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娟
【摘要】《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中一部具有重大意義的重要著作,不僅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也蘊含著十分豐富的人本思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研讀《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不僅有利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人本思想;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164-02
《共產黨宣言》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著作,蘊含著十分豐富的人本思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研讀《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不僅有利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共產黨宣言》中人本思想的提出背景
《共產黨宣言》中人本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刻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條件:馬克思對費爾巴哈人本思想的繼承與超越
費爾巴哈認為人是以自然界為基礎并與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物質統一體,是自然界的產物。他認為人因自然而存在,但人因人而成為人,指出“孤立的、個別的人,不管是作為道德實體或作為思維實體,都未具備人的本質。人的本質只是包含在團體之中,包含在人與人的統一之中”。①馬克思在早年時繼承了費爾巴哈的人本思想,但與費爾巴哈的人本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費爾巴哈強調人的自然類本質,而馬克思則強調人的實踐本質。他認為雖然費爾巴哈在考察歷史時強調從“人”出發,但由于不懂實踐活動的意義,他對人的理解是抽象的,不了解人的真正本質。與之相反,馬克思把從事實踐活動的人作為自己考察歷史的出發點,認為現實的人必然是從事社會實踐的人,提出了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前提等一系列唯物史觀的觀點,徹底批判與清算了費爾巴哈的唯心史觀。②這為馬克思在《宣言》中人本思想的發展和完善準備了思想條件。
(二)現實條件: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現狀引深思
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受到了嚴重的剝削與壓迫,廣大勞動者處于非人的生存狀態。正如馬克思所說“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③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其固有矛盾日益突出,社會關系不斷惡化,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但由于各國工人起義先后失敗,無產階級迫切需要一種科學的革命理論來指引其走上求得自身和人類解放的正確道路,這為馬克思人本思想的產生提供了現實基礎。
(三)主觀條件:馬克思思想的逐漸成熟
馬克思的思想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人本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早在《青年在職業選擇時的考慮》中,馬克思就認為“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原則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善。”在《博士論文》、《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巴黎手稿》中,他闡述了其人本思想的基本觀點。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④從而揭示的人的本質屬性。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徹底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指出人是現實的、從事社會實踐的人,進一步發展其人本思想。這為《宣言》中人本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二、《共產黨宣言》中人本思想的內涵
《共產黨宣言》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人本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一步闡述階級斗爭理論,體現人文關懷
馬克思一直熱衷于研究階級斗爭理論,《共產黨宣言》也不例外。在《宣言》開篇就寫道“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資本主義社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同時,《宣言》還指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而斗爭的結局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爭的各階級同歸于盡”,⑥揭示了階級斗爭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然一切歷史都是人創造的。這階級斗爭理論在這個層面上體現出了馬克思對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極大關注。
(二)描述工人階級的悲慘命運,給予其極大的同情與關注
在《宣言》中,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在取得統治地位之后“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⑥在資本主義社會,勞者不獲,獲者不勞,工人變成赤貧者。面對工人階級的如此窘境,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本質,號召工人階級用物質力量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現自身解放。
(三)提出消滅壓迫工人階級的私有制,關注人類的解放和發展
馬克思描述工人階級的生活窘境,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本質,目的在于號召工人階級團結起來,“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這就必須“廢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關系”,但這并不是共產主義所獨具的特征,“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這是因為“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⑦總之,馬克思認為,要使無產階級成為階級,實現自身的解放和發展,就必須消滅私有制。
(四)描繪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藍圖,指明人類解放和發展道路
最后馬克思還描繪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藍圖,指明了人類解放和發展道路。“當階級差別在發展進程中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時候,公共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并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那么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系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⑧
三、《共產黨宣言》中人本思想的現實意義
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不僅是馬克思對未來社會的描繪,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不僅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為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導。
(一)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不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建國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也表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具體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價值目標。⑨《宣言》中所提倡的人本思想,最終目標就是要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不僅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更有利于密切聯系群眾,為黨的工作、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行提供依據。
(二)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理論成果。科學發展觀與《宣言》中的人本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是《宣言》中的人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而科學發展觀是對《宣言》中人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研讀《宣言》中的人本思想,有利于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有利于黨和國家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⑩
(三)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二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社會和諧實質上是人與人的和諧,是人不斷發展所形成和表現的一種理想的社會存在狀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保障和社會環境,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又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⑾因此,研讀《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不僅有利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且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條件。
總之,人本思想是馬克思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宣言》中人本思想的提出更是馬克思人本思想的成熟表現。研讀《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不僅可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且有利于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注釋:
①殷昱偉.馬克思對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繼承和超越[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l3(4).
②莊福齡.簡明馬克思主義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40.
③④⑤⑥⑦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⑨⑩韓靜.探索《共產黨宣言》對我國社會發展的當代價值[J].才智,2012(1).
⑾艾新強.論《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本思想[J].改革與戰略,2014,30(4).
參考文獻:
[1]黃楠森.馬克思主義哲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張富文,張貴仁.《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本思想及現代意蘊[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