規劃設計充分體現城市獨有的人文情懷,而這種人文情懷有助于推動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向更高的境界發展。在現代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展現人們對于美的映照和認知,利用建筑學元素,基于良好的表達能力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引起人們對于現代建筑的共鳴。并且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應包含首創精神和公眾精神,通過設計創新,增強人們對于新建筑和新城市的認知感和歸屬感[3],體現現代化城市人文精神的象征意義和追求價值,因此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應尊重社會環境的整體性和多樣性,體現現代建筑美學新觀念,并且應堅持自然為本的設計原則,基于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積極利用當地的材料,展示地方特色和區域特征,我國古代建筑設計講究面水背山,歷史上很多經典的建筑都將地方文化和自然環境緊緊結合在一起,不斷積累和沉淀出特有的人文精神。
3、逐漸實現智能化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智能化建筑的發展,智能化建筑主要是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將監控、計算機網絡、通信、建筑等方面有效集成、相互融合在一體,整個建筑環境舒適安全,家用電器高度自控,對建筑空間中的各種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信息化的利用和處理,為人們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其滿足了現代化人們對于新型建筑的自動化、個性化和智能化需求。現代建筑規劃設計應適應社會發展,智能化建筑是我國建筑行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因此現代建筑規劃設計創新應積極的建筑藝術和環境監控、多媒體通信、智能保安、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融合在一起,為人們提供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和安全、便利、高效、靈活、舒適的建筑空間,根據自然界中的大氣、光、熱、冷等變化自動調節建筑室內的環境[4],提高資源利用率,創造智能化、人性化的空間環境。
4、創造綠色生態建筑
綠色生態建筑是基于周邊環境、單體建筑、管理和建設群體、生態學規劃的建筑設計體系,其規劃設計強調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人文、自然和經濟三者的和諧統一,滿足現代化建筑的文化、活化、美化、綠化和凈化需求。綠色生態建筑規劃設計不僅僅局限于建筑自身,其還關系著整個城市的自然生態狀況,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建筑設計人員應積極配合其他專業領域的設計人員共同完成,合理規劃現代建筑選址,減少能源消耗,利用無污染的風能和太陽能,推動綠色生態建筑的快速發展。
結束語
現代建筑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積極創新設計理念,而現代建筑規劃設計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不可能一蹴而就,設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融合概念與形象、感知和理性,在設計中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文科技,積極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減少能源消耗,緊跟時代發展,設計出體現時代特色、優秀的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 王國華.淺議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手法[J].科技資訊,2008,17:74.
[2] 蔡軍.繼承與創新的文化原則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應用[D].四川農業大學,2006.
[3] 邢凱.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4] 王科奇.可拓建筑設計創新理論與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作者簡介:吳捷(1987-),男,安徽宿州人,學歷:本科,項目經理、主創建筑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