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飛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07年-2015年來我院進行產前篩查并檢查出的40例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40例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胎兒中,37.89%為心血管系統畸形,27.37%為泌尿系統畸形,心血管系統畸形和泌尿系統畸形占比均顯著高于其他結構畸形(腹壁、呼吸系統、消化道、顏面部、骨骼系統、中樞神經系統),P<0.05;單臍動脈胎兒中,隨著合并結構畸形數目的增多,染色體異常發生率也顯著升高。年齡<35歲組的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發生率顯著低于≥35歲組(P<0.05)。結論:在產前檢查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結構畸形的診斷準確率較高,在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結構畸形產前篩查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關鍵詞: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單臍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
單臍動脈指的是臍帶內部僅有一條臍動脈的胎兒發育異常情況,且單臍動脈胎兒多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越早診斷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越有助于降低圍生兒的死亡率、發病率[1]。本研究旨在明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共有46841例,其中初產婦34587例,經產婦12254例,年齡22~42歲,平均(33.9±4.8)歲。產前檢查檢出364例為單臍動脈,占0.78%,單臍動脈胎兒中,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40例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占10.99%,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的發生率為0.084%。
1.2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選用ACUSON ANTARES 5.0型彩超診斷儀,脈沖、探頭頻率分別為4~5MHz、3~5MHz。檢查時,孕婦取側臥位或仰臥位,將腹部探頭放置在孕婦腹部進行掃查,注意觀察胎兒、羊水、胎盤等情況。在膀胱水平切面下,若僅觀察到一側有臍動脈血流,羊水中臍帶中段橫切面有2條呈“呂”字形的血管,則判定為單臍動脈。再掃查胎兒面部、頭顱、四肢、脊柱、胸腹腔臟器、附屬物等。對于疑為單臍動脈合并先天結構畸形者,要由兩名資深醫師共同判定確診。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數據比較分別進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類型
40例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胎兒中,37.89%為心血管系統畸形,27.37%為泌尿系統畸形,心血管系統畸形和泌尿系統畸形占比均顯著高于其他結構畸形(腹壁、呼吸系統、消化道、顏面部、骨骼系統、中樞神經系統),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染色體異常與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的關系
364例單臍動脈胎兒中,單純單臍動脈的染色體異常發生率為0.00%,合并1種結構畸形者的染色體異常發生率為6.67%,合并2種結構畸形為16.67%,3種畸形為50.00%,4種及以上為100.00%,隨著合并結構畸形數目的增多,染色體異常發生率也顯著升高。見表2。
2.3 年齡與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的關系
46841例孕婦中,年齡<35歲28784例,其中單臍動脈153例(0.53%),合并胎兒畸形25例(16.34%);年齡≥35歲18057例,其中單臍動脈211例(1.17%),合并胎兒畸形70例(33.18%)。年齡<35歲組的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發生率顯著低于≥35歲組,x2=7.611,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正常胎兒的臍帶血管應由1條靜脈和2條動脈組成,單臍動脈是指臍帶內僅有1條靜脈和1條動脈的臍帶畸形[2]。統計資料顯示,單臍動脈胎兒的先天性結構畸形發生率較高,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其發病機理[3]。
產前超聲診斷單臍動脈在臨床上的應用較早,且臨床實踐證實,產前超聲檢查能夠在妊娠早期準確地診斷出單臍動脈合并先天結構畸形,其在降低圍產兒死亡率、發病率方面具有重大意義[4-5]。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在產科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關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單臍動脈合并先天結構畸形的報道也越來越多[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46841例孕婦中,檢出364例(0.78%)為單臍動脈,其中40例(10.99%)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的發生率為0.084%。這一結果與國內多篇文獻報道結果相符[6]。
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在單臍動脈合并結構畸形胎兒中,心血管系統畸形、泌尿系統畸形分別占37.89%、27.37%,顯著高于腹壁、呼吸系統、消化道、顏面部、骨骼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畸形(P<0.05)。并且合并隨著合并結構畸形數目的增多,染色體異常發生率也顯著升高。在發病年齡方面,年齡<35歲組的單臍動脈合并先天性結構畸形發生率顯著低于≥35歲組。這提示染色體異常和年齡可能是單臍動脈合并先天結構畸形的兩個影響因素,臨床上在進行產前檢查時,應注意觀察各器官、系統情況,同時抽取羊水做染色體分析,以明確是否發生了單臍動脈合并先天結構畸形,以便盡早決定是否終止妊娠,減少出生缺陷率[7-8]。
總之,單臍動脈具有較高的結構畸形發生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通過全方位、多角度觀察胎盤、胎兒相關情況,來診斷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結構畸形,且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其在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結構畸形產前篩查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戴青里.產前超聲對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24):3287-3288.
[2] 栗河舟,許雅娟,李潔等.單臍動脈合并胎兒先天性結構畸形的產前超聲診斷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3):2036-2039.
[3] 段靈敏,郭燕麗,鄧鳳蓮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單臍動脈[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2(4):278-281.
[4] 姚延峰,冉海濤.超聲診斷單臍動脈與胎兒畸形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3,24(12):882-885.
[5] 劉美娟,趙冬梅.三維超聲診斷單臍動脈的意義及其區域性(煙威地區)概率分析[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4,(2):126-130.
[6] 沈文強,房英智,紀學芹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價值[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6):88-89.
[7] 嚴小麗,王琳,劉麗均等.胎兒單臍動脈臨床評估及預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2):135-137.
[8] 蔡少雨,李玉球,賀青蓉等.基層醫院超聲診斷單臍動脈與胎兒畸形相關性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0,08(8):1047-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