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浩
【摘要】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相關技術手段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在近幾年得到長足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成為一種便捷的支付手段受到了大眾的青睞。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方便患者支付醫療費用,以提高醫院服務水平,上海多家醫院紛紛嘗試引進第三方支付平臺,將醫保卡和銀行卡的功能相互融合、集于一體。“銀醫通”,即一種能夠將醫療服務和金融服務的雙重功能相互融合,實現跨地區跨機構就醫和費用結算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本文首先分析“銀醫通”的應用背景,接下來闡述“銀醫通”的應用功能、具體流程,最后比較說明“銀醫通”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第三方支付 銀醫通
一、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銀醫通”的應用背景
各醫院由于傳統就醫流程的不足,面臨著“三長一短”的問題:掛號排隊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基于此,衛生部要求醫院合理安排門急診服務、簡化門急診服務流程,努力做到“三好一滿意”: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
這種形勢下,尋求有效的方法優化掛號、繳費環節也就成為必然趨勢。“第三方支付”的應用勢必會成為解決缺失、貫徹精神強有力的途徑之一,會極大優化醫院門診秩序混亂現象。自2011年伊始,上海多家醫院在申康中心的引領下紛紛與上海銀行合作,嘗試引進第三方支付平臺,將醫保卡和銀行卡的功能相互融合、集于一體,“銀醫通”隨之誕生。“銀醫通”由銀行出資,旨在為醫院建設自助服務系統和進行軟件系統改造,目的是通過建立銀醫通平臺系統,實現門診窗口和自助業務、住院窗口和自助業務、院外應用拓展業務等。借助銀醫平臺,可以將業務規劃得更合理,更有彈性;通過業務功能復用,可以降低總體投入;通過統一安全機制,可以確保業務的穩定安全。
二、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銀醫通”的應用目標和主要功能
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一些與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與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所提供的交易支付。
自阿里巴巴CEO馬云于2005年首次在我國提出“第三方支付”至今,伴隨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早已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人們傳統的支付觀念。很多行業基于其發展前景的樂觀判斷,均紛紛涉足第三方支付業,譬如:電信運營商、銀行以及其他非金融類機構等。而就我國醫療服務支付而言,其水平遠遠落后于零售業和電商業,為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方便患者支付醫療費用,提高醫院服務水平,上海多家醫院紛紛嘗試引進第三方支付平臺“銀醫通”。“銀醫通”,即一種能夠將醫療服務和金融服務的雙重功能相互融合,實現跨地區跨機構就醫和費用結算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銀醫通”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自助服務平臺,實現了患者自助預約、自助掛號、自助繳費等服務,大大創新了傳統的門診服務模式。其應用目標和主要功能如下。一是應用目標。銀醫通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患者、醫院和銀行的多方共贏。首先,系統設計需要考慮患者使用的方便性和實用性,最大程度地解決患者就診問題;其次,系統應用需要達到“提高醫院工作效率”的目的,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優化門診環境;最后,對于銀行而言,銀行應鼓勵患者直接使用銀行卡支付醫療費用,并且把銀行卡作為就診卡,大大拓展銀行卡的應用范圍。二是主要功能。首先,銀醫通門診系統通過投放自助服務終端(含機上軟件),實現了銀行卡簽約、當日掛號、預約掛號、預約取號、復診取號、門診繳費、門診退費、門診費用清單打印、發就診卡、就診卡充值、就診卡余額查詢、化驗單打印、處方打印等功能。其次,銀醫通系統全面支持醫院所需的所有交易類型,主要有:消費支付、消費查詢、余額查詢、開戶、撤銷開戶、現金充值、掛失等,其中充值既可以是現金充值,也可以是通過銀行卡對就診卡進行充值。
三、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銀醫通”網絡架構及工作流程
