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紅玉
【摘要】筆者結合云南“城鎮上山、工業上山”建設實踐工作經驗,在本文中對山地城鎮道路工程建設的施工設計原則進行闡述,之后分析了影響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最后對如何提升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道路建設;山地城鎮道路;施工管理
前言:
隨著我省城鎮建設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山地城鎮得以建設,這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帶來了重要推動作用。道路作為城鎮當中的“血液”,其不僅為城鎮人民群眾生活提供方便,更是促進城鎮經濟往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因此如何做好山地城鎮道路建設成為了山地城鎮道路工程建設單位的重要工作目標。就目前來看,我省山地城鎮道路建設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已經基本滿足山地城鎮交通的當下需求,但從山地城鎮的長遠發展角度考慮,山地城鎮道路建設必須還要實現突破,以實現對山地城鎮發展建設的有效支持。
一、山地城鎮道路工程建設的施工設計原則
山地城鎮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設計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環節,因為設計質量會對山地城鎮道路建設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做好施工設計管理,明確施工設計原則也是非常重要的。
1.科學設計平縱指標與路幅標準
所謂“平縱指標”和“路幅標準”就是道路建設時的基本規格。對于山地道路建設來說,因其地勢起伏較多,所以在進行城鎮道路設計時,要注意對“平縱指標”和“路幅標準”的合理把控,切不可片面追求道路的縱度與寬度的標準,只有因地制宜的道路設計才是最科學、最安全的道路設計。在“平縱指標”設計方面,對于部分地形較為困難的地段,需將安全、經濟指標放在第一位,利用良好的平縱組合來滿足道路建設需求。在“路幅標準”設計方面,對于部分地形較為困難的地段,可采取分離式路基形式來進行設計,適當減小車道寬度,對人行橫道要合理布置等。
2.合理布置城鎮道路設施空間
山地城鎮道路以滿足人民群眾城鎮生活為基礎,所以科學布置設施空間是非常重要的標準。在這一標準當中,道路建設單位要根據山地地區的實際地貌、地質情況來進行城鎮管線的合理規劃與設計,切莫盲目追求大而全。在進行路基施工時,應避免大挖大填的施工方式,以免破壞山地地質基礎,對于部分跨山谷道路,應以架空方式進行設計,避免高護坡設計。另外,對于橋涵的設計可多加入一些美觀元素,將橋涵結構的建筑美體現出來,為山地城鎮道路的藝術美觀性增光添彩。
3.注重服務功能設計
山地城鎮道路要以山地城鎮生活為基礎,因此其必須要保證道路建設能夠滿足城鎮居民生活的功能性。在泊車位置、回頭車道以及人流較為密集的商業區、居民區,要科學設置公交車港,以保證人民群眾正常交通生活得以滿足。對于一些旅游城鎮則必須要做好服務標志的完善,并對道路路沿以及自行車道進行合理設計。
4.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山地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其適宜人居生活的重要標準,在進行山地城鎮道路設計時,應注重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上的山地城鎮及其道路建設。在城鎮道路建設過程中,可以盡量實現合理的就地取材,并利用當地的水源構建起山地城鎮公園,在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二、影響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因素
影響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對山地城鎮道路的正確認識
目前,仍存在過于重視道路規模、形式,而忽略山地城鎮道路客觀條件限制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會造成以下問題:
(1)為滿足“大而全”道路建設,大興土木,破壞山地地區的地質結構,為山地城鎮生活帶來安全隱患;
(2)為滿足“大而全”道路建設,大量投資,但無法達到“預期”設計目標,浪費國家財產及資源。
2.施工設計、施工技術的客觀不足
施工設計主要是指因各種客觀因素而導致施工設計不符合山地城鎮實際情況的問題,例如對山地地質勘察不到位等。
施工技術問題是指在道路設計及道路施工階段,所選擇的施工技術不正確,或沒有按照規范施工程序而進行施工的問題。
3.施工材料、施工人員的主觀問題
施工材料問題是指所采買施工材料本身的質量問題以及存放不當導致施工材料質量下降等問題。
施工人員問題是指施工團隊或團隊中各人施工技術不足或欠缺的問題。
三、如何提升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效果
從文章第二部分可以看出,當地的山地城鎮道路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且每一個問題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加大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刻不容緩。
1.正確認識山地城鎮道路特點
想要做好山地城鎮道路的建設,提升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就必須要先充分的認識和掌握山地城鎮道路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山地城鎮道路的建設。在道路規劃、設計之前,必須要做好山地城鎮的地質、地貌、水文情況的充分勘察,以云南地區為例,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發育著各種類型的巖溶地形,這就客觀決定了云南地區山地城鎮道路不宜過渡開挖,應順應當地環境進行城鎮道路建設。才能夠達到滿足山地城鎮需求、適應當地地質特點、促進當地生態保護等一舉多得之山地城鎮道路工程建設目標。
2.保證施工設計、技術選擇的科學性
在任何道路工程建設當中,科學的施工設計與合理的施工技術選擇都是保證道路工程有效建設的基礎,山地城鎮道路建設亦是如此。在施工設計環節中,要以山地城鎮的實際地貌、水文特點為基礎,結合城鎮人口數量及生活需求等客觀條件來進行設計,保證山地城鎮道路建設的有效性與經濟性。
施工技術作為影響山地城鎮道路施工的關鍵,其科學的選擇不僅會影響山地道路工程的質量,還會影響山地道路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實際上在施工設計階段,施工技術就已經確定。為了保證施工技術的科學選擇,在進行施工設計審核時,要通過邀請地質專家、工程監理等多方部門的共同會審,來保證施工技術的客觀有效性與可行性,為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有效建設提供基礎保障,為施工管理的有效進行提供支持。
3.提升材料質量、保證施工技術水平
對于山地城鎮道路的施工材料,應做到入場前的廠商資質審核,材料質量檢測等工作,保證所選用材料的基本質量。入場后,要做到科學分類,合理貯存,避免不利因素的存在而影響材料質量。最好能夠做到“現用現進”。
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要依靠施工前的技術考核來確定,目前第三方施工團隊的施工技術都較為可靠,但施工企業還是要在施工之前對所有施工人員(企業內部技工與外聘技工)進行技術考核,以確定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為山地城鎮道路施工做好主觀保障,同時也為山地城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進行提供支持。
總結:
終上所述,山地城鎮道路作為山地城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有效建設是推動山地城鎮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實際工作當中,為了滿足山地城鎮道路的有效建設,參建單位必須要在充分掌握山地地區的實際地質情況的基礎上,對道路建設技術予以融合,以便能夠設計出最佳的山地城鎮道路建設方案。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施工技術、程序的規范性與科學性,使工程施工管理的作用性發揮出來,為山地城鎮道路的有效建設做保障,也為促進山地城鎮經濟及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尤智勇.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2,13:157-158.
[2]馬艷偉.淺析城鎮道路工程施工對環境保護影響及防治措施[J].現代裝飾(理論),2011,03:165-166.
[3]王歆.基于GIS技術的西北地區山地城鎮道路優化設計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4]鄭賢坦.BT模式城鎮道路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探討[J].科技信息,2014,0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