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來舉
【摘 要】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地,也是黨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生活質量,對純潔黨員隊伍,提高黨員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立足于高校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實際,對當前組織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黨組織 組織生活 質量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063-02
組織生活會是黨支部或黨小組以理論學習、思想交流、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中心內容的組織生活制度,是純潔黨的隊伍、提高黨員理想信念的主要方式。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建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建的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生活質量,是加強高校黨的建設的客觀要求,對維護安全穩定,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生活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當前,國內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著快速深刻的變化,互聯網成為大學師生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主渠道,推動了大學生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多元化,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黨要長期執政,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就必須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這是黨的建設的客觀要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和黨員干部的主要來源地,客觀上決定了高校必須不斷提高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生活質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形勢研判,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維護好高校這個意識形態高地,把“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貫徹好、落實好,使基層黨組織生活更加科學、有效,更貼近當代大學生。
一 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生活存在的問題
當前,大學生黨組織生活主要以“三會”的形式進行。所謂“三會”,即黨小組會、支委會、黨員大會,是大學生黨組織建設的基本形式,也是組織生活的主要載體。在實際操作中,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往往不高,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達不到預期目標。筆者認為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形成定期開會制度
大學生黨組織普遍沒有形成定期開會的制度,一般情況下,上級黨組織沒有要求不開,不下任務不開。支部極少主動、定期召開組織生活,開會的時間、地點往往是接到任務后再確定。
2.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人數不齊
四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黨員在高校黨員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學生黨員在外實習或出差,造成開會人數不齊甚至根本湊不到一起開會。為了完成黨委(總支)布置的任務,不得不使用QQ群、飛信群開會,使得會議效果無法保證。
3.組織生活形式單一
大學生黨組織生活基本上是以會議落實會議、完成任務,走過場和程序的多,實事求是的少,走出去的少;黨支部內部“自娛自樂”的多,與群眾互動、服務群眾的少,形式過于呆板。
4.組織生活內容枯燥
政治理論學習基本上是讀文件、念報紙,以說教和泛泛而談為主,與基層實際有一定距離,讓黨員心理產生割裂。一些黨員感覺學習內容離自己較遠,致使談學習體會時空話、套話多,實實在在結合自身和社會實際的少。
5.部分黨員理論水平亟待提升
有的黨員入黨時動機不夠純正,沒有把入黨作為一種政治認同。入黨前學理論是為了考試,入黨是為了個人的就業和發展,入黨后重業務、輕理論學習,關心時事不夠,理論學習不足,政治敏銳性欠缺,組織生活走過場,也影響了組織生活質量。
二 對提升基層大學生黨組織生活質量的幾點建議
提升大學生黨組織生活質量,有利于純潔黨員隊伍,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擔當、負責任、懂政治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現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健全組織生活制度
第一,加強黨支部組織建設。把學生黨支部書記作為重點來培養,選取凝聚力強、執行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學生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
第二,制定學習計劃。各黨支部按照學校政治理論學習內容安排,結合本支部特點,選取學習內容,明確學習方式,每學期初將支部學習安排報院黨委秘書審定;加強督導,定期檢查。按照各黨支部學習計劃,每月1日至5日各黨支部書記需要向院黨委秘書報告學習情況,并提交組織生活記錄。
第三,加強考核。每學期分別由黨支部、班級和輔導員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進行打分考核,對分數靠后者進行談話,防止出現以往“積極分子跑步走,預備黨員齊步走,正式黨員退步走”的不良現象。
2.創新組織生活模式
第一,深入基層,提升服務意識。改變傳統的支部生活方式,通過“紅色1+1”等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去社區、農村開展服務,實現大學生組織生活由紙上來紙上去到深入基層、社區,由套話、空話到切實服務他人。2013年,文法學院學生黨支部赴房山區河北鎮半壁店村、東城區東玉北街社區開展“紅色1+1”活動,使學生既了解了基層,又服務了社區,取得了良好成效。
第二,參觀學習,提升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在純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參觀復興之路圖片展等,讓學生通過數據實例切實了解我黨執政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認識黨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增加大局意識。通過參觀圓明園、焦莊戶等革命教育基地,以歷史事實增強他們的自豪感,知道當前局勢來之不易。
第三,多方式解決部分學生不能到會參加組織生活。結合研究生出差多、實習多,大四下學期學生大都在找工作的實際情況,盡量在周末或者晚上召開組織生活會,爭取盡量多的人參加;對在外地實習確實不能參加的,通知開會時間和內容,按期提交學習體會等。此外,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利用微博、QQ群等發布有關學習信息和進行網上討論,召開網絡民主生活會。
3.豐富組織生活內容,使學習內容更適合大學生
第一,推進組織生活內容多樣化。由原來的念文件、讀報紙為主,向念文件、讀報紙與專項講座、形勢報告會、觀看主旋律影片等方式相結合,提升組織生活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第二,與未來職業相結合。從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發,在組織生活中增設廉潔文化知識教育內容,實現組織生活與廉潔從業養成教育、廉潔校園建設相融合,在學生心里繃緊廉潔、誠信這根弦,繪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
三 結束語
當前,“90后”學生黨員已逐步成為高校學生黨員的主要組成部分,高校黨務工作者必須不斷研究“90后”學生黨員的新情況、新特點,與時俱進,深入研究,不斷調整組織生活的著力點。要不斷健全組織生活制度、豐富組織生活模式和內容,使組織生活更加貼近當代大學生黨員的特點,更加符合他們多元、分散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才能更好地維護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保證組織生活的質量。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