1、銀醫通的網絡架構
銀醫通項目中的上海銀行、醫院以及申康中心之間的網絡架構如圖1所示。
2、銀醫通的工作流程
銀醫通系統項目的主服務器設置在醫院,被稱為“BAS”。整個系統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發卡。就診卡在醫院開出時,由HIS系統為其新開戶一個院內預交金賬戶。對于新開賬戶,可通過醫院系統掃描就診者的二代身份證,發送一個實時開戶的請求。其次,充值。系統目前能夠支持自助終端刷銀行卡(限定借記卡)來對預交金賬戶進行充值,需要支持他行卡充值,交易信息送IST處理。具體做法是在傳統消費報文后面附帶就診卡信息,由BAS進行流程控制,第一步送IST進行消費處理,第二步按照就診卡號找到綁定的預交金賬戶。另一種方式是現金存款,自助終端收取現金之后,向持卡人預交金賬戶存入相應的資金。現金交易涉及到和ATM一樣的清機處理,各個醫院的自助終端在銀行人員清機時,清機報文會發送到BAS前置,由BAS進行處理和存儲,并用這個信息和CSP給下來的主機現金賬進行勾對。再次,消費支付。支付的過程是醫院系統發就診卡信息,支付金額到BAS前置,BAS前置通過CSP前置完成銀行賬戶扣款,返回結果,BAS前置同時進行額度控制,限制單筆、單日累計的交易金額等。最后,查詢交易。利用自助終端,可對就診卡綁定的預交金賬戶余額、交易信息等進行查詢。流程為由自助終端前臺上送查詢請求,通過BAS送往CSP查詢,由CSP將查詢結果返還,直至發起終端。
四、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銀醫通”的應用效果分析
“銀醫通”系統上線后患者排隊平均減少3次,就診時間平均節約了45min以上,有效減少了就診時間,優化了就醫環境,提升了病患及家屬滿意度,達到了預期效果。以銀醫通系統為契機,醫院更優化了就醫流程。
1、縮短了患者的就診時間,提升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通過以上流程圖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大量的排隊環節被自助設備提供的自助服務所替代。其優勢在于:第一,節約了患者的等待時間,提高了患者就診效率,方便了患者,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第二,自助服務替代人工服務,大大降低了醫院營運成本;第三,節省下來的時間使得醫生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多的診斷和醫治服務,解放出來的醫護人員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醫療咨詢等服務。
2、解決了醫院財務人員資金管理的難題
通過“銀醫通”的應用,可實現銀行卡的多種金融服務,如現金管理與結算、預繳費用的監管和結息等,在很大程度上了解決了傳統方式下醫院財務人員資金管理的難題。
3、“銀醫通”的應用,實現了更多的增值服務
借助銀行網銀、手機短信、網點ATM/多媒體等銀行資源,可以為醫院提供院外拓展業務應用,如:網銀/多媒體查詢機預約掛號、網站預約掛號、化驗單取單短信提醒等,由此,銀醫通系統在設計上也為手機應用留有了接口。
4、銀醫通的使用標準得到統一
通過“銀醫通”的應用,可統一患者身份識別與支付標準,患者可以使用任意一種銀行卡(借記卡)在醫院或銀行網點辦理銀醫通,并且可以在任意一家醫院中使用,一方面,大大減少患者退余額的現象;另一方面,滿足了區域醫療一卡通的需求。
5、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各銀行參與銀醫通的發放工作
各銀行都可以按居民銀醫通標準開展辦卡與初次辦卡送卡等優惠活動,大大加快了銀醫通的普及。
五、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我國各醫院的廣泛應用已成必然趨勢,借助于“銀醫通”的推廣應用,一方面,實現費用發生地實時繳費,從而達到優化醫院內部流程、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簡化醫院財務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自助服務模式的應用有效減少了患者的排隊時間,患者的滿意度顯著提高。由于當前我國一些醫院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應用還不是十分成熟,醫院需提高重視,加強優化與改革,建立起新型、高效的門診財務結算方式,以保證第三方支付快捷與絕對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羅賢斌、曾凡、黃昊:醫院門診就醫流程的優化[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1,25(1).
[2] 蔡文沿:2005—2009年我院門診工作量狀況及分析[J].醫學信息,2011(2).
[3] 張秋霞、汪洪明等:實行門診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服務的體會[J].醫院管理論壇,2011,28(5).
(責任編輯:張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