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卉
摘要:經濟發展帶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反作用下提升了經濟發展的增長速度,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建立了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文在對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現存問題論述的基礎上,就促進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現存問題;策略
多元化消費形式的影響下,人們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物流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此過程中,原有的物流產業體系涌現出大量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促進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成為了國家和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一、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現存的問題
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現存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現代物流觀念落后。相較于先進的沿海城市,鄭州市物流企業現代物流觀念落后,簡單的將現代物流定義為貨物運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物流產業未來的發展沒有長遠的規劃;二是,政府指導性功能不強。物流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隱隱成為支柱產業。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高,宏觀調控力度有待加強,缺乏政策上的指導和保障。;三是,物流專業全能型人才匱乏。專業人才是支撐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鄭州市物流企業大多采用單項管理模式,即對物流所涉及的運輸、儲藏、裝卸包裝等環節進行分割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的影響下,工作人員的物流技術較為單一,繼而制約了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
二、促進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的策略
作者鑒于對上述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思考,為促進鄭州市物流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一些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一)樹立先進的現代物流理念
樹立先進的現代物流理念,完善對物流功能的認知,增設包裝、加工、配貨等方面的服務功能,打造鄭州市物流完整的供應鏈條。多種形式的消費使得人們對物流的需要也變得多樣化,充分認識現代物流所涵蓋的內容,依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增設物流服務業務網點是非常有必要的。與此同時,物流相關企業及政府主管部門要注重時時把控好現代物流的整體發展趨勢、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在此基礎上,以鄭州市發展規劃為導向,制定與現實需求相吻合的鄭州市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先進現代物流理念的引導下,開展物流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打造鄭州市內的現代物流企業,繼而對物流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制定相關保障政策
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性功能,制定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制度,加強對物流產業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構建物流產業市場管理體系,為物流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首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提升對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視度,結合鄭州市的現實經濟發展狀況及城市建設規劃,適當增加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建設中所占的比重,如交通設施建設、物流園區建設等;其次,引進投資方面。要大力提升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整合、優化鄭州市的物流資源,確立物流產業市場主體,加強各有關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作,從而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相關政策的實施,積極引進先進的物流企業到鄭州市入駐,與本地企業之間形成一種強強聯合的態勢,降低物流產業資源的浪費,強化現代物流的服務性功能,從而提升鄭州市內的物流競爭力。在此過程中,還要注重市場管理制度和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規范市場競爭行為,提升物流企業的信譽度,保證鄭州市物流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三)加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
自“科教興國”戰略在我國推行和實施以來,高等教育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生源數量的不斷增長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人才資源條件。所以,物流企業可以與高職院校之間建立一種合作關系,切實從物流產業發展的需求出發,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共同打造教育實訓基地,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的同時提升了高職院校教育的實效性,是一種共贏的局面,我們應該予以推廣和實行。除此之外,在職員工的培訓也是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物流企業應依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需要,請下屬員工積極參與現代物流有關培訓活動,完善自身的物流專業技術和服務意識體系,打造全能型物流專業員工;請物流專業人士到場開展講座活動或指導,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培養出符合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四)打造信息化的現代物流產業
產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不竭動力,相關企業應該加以應用并推廣。打造網絡信息公共服務信息平臺,與鄭州市周邊區域建立一種合作機制,擴充社會物流可利用資源并進行優化配置,降低物流企業的服務成本,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優質服務。在此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自身的宏觀調控力度,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標準化物流產業,建立全國性的物流產業鏈條,繼而促進區域內的物流產業發展。
綜上所述,物流產業的發展牽動了經濟發展,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先進理念推動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制定支持物流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保障物流產業發展、科學技術輔助物流產業發展,三者協同作用,鄭州市物流產業在發展的道路上必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王偉,陳偉成,黃莉,封學軍.基于協同學理論的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協調度度量研究[J].中國市場,2010(15)
[2]李志君,花永劍.物流產業合作機制博弈分析[J].企業活力,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