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云
【摘要】本文敘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在合同管理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探索了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施工企業合同管理;問題;對策
施工合同確定工程項目的價格、工期、安全和質量(功能)等目標,規定著合同雙方責權利關系,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合同管理對整個項目的實施起總控制和總保證作用。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敗和合同與合同管理有密切關系。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合同及合同管理。
由于目前改革措施的滯后或不配套,法規不健全,以及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造成施工合同管理效果不甚理想,嚴重影響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正常運行,根據筆者工作實踐體會,本文擬就當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做些粗淺認識和探討。
一、建筑施工企業合同管理中常見的主要問題
㈠合同簽訂階段的問題
1、施工合同管理與工程招投標管理脫節。施工合同管理與招標投標管理存在內在聯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施工合同管理與招標投標管理不夠銜接、相互分離,簽訂施工合同與工程招投標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嚴重脫節,簽訂合同條款與招標文件約定內容不相符合,導致施工單位承受一些風險和損失。
2、“私下合同”屢禁不止,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所謂“私下合同”,是相對于“正規合同”而言的。正規的合同堂而皇之、形式正規、內容合法、但雙方當事人并不真正去履行它,它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為了應付管理部門的審查;私下的合同秘而不宣、偷梁換桂、瞞天過海,把通過法定的招投標程序產生的中標內容部分或全部地推翻,換成違法的、違反管理規定的內容。其形式主要有承發包雙方在辦理招投標手續之前已訂有“君子協定”。有的招投標雙方在辦理完招投標手續后訂立兩份合同,一份送審報備,一份實際履行。有的還在合同簽訂并送審報備后,另行簽訂其他“補充協議”。諸如此類。
3、合同主體不當。合同當事人主體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而合格的主體,首要條件應當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同當事人。
4、合同文字不嚴謹。不嚴謹就是不準確,容易發生歧義和誤解,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依法訂立的有效的合同,應當體現雙方的真實意思。而這種體現只有靠準確明晰的合同文字。
㈡合同履約階段的問題
1、項目管理人員的合同素養不足。對合同內容的不熟悉,甚至有的項目管理人員,到工程結束都沒有去認真翻閱過合同文件,對合同條款的約束力不屑一顧。
2、項目管理的傳統觀念仍然有較強的作用。針對現場施工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去翻合同,而是去找關系打招呼;大家有時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坐到飯桌前比坐到談判桌前更容易使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應變更合同的沒有變更。合同變更包括合同內容變更和合同主體的變更兩種情形。合同變更的目的是通過對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實現。作為建筑施工企業,更重要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關鍵在于變更要及時。
4、應簽證確認的沒有辦理簽證確認。履約過程中的簽證是一種正常行為。但有時往往由于工期緊、施工工作面大,再加上施工人員的經營意識淡薄、對此并不重視。簽證辦理就會不及時,也就會造成漏簽、不簽。簽證辦理滯后,就給我們預結算工作帶來困難。
5、應當發出的書函(會議紀要)沒有發。在履約過程中及時地發出必要的書函,是合同動態管理的需要,是履約的一種手段,也是建筑企業自我保護的一種招數,可惜這一點往往遭到忽視,結果受到懲罰。《合同(示范文本)》,把雙方有關工程的洽商、變更等書面協議或文件視為合同的組成部分。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6、應當追償的權利過了時效。建筑行業被拖工程款的情況相當嚴重,有些拖欠沒有訴諸法律,但當起訴時才發現已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無法挽回損失。超過了訴訟時效等于放棄債權主張,等于權利人放棄了勝訴權。
7、應當行使的權力沒有行使。《合同法》賦于了合同當事人的抗辯權,但大多數公司不會行使。發包方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建筑公司可以行使抗辯權停工,但卻沒有行使,怕單方面停工要承擔違約責任,結果客觀上造成了墊資施工,發包方的欠款數額愈來愈大,問題更難解決。
二、對策
㈠理順施工合同管理與招標投標管理的關系 一方面施工合同中的合同條件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招標文件、投標書是合同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施工合同與工程招標投標管理兩項工作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必須對施工合同與招投標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工程招投標的過程是施工合同的談判和訂立過程,不要把施工合同與工程招投標管理割裂開來,要打破錯誤思想觀念,真正按工作性質科學、合理設置機構及確定職責。使施工合同與招投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㈡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素質,特別應提高是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合同管理人員素質。 組織好在職學習。抓好職工的繼續教育和合同法律實務培訓。方式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布置學習任務,定期檢查;進行短期中、期培訓;邀請專家授課;鼓勵員工參加注冊造價師、注冊建造師、經濟師以及司法考試,提高職工擁有執業(職業)資格的比例,同時必須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以上努力,使其在崗位成才。
㈢健全企業合同管理的組織和制度
1、組織健全:合同管理涉及到企業的各個職能部分,為此企業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機構,使企業合同管理覆蓋企業的每個層次、每個部門,落實到個人。
2、制度健全:企業要就合同管理全過程的每個環節,建立和健全具體的制度或大綱,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這些環節包括:合同的洽談、草擬、評審、簽訂、下達、交底、學習、責任分解、履約跟蹤、變更、中止、解除、終止等。同時企業各層次都應根據上面的制度編制各部門可操作的合同管理程序,例如編制現場施工記錄程序、索賠程序、簽證程序等。
㈣強力推行施上合同示范文本和招標文件范本 使合同的訂立程序與國際慣例接軌。盡管目前招投標管理方式全面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條件尚不成熟,但單就施工合同的簽訂程序一項,卻有條件、也有必要按國際慣例操作。目前招標文件范本的內容及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國際慣用的土木工程招標文件。比如:招標文件中包括全部合同條件及協議條款,投標者在投標書中對合同條件進行響應,中標后由招標方與中標方簽訂協議書,申明雙方的招投標及中標文件組成合同文件。應該說,招標文件范本所確定的這一程序,是建設工程訂立施工合同唯一正確的程序。
㈤加強變更、索賠管理,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⑴重視工期索賠,即使業主要求加速施工按期完工,施工方還可以主張加速施工的費用補償和提前完工獎勵,結果則是“名利雙收”。工期索賠其效果最終會反映在經濟效益和社會信譽上。
⑵充分認識收集索賠證據的重要性。索賠證據是關系到索賠成敗的重要文件之一,工程實踐中,承包人即使抓住施工合同履行中索賠機會,但如果拿不出索賠證據或證據不充分,其索賠要求往往難以成功或被大打折扣。如果施工方拿出的索賠證據漏洞百出,前后自相矛盾,經不起對方的推敲和質疑,不僅不能促進索賠的成功,反而會被對方作為反索賠的證據,使自己索賠問題上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因此,收集有效的索賠證據是搞好索賠管理不可忽視的。
三、結束語
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制訂制度固然重要,執行制度更為重要。無章可循不行,有章不循也不行。而且,隨著市場的規范運作和市場形勢的發展變化,合同管理上也會不斷產生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原有的合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