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憑
摘要:質量是建筑工程項目的生命,質量管理則是其中關鍵和保證。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筑工程質量也就成為了建筑企業管理的首要問題。由于建筑企業良莠不齊,建筑工程質量事故頻出,給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建筑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角度進行探討,以加強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工程質量,最后才能提高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施工質量;質量管理;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原則
1.1堅持質量第一
堅持質量第一,以項目團隊成員為管理核心。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工程項目在施工中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作為質量控制的基本原則。
1.2預防預控為先
以預防、預控為主,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對項目施工而言,質量控制,就是為了確保合同、規范所規定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控措施、手段和方法。
1.3 嚴格遵循規范
以國家的規范的設計文件、合法的合同規定要求。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標準的頒布實施,既明確建筑施工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明確了施工企業在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規范。
1.4職業道德規范
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道德規范。在工程質量控制中,監理人員必須堅持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道德規范,要尊重科學,尊重事實,以數據資料為依據,客觀、公正地進行處理質量問題。要堅持原則,遵紀守法,秉公監理。
2、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特點
2.1使用性
所謂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夠滿足使用目的的各種性能。具體包括:保溫、隔熱等物理性能,耐酸、耐腐蝕等化學性能;地基基礎牢固程度、結構的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等結構性能;民用住宅要能滿足居住的需要,工業廠房要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等使用功能。
2.2安全性
所謂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以及保證人身和環境免受危害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結構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防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夠達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標志。
2.3經濟性
所謂經濟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和消耗的全部費用。這些費用表現為設計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
2.4耐久性
所謂耐久性,就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工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的使用年限。因為建筑物本身結構類型不同,施工方法不同,質量要求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等,目前國家對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周期還缺乏統一的規定。
3、目前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3.1工程建設體制仍存在著政企不分,政出多門的狀況。
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閉管理導致許多工程的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質量監督站來自同一系統,隸屬于共同的主管部門,這種管理格局基本上是一種內部的監督體系,很難實行嚴格的、公正的監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
3.2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標準的頒布實施,既明確了建筑施工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也明確了施工企業在工程技術、質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規范。但一些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法制觀念弱化,在施工活動中違反相關規范和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不按順序施工,技術措施不當,甚至偷工減料,由此造成工程質量低劣,質量事故不斷發生。
3.3 企業經營環境
3.3.1政策因素
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建筑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產品質量,而產品質量的提高是靠一定生產手段來實現的,建筑企業面對機具設備更新不及時、施工工藝落后、技術工人短缺、閑雜人員多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很難選擇質量效益這條路子。
3.3.2主管部門行政干預不當
當前,建筑企業的主管部門將其對下屬企業的干部任免權作為管理企業的重要手段,對其人事權使用過濫,根據短期業績來評價、調整企業主要領導班子,致使一些困難企業領導更換過于頻繁,引發和助長了企業的短期的行為。
3.4 企業質量環境
質量文化環境、質量市場環境、質量認知環境和質量群眾基礎是構成企業質量環境的重要部分,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質量行為和質量效益。然而當前存在質量意識淡薄、質量認知不足和缺乏群眾基礎等問題已嚴重影響著質量環境的改善。
3.4.1企業人員素質不高
人的因素始終是影響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操作工人是每一工序、分項、分工程的直接完成者,技術、質量檢查人員是建筑質量的關鍵,企業領導是質量
目標的制定者和推動者,他們的綜合作用發揮決定了建筑產品的質量。企業技術人員的結構存在一定缺陷,技術人員隊伍過于年輕,經驗不足,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夠,工作較為浮躁。
3.4.2工程質量管理低效
質量管理機構不力,質量管理機構沒有充分發揮其職能,質量責任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質量經濟效益分析手段,質量管理部門職能弱化,整理、準備應付上級檢查的材料成了主要工作。工序施工應履行的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執行不到位,成為擺設。
3.4.3低標準老毛病
工程施工中低標準、老毛病是常見的質量問題,施工現場“低、老、壞”問題仍普遍存在,如屋面、衛生間漏水;抹灰層開裂、脫落;地面起沙、空鼓;混凝土強度不足等質量問題,就像“常見病”“多發病”一樣經常發生。
4、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途徑和施工質量管理的方法
4.1技術控制
施工過程的重點是對紅線樁、水準點、工程測量控制樁等重點部位采取妥善保護措施,嚴禁擅自移動,建筑物的軸線、標高及關鍵部位應由專人測量定位和復核,保證測量工作的質量。成品、半成品選用、施工工藝參數及其它有關技術要求等,與質量密切相關,如外加劑摻量、混凝土水灰比、回填土、灰縫飽滿度、防水混凝土抗摻等級等,都將直接影響強度、密實度、抗滲性和耐凍性等,應作為質量控制點,施工時嚴格執行。
4.2隱蔽工程驗收
對所有隱蔽項目必須進行全數監控,如地基驗槽、樁基、鋼筋、地下混凝土、防水層、保溫層、暗埋管線、下水道等,驗收應按有關規程進行,不合格,不能施工下一道工序,確保施工質量。
4.3材料試驗和抽檢
對于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除應檢查出廠合格證外,尚須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進行隨機檢查,較靈活且不受時間限制,可及早發現問題和整改,抽檢頻率不受限制,故若條件許可則應加強抽檢管理。
4.4設置質量管理點
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上設置質量管理點,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些薄弱環節的處理上,若事前采取措施進行管理,則可以避免問題的產生,減輕施工成本。質量控制點設置原則是根據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質量特性對整個工程質量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因此應對施工工程對象進行全面分析比較,明確質量控制點,再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
4.5推行樣板管理
建筑工程樣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導作用,它體現設計要求,達到指定的質量等級,把抽象的設計要求和繁復的質量標準、規范、規程等因素具體化和實物化,提供給施工人員參照。因此,推行樣板管理是保證和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大型房建工程推行樣板管理,通過樣板間的施工可達到更好地控制施工質量、工期、材料定購和各專業的協調,并可以及早發現存在問題和進行整改,總結經驗。
4.6重視技術改進和創新
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息息緊密聯系,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除提高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技術素質外,還必須采用先進施工工藝,提高技術措施,改進施工設備、信息和檢測技術等,樹立現代化建筑產品觀念,通過技術進步,實現施工設備、信息渠道和施工工藝的更新換代,滿足工程建設現代化的需要。為保證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和適用性,施工過程中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準和操作規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
結束語
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為了在激烈的建筑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新的形勢面前,需要建筑企業嚴把質量關,提出積極應對策略,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模式,確保工程質量,促進企業的跨越式發展。“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也已經成為了工程建設者的共識,提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實行全面質量管理。
參考文獻:
[1]陸慶.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現狀與對策[J].山西建筑,2007.7.
[2]張宇輝,張世寬,劉念豫.淺析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0,(15):152-155.
[3]邱國林,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08
[4]任宏等,工程項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5]謝文德,服務企業營銷質量管理體系,論文網,2007.01
[6]管振祥,工程項目管理與安全,中國材料工業出版社,2001.06
[7]徐維華,淺談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特鋼技術,2005.03期
[8]張海貴,現代建筑施工項目管理,金盾出版社,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