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陳剛 蔣文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城市里高層建筑得以不斷的增多,在高層建筑不斷的建筑過程中,設計者越來越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更加注重城市人公眾利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的要點,并分別從高層建筑設計的智能化和節能環保等方面闡述了未來高層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層建筑;設計問題;發展趨勢
一、高層建筑設計原理
高層建筑的設計興建,只單純考慮建筑物自身的建設尺度遠遠不夠,高層建筑是人為設計、為人服務的城市建設項目,因此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應該是高層建筑設計的根本要求。應充分考慮人們對高層建筑的視覺觀感、親近感等要求,把冰冷的混凝土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真正的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親切感和實用感。注重全面建設尺度的考量計劃,如環境尺度、建筑整體尺度以及近人尺度三個主要方面的考量。環境尺度,包括考慮高層建筑所處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周圍街道尺度環境、建筑物的輪廓設計要求等,要根據具體的環境比例要安排高層的建設;建筑整體尺度,包括高層建筑的各個組成部分,如樓層主體、頂部結構等各部門的比例協調統一等注意相對尺度,而且要注意高層建筑中細節部分的層次要求。近人尺度,其實是人們對高層建筑的一個整體感官把握,注重人為感覺、使用價值和審美要求,設計尺度應參考多數人的尺度系數與之成為相應比例特別是人們接觸的到的細節部分如臺階、門、窗、陽臺、柱子、裝飾等尺度的處理。只有從環境、建筑、人這三個方面充分考慮才能促成三者之間的和諧平衡。
二、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的要點探討
1、充分發揮廣場的作用。高層建筑由于其體量的巨大,往往給街道空間一種突然的壓迫感,使人感覺好像從一個大空間突然進入一個小空間,這是由于高層建筑的體量所造成的對比。因此凡是處在街道兩旁體量巨大的高層建筑在設計時應該對其進行后退處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設計廣場空間,這個廣場空間將起到空間的緩沖作用; 而且由于高層建筑的建筑面積遠遠超出其用地面積,容納的人員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對較大,后退出的廣場空間也起到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從另外一方面講,廣場間往往在街道空間以及城市空間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夠給公眾留下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為城市的節點,這就是共享空間的好處。有的建筑大師甚至直接設計成下沉式的廣場,獨特的廣場空間造型,以人和環境為設計重點,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安靜的休閑場所,而且使建筑塔樓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這種下沉式的廣場往往更容易給人留下印象,就空間形式而言它是一種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間。因此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時廣場和建筑應該作為一體來考慮。
2、高層建筑的主體設計。在高層建筑物的主體中,主要包括塔樓部分設計、裙房設計、底層設計以及建筑頂部設計等環節。高層建筑在結構和功能上的限制要求使其造型靈活性受限,所以塔樓的造型對整體形狀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塔樓具有美感的形狀和線條體現出高層建筑的藝術內涵和色彩繽紛的城市建筑。這些多彩多樣的建筑群落形成城市的名片和形象,在建筑中,裙房的設計盡管不會較大的影響城市的立體空間,但是卻對人們感受和街道有很大影響,建筑設計者應該考慮到公眾的視覺感受,進行更加人性化的建設。底部的設計可以通過入口縮進或者是底層架空的方式,為現代建筑增加特點。將將高層建筑底部設計為透明開放的形式,同時使其與街道和廣場等其他建筑物和諧相連,讓人們不會感覺到密度太大,也可以豐富城市的空間層次。另外,頂部的獨特設計整體提升高層建筑的形象,從而成為城市空間的地標。
3、要大力發展生態設計,促進城市空間優化。當前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要求逐漸受到關注,這是由于高層建筑物周圍的資源消耗嚴重,環境污染嚴重,極大的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高層建筑在運作中的生態環境設計。建筑平面和體型的相關數據對就愛你住無的采暖需求有很大影響,這個工程不單是熱工性能的指標數據,同時也意味著體型系數可以減少,降低舒適空間的成本,在大多數的平面形式中,圓形擁有更加小的外圍面積,然后是方形。每一個建筑的地質特點都是不同的,所以會在高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對地基問題進行考察,要通過建筑對打程度的發揮地基的潛能。在建設中可以通過規劃平面形態和外墻的方式促進自然通風和制冷,降低空調使用率。所以在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對城市的宏觀層面和建筑整體運營過程進行整體考察。
三、高層建筑發展趨勢
1、智能實用性。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都成為高層建筑設計發展的必要條件。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要求,利用高科技設計更為便捷的智能化控制的家居工作空間成為時代趨勢。智能化高層建筑正順應了這一趨勢,其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生活舒適性。綠化、除噪、自然光及其它生活環境條件達到高質量,使人們在生活中感覺更為舒適。二是便捷高效性。智能化的生活網絡控制,不僅提高了生活便捷性,也為都市化辦公手段節省人力、物力、空間、時間、支出等,提供了便于管理的通信、決策等一系列高效化工作水平。三是時代性。對生活空間和辦公組織機構的變更,以及辦公資源、網絡功能、辦公設備的變化和改革更具有時代性。四是安全性。高水平的科技管理生活、辦公,利用智能網絡控制,便于人身、財產的安全保護更為可靠。
2、節能環保性。高層建筑設計規劃中,對節能環保元素的應用也應予以重視。一方面,選擇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都較為優秀的位置建設,例如考慮交通便捷性、空氣環境質量好、采光照明好等條件來規劃。另一方面建筑節能設計要貫穿建筑規劃設計,合理應用環保技術,如太陽能電池板、地熱設計、雨水回收系統等先進技術,以便形成系統的高層建筑節能體系,營造能耗低、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對空間的利用也要把握節能環保,從分考慮高層建筑的空間占用科學合理的進行利用。
3、欣賞價值性。隨著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對審美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高層建筑不再應該是一棟棟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應該給人們提供使用便捷的同時帶來相對應的視覺享受。設計既實用又環保有有欣賞價值的高層建筑,其實也是對城市空間環境的一種點綴。如上海東方明珠、深圳小蠻腰、臺北101 大廈這樣的地標性建筑,能為城市帶來旅游資源,推動城市的全方位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人民對生活環境的不斷提高,對高層建筑的環境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在設計過程中,對城市環境的平衡性和質量這一因素也被考慮其中,作為一個重點考慮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時要以創造出合適的生活空間為目的,從而將高層建筑的設計向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這也是未來高層建筑的一個顯著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丹, 張明巖. 高層建筑設計要點淺析[J]. 民營科技,2009,03:185
[2] 包玉坤. 淺談現代高層建筑設計[J]. 經營管理者,2011,01:3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