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城市建筑也隨之越來越多,在保證人們居住環境質量的同時,有效利用資源與能源,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是當前建筑業發展的方向,由此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涌現出來。筆者就對綠色建筑進行了簡單介紹,并探討了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點。
【關鍵詞】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節約能源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為人們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間,達到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在能源緊缺、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綠色建筑能夠有效解決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以及社會問題,因此綠色建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綠色建筑的產生既可以保證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可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綠色建筑的含義
建筑是人們生活、生產的基本場所,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其規劃設計、建設及運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資源與能源的消耗,為了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綠色建筑被廣泛應用到建筑設計中,使建筑業這個傳統的高消耗型發展模式轉變為高效綠色型發展模式,進而維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1]。
綠色建筑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將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新能源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中,營造了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量減少的建筑環境,這樣既可以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可以將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對環境的影響也就更小。
2. 綠色建筑的意義
2.1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建筑的耗能非常大,對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建筑產生的環境污染包括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這些污染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如電能,汽油,柴油等都附屬有CO2,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CO2的排放量。綠色建筑能夠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利用高新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在提供舒適生活環境的同時,將建設耗能降到最低,因此綠色建設的設計具有積極意義。
2.2提供舒適生活環境
綠色建筑屬于生態建筑,能夠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這里的環境既包括建筑本體,也包括建筑內部以及建筑外部[2]。綠色建筑能夠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將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新能源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中,這樣資源便可以得到高效循環,同時營造一種健康舒適的建筑環境。室內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居住舒適度,通過綠色建筑的設計,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區域進行規劃設計,通過綠色技術手段提高建筑室內的舒適性,給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3. 綠色建筑的設計策略
3.1使用綠色建材
綠色建筑的建設應盡可能地采用綠色建筑材料,但這里的綠色建材與傳統意義上的材料還存在一些不同,綠色建材在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判別物理與化學性能是否滿足建筑本身的結構安全及設計要求[1]。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需要選擇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的建筑材料,按照相關的綠色建筑標準,從采購、運輸到進場都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采取各種監控措施,對各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驗收。在確定綠色建材時還需要將綠色建材的生產、使用、高效利用的能源技術與新的綠色建筑技術密切結合,這樣才可以確保綠色建材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
3.2綠色建筑水環境的設計
對于綠色建筑的水系統,設計應盡可能地保證所有水資源都得到合理使用,在充分利用水資源的前提下,制定規劃綠色建筑水環境,增加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3]。
在進行水環境設計時,設計人員也應該充分考慮水質的問題,盡可能地將資源和水景觀綜合利用技術等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綠色建筑的水環境系統包括水供給、污水排放、雨水收集利用排放、再生水系統、景觀水系統組成。綠色建筑水系統為了節約水資源,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在設計時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統,協調好建筑水系統的各項工作。
3.3綠化系統設計
綠色建筑的綠化系統是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通過植物綠化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能夠降低建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有效改善室內環境。在綠色建筑中應盡可能地利用植物,通過植物來協調建筑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完善建筑功能,改善綠色建筑的室內與室外環境。植物可以遮擋陽光,吸收空氣中的不良氣體,凈化空氣,減少大氣污染。植物還可以分泌殺菌素,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這些因素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1]。植物還可以過濾凈化污水,因此在綠色建設設計時可以適當添加植物,在植物營造美麗環境的同時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
3.4綠色建筑風系統設計
綠色建筑的風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時對建筑能耗也有一定的影響。通過加強風的強度,室內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下降,改善人體舒適度,同時減少室外污染,降低能耗,這對于節約能源具有積極意義。
3.5綠色建筑光環境系統設計
光在帶給人視覺舒適度的同時,也存在負面影響,如眩光、光污染和光干擾,因此在綠色建筑中應盡可能地發揮其優勢,給人以舒適的生活環境享受。綠色建筑光環境系統包括自熱光和人工光,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光的利用方式,去除光的負面影響[2]。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照明設計的人性化,在追求個性化照明風格的同時應注重光色的選擇,營造舒適的環境,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4. 綠色建筑的技術
綠色建筑能夠與環境相互作用,能夠智能調節系統,對于建筑外層的材料和結構,綠色建筑需要滿足能源轉換的要求,收集并轉換自然能源,防止能源的流失浪費。外層材料還需要具備調節氣候的能力,將氣候對綠色建筑的影響降到最低,是室內氣候趨于穩定,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綠色建筑在設計時既需要依托于高新技術,還需要充分利用環保節能型材料[2]。對于已經完工的綠色建筑,工作人員還需要對現有建材和技術進行環保和節能評估,進一步完善優化綠色建筑的技術,使建筑能夠更好地符合環保、節能的要求。隨著近幾年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技術的日益完善,綠色建材的種類與形式也更加的多樣,特別是外層材料更加的高校多能,具有很好的綜合性,因此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就可以選用不同功能的綠色建材。建筑行業還需要不斷吸收先進的技術,使綠色建筑的生活環境更加地適宜人類生活,達到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目的。
結 語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建筑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資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發展。綠色建筑的本質在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使能源循環利用,這樣綠色建筑便能夠很好地解決能耗與環境污染問題,維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各種綠色建材的出現以及人們對環境的愈加重視,綠色建筑必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使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玲續.基于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現狀的探討[J].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2(05):34-39.
[2] 王有為.實施綠色建筑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J].浙江建筑.2008(9):27-32.
[3] 薛敏.綠色建筑對保護環境安全的意義[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18-21.
作者簡介
姓名:黃永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5年01月08日 職稱:建筑設計助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的工作:建筑設計 工作單位:惠陽城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郵編:5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