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榮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90例手術治療小兒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n=45)和對照組(n=45),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強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兒術后的離床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67%要明顯低于對照組17.8%;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和離床時間要明顯較對照組偏短,同時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的縮短患者的住院、離床時間,對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擁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高度的臨床應用于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手術治療;小兒疝氣;應用效果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疝氣不僅會對小兒患者的消化系統造成影響,同時還可能引發脹氣、便秘、腹痛和吸收功能偏差等臨床癥狀的發生。此外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緊密相鄰,如疝氣的擠壓還可能會對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造成不利影響[1]。目前對于小兒疝氣的治療主要是以經腹腔鏡手術治療為主,能在無修補的情況下就能達到很好的手術療效。多項研究表明[2-3],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疼痛和減輕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以月90例手術治療小兒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現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90例手術治療小兒疝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4例,女36例,患者年齡6個月~10歲,平均5.8±1.2歲,患者病程為1~6個月。根據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45)和對照組(n=45),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性。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悉本組研究目的,被告知研究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予以常規護理,密切關注手術期患兒的各類生命體征變化,做好相應的護理記錄,在有必要時謹遵醫囑的采取對癥治療措施,并適當的給予患兒一定的心理支持。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①術前護理:在患兒接受手術前,要對患兒的身體各項指標進行檢查,護理人員要積極的與患兒及其家屬保持有效的溝通,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促使患兒及其家屬能對手術工作抱有十分信任的態度,以此來消除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此外作為護理人員還要對患兒及其家屬說存在的疑慮和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并適當的給予一定的鼓勵,讓患兒能保持最優的狀態接受手術治療。護理人員還要做好手術前的一切護理準備工作,在手術開始前的8h內要對患兒采取禁食措施,防止患兒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嘔吐現象。②術中護理:在手術實施的過程中,如患兒在手術前仍較為恐懼,作為護理人員要積極的予以溝通疏導,緩解患兒的緊張不安情緒,在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采取注射阿托品的方式,讓患兒能充分保持鎮靜,以便于手術的正常實施。盡量選擇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參與手術,由于小兒身體素質原因,手術時間越短相應的風險也就會越低,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對于手術流程、器械等會更為熟悉,相應的與醫生的配合默契程度也較高,進而能有效的縮短手術時間。作為護理人員在手術中藥時刻保持對患兒身體各項體征的密切觀察,如患兒在手術過程中出現體溫偏低現象,要采取保溫措施,避免由于身體低溫而導致出現刺激反應。如有特殊情況,要立即向醫生匯報,并快速的予以處理。③術后護理:在手術完成后,由于手術切口的存在會促使患兒身體出現疼痛感,作為護理人員要根據患兒情況的不同,積極的與患兒進行溝通,吸引其注意力,避免患兒出現緊張情緒而導致疼痛感加劇,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依據患兒年齡給予適當的陣痛藥物,并根據疼痛情況對藥物的劑量予以調整。同時作為護理人員要密切的關注患兒手術切口是否出血情況,定期對切口進行換藥,時刻保持切口的干燥程度。保持患兒病房的舒適整潔,要求每天都要進行打掃和消毒,防止各類病菌對患兒造成感染。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的術后患兒離床時間、住院時間進行記錄,同時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估,滿分設定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錄入EXCEL,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了并發癥,其中觀察癥患者出現了傷口感染2例,尿潴留1例;對照組患者出現了傷口感染4例,尿潴留2例和牽拉痛2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67%要明顯低于對照組17.8%,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0.05
2.2 兩組患兒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和離床時間要明顯較對照組偏短,同時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恢復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比較(x+s,分)
3討論
從醫學上而言,小兒疝氣其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主要表現為小腹、陰囊等部位出現劇烈疼痛感,并伴隨水腫出現,同時也會朝著腰、背、臍周等部位擴散。相關報道顯示[3],小兒疝氣的發生率在1~4%,男患兒發病率要遠高于女患兒,是女患兒發病概率的14倍,正因如此,小兒疝氣作為普外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也得到了諸多醫護人員的高度關注。目前對于小兒疝氣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藥物療法和疝氣帶療法為主的保守療法,另一類是疝修補術、疝補片修補術、疝腹腔鏡修補術和疝醫用膠注射吻合術為主的根治療法,在臨床治療中主要是采用疝腹腔鏡修補術為主,其不僅不需要修補就能對病源進行根治,同時操作十分簡便且臨床療效顯著。雖然疝腹腔鏡修補術具有很高的臨床療效,但如果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護理可促使治療效果大幅提升。因而,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促進小兒疝氣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4]。
眾所周知良好的護理是確保患者順利完成治療,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環節,但小兒疝氣患者具有年齡小、心智不成熟等特點,無疑為臨床護理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所以對于小兒疝氣患兒的護理中,作為醫護人員要有全方位的考量,要針對小兒的特點,進行有效應性的護理。本組研究中,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強綜合護理,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67%要明顯低于對照組17.8%,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和離床時間要明顯較對照組偏短,同時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的縮短患者的住院、離床時間,對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提高護理滿意度擁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有高度的臨床應用于價值。
參考文獻:
[1]范淑香.淺談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延邊醫學,2015,(6):100-101.
[2]趙卿,蔣慧.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4,(20):58-59.
[3]姚江霞.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圍手術期護理的運用方法和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5):17-18.
[4]許琳.小兒疝氣手術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74-7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