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鵬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對于建筑產品的關注度也變得越來越重視。同時,城市人口的上升也使得城市變得越來越擁擠,這就使得當前的建筑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巨大,高層建筑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也越發的廣泛,然而,雖然高層建筑混凝土澆筑技術已經在國外屬于較為成熟的技術,但是在國內,該技術的應用還不成熟,很多大型的高層建筑在施工期間乃至施工之后,混凝土結構出現了不少的問題,甚至于一些在建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樓蓋還出現了垮塌的事故。本文在結合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就高層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提出個人的看法,以供廣大同行參閱。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技術;工程管理;質量控制
前言
當前我國的建筑除了部分建筑采用鋼結構外,主要是以混凝土結構為主。而在這些建筑里面,商業建筑又多是高層建筑,這些建筑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由混凝土的質量來決定的。混凝土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就是施工技術和養護技術是否到位、合理。因此,在施工中,要嚴格的控制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步驟,把握每個關鍵點的施工技術注意事項,嚴格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
1.模板施工注意點
清潔、防漏是模板施工的首要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保證混凝土澆筑的時候不會滲漏以及摻雜進入其他的雜質進而影響混凝土澆筑的質量。我國混凝土施工所使用的模板主要是木質和鋼制兩種,如果采用木質的模板,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在模板上進行澆水,澆水必須達到使整個的模板被水浸透。同時,做好表面污物的清潔以及對存在的間隙進行修補,保證模板結構的完整性。在檢查時發現有縫隙的,一般的處理方法是用油氈或者是水泥漿來進行封堵。需要注意的是鋼制模板,不同于板制模板需要澆水,鋼制模板在施工前還要刷脫模劑,刷涂脫模劑必須仔細,務必做到均勻且沒有遺漏。施工期間同樣不能忽視對模板的檢查、監督,務必保證施工期間模板的狀態符合施工條件需要,如施工中,一旦發現有漏漿或是模板變形,應該立刻進行及時的封堵或是對變形的部位進行有效的支護加固等。
2.鋼筋施工注意點
澆筑前,還需要對鋼筋進行檢查,檢查的項目主要是鋼筋的規格、類型、數量,這些項目的參數要符合設計要求,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鋼筋,會使得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等下降,給整個建筑的質量安全埋下不定時炸彈。除此之外,還要檢查鋼筋捆扎的質量是否達標,一旦出現松動及脫落等捆扎不牢靠的現象,必須及時的糾正或是更換。
3.混凝土澆筑
3.1澆筑前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運輸問題
由于現在的混凝土澆筑多使用的砼主要是商業砼,因此,就必須要考慮到運輸的問題。砼在從生產地出來之后,要通過專用運輸車運送到施工現場,這期間會遇到很多可能的狀況,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時間把控好,務必保證砂漿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攪拌次數運送至施工現場并上料至施工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生產出來的砂漿含有較多的化學和物理成分,這些成分會在時間的作用下發生復雜的化學和物理變化,如離析、流動性降低等,一旦因為等待時間過長,砂漿就會因為復雜的化學、物理變化導致澆筑的混凝土達不到設計的結構強度,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無縫澆筑,更是要求砂漿的供給必須不間斷。
3.2泵送混凝土需要注意的問題
泵送混凝土同樣不能忽視幾個技術要點,一個就是泵送期間,料斗內的混凝土始終充滿料斗,對于中途需要暫停的,也必須將時間控制在四十五分鐘內。下料的時候,下料口必須始終垂直于施工操作面,另外,如果混凝土在泵送的時候,其泵送的垂直高度大于三米時,要設置下料串筒、溜槽,保證下料沿料槽下落。
3.3振搗的要求
振搗是保證混凝土能夠密實的填充到每個地方的關鍵,因此,振搗必須全面到位。另外,振搗的時候,必須嚴格振搗的技術要求,不能在振搗的時候,觸碰到鋼筋籠進而導致鋼筋移位、松動甚至于脫落。鋼筋密實區域不能用大型的振搗設備,要用小型的振搗設備。
4.混凝土的養護措施
澆筑的成敗需要養護來實現,澆筑完成之后,要等待混凝土的凝結,但是,由于環境因素多變且無法控制,因此,自然狀態下的凝固幾乎無法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會出現開裂、脫落等現象。主要是自然狀態下會出現局部溫度過高,內外溫差過大等現象。因此,人工養護成為了保證混凝土凝固達到最終預定目標的重要手段。
通常采取的養護手段就是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蘆葦、草席等具有一定吸水性的覆蓋物并在覆蓋物上灑水,通過定時的澆水以及采用紅外測溫技術將混凝土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降溫必須要全面,不能出現局部溫度高局部溫度低的情況,不均勻的溫差會造成混凝土膨脹收縮不均勻進而發生結構損壞。對于大體積樓蓋、地坪等大面積的建筑部位的施工,可以采取蓄水的方式進行較為全面的溫度控制。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無法通過澆水來實現溫度控制的,還可以采取隔離空氣與混凝土表面接觸的方式來控制溫度,也就是表面密封法。溫度的監控很重要,除了采取一些常規的眼觀、手摸外,還采取科學的紅外測溫檢測技術,實現對溫度的時時監控。
5.重視對實驗室的建立、管理
要實現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就要建立混凝土質量的檢驗檢測制度,在設施上,要擁有一個完善的實驗室以及一個在施工作業現場的臨時實驗室。實驗室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檢測混凝土的質量情況,通過試驗檢測,能夠獲取混凝土凝固、釋放熱量、凝固時間、結構強度等數據,能夠為施工及養護提供可靠的管理數據。另外,臨時實驗室也是必須的,原因是施工現場可能會出現上文提到的一些施工不當行為,進而導致混凝土質量有偏差,設置臨時實驗室,能夠時時了解混凝土結構、混凝土下料的質量情況,起到監督的作用,避免混凝土澆筑之后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
結語
經濟的發展推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進而推動著建筑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的發展,混凝土作為當前最主要的工程材料,也一直在改進更新,各種各樣的添加劑以及混凝土輔料使得混凝土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前景變得更加的廣泛。合理的使用各種輔料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施工技術,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混凝土的凝結質量。除了加強對各種輔料的研究外,我們還應該重視對施工中的各種因素的控制,在加強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上,把控好各個可能的影響因素,將不確定的因素納入混凝土澆筑風險管控中來。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礎上,還不能忽略了材料的控制,嚴格實驗室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將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向上提升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子強.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及控制措施[U].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 2012(02).
[2]張相寶.混凝土構筑物裂縫原因分析與處理,2002.6.
[3]秦振剛.淺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8,(06).
[4]楊啟鷗.論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廣東科技.2008,(09).
[5]李志偉.高層建筑共層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廣州科技.2009,(05)
[6]李彬林.姚杰.對于混凝土無縫施工的見解[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