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華

2015年9月20日匈牙利全國賽馬會國際組決賽,中國騎手麻連凱(中)
2015年7月25日上午10點半,麻連凱騎著“賽譽”出現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中國馬會杯·馬都賽”的1650米賽道上。
對國內速度賽馬騎師排名首位、有著“馬王”稱號的麻連凱來說,這樣的場景在22年前剛成為騎師之時就體驗過了。但對這匹青白相間的賽譽而言,剛剛于5月29日從澳大利亞的冬天來到中國的夏天,不熟悉當地炎熱的天氣,連身上御寒的“毛棉襖”都未褪去。
“‘頭馬’當然沒戲,只是練練手吧。”麻連凱對《瞭望東方周刊》坦言,他對賽譽在中國賽場上的首次表現,并無期待。
“嘭!”發令槍一響,12匹烈馬從馬閘沖出,如離弦之箭,瞬間劃破賽道的寧靜。僅1分58.994秒,第一匹馬沖過終點線,奪得10萬元的“頭馬”獎金。麻連凱和賽譽是第七個沖線的,耗時2分01918秒。
然而,這樣的表現已經讓他十分滿意了,他的目標,是把賽譽練成下一個“賽無敵”和“賽霸”——一個是“九冠王”,一個是“輕飛燕”,都是當仁不讓的冠軍明星馬。
明星馬是怎樣練成的?從相馬,到練馬,再到賽馬,一條鏈上環環相扣,唯人馬合一,方能奪魁。
相馬
2006年,從業13年有余的麻連凱,進入北京京華興馬業俱樂部(以下簡稱“京華興”)擔任練馬師和騎師,與其董事長任寧寧一起前往澳大利亞,挑了94匹馬,包機回國。
任寧寧1990年在澳大利亞的馬場第一次接觸到馬,看著駿馬在馬場飛奔,感受到一股“無法形容的力量”,從此再也離不開馬。2003年,任寧寧組建北京京華興馬業俱樂部,從事賽馬。如今,京華興算是中國內地最大的賽馬俱樂部,總共有200多匹馬。這些馬,大多是任寧寧和麻連凱從國外相中買回國的。
“國外的純血馬血統和素質更好,我們也有零星買幾匹馬的,但是成本太高,不如一次性買100匹包機回國劃算。”任寧寧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他算了一筆賬,在國外買馬回國,需要支付的開銷大約在15萬~20萬元人民幣。“特別是關稅,要征收將近25%的關稅,都高過進口汽車了。”
任寧寧透露,在澳洲買的94匹馬包機運回中國,加上檢驗檢疫費用、關稅等總共花了約50萬澳元,攤薄了運輸和進口成本。
正因為運輸和進口成本高,任寧寧更傾向于挑選價格更高的馬匹,極少買更普遍的3000美元的純血馬,他選的都是1萬美元左右的馬。“一匹馬能賣高價,70%由其血統決定,其余則取決于是否在比賽中拿過好成績以及受過的調教。”任寧寧說。
他所說的這些要素,是相馬時的客觀信息。
判斷一匹馬是否是良駒,還得看馬的體格。
“選馬,要先看馬腿,好馬出在腿,腿部肌肉是否強壯有力很關鍵;其次,還要看馬頭,耳朵尖,眼睛大,鼻孔和氣管也要大,這樣在激烈比賽中呼吸才順暢;最后,要看馬屁股,屁股相當于汽車發動機,屁股大奔跑才有力。”麻連凱是相馬好手,他自認為相馬有60%的把握。
麻連凱對世界各地的純血馬觀察也很獨到:“日本寒冷,馬跑得不快,但耐力好;大洋洲的馬高大結實,非常強壯;英國的馬最有名,頭小屁股翹,非常勻稱,所以跑得也很快。”
麻連凱總結的這些馬的特征,都是跟當地的氣候條件相關,成千上萬年的自然選擇造就的不同的特性。
北京市馬術運動協會秘書長陳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各種賽事中的馬其實是外國人后天人工雜交培養出來的,就讓這個馬適合做這項運動,而中國的馬更多處于畜牧領域。”
陳徹舉例稱,馬術中的溫血馬,就是經過外國人挑選繁育出來的;而速度更快的烈馬,也是由外國人在賽馬運動里逐漸繁育出爆發力更強的純血馬。
在任寧寧看來,澳大利亞的馬在賽馬中的性價比是最高的。“九連冠”的賽無敵也是從澳大利亞購回,壯碩的賽無敵當時已經是有一些成績的5歲成年馬了。更多時候,任寧寧買的是一兩歲的小馬,比如2007年買的一歲半的“輕飛燕”賽霸。
練馬
馬買回國后,麻連凱和其他練馬師就要開始練馬了。
練馬的第一步,是要得到馬的認可。“在馬剛到的頭幾天,練馬師要去接近馬,撫摸馬,拿刷子給馬刷毛,給它們按摩,喂它們胡蘿卜,總而言之就是與他們建立信任和感情。”麻連凱說,大部分馬十天半個月就能備上馬鞍,釘上馬掌,騎師上馬,進行訓練了。
當然,也有桀驁不馴的,比如賽霸。
“賽霸脾氣特別惡劣。你靠近它,它耳朵就豎起來,鼻孔張大,呼吸變急,讓人根本不敢接近。”這種時候,只能軟磨硬泡。麻連凱陪著賽霸天天在一塊,耗了整整一個月,才能騎上它參加訓練。
訓練內容也很豐富,不但要教會小馬快、中、慢各種速率的行走,還包括試閘等專業項目。試閘則是要教會馬進馬閘,并在馬閘里預備好,一開閘便要跑。
當然,這些剛到異鄉的小馬,要學習的最重要環節,便是“打圈”。麻連凱解釋,馬天性會往前跑,并不轉彎,而賽馬的賽道是橢圓的,所以練馬師要訓練馬跑圈。練馬師用調教索扣住籠頭,一手牽住調教索末端,另一手持調教馬鞭,在封閉的放馬圈沿一方向開始進行快步或慢跑訓練。
訓練結束,為了讓馬保持一定的運動量,維持體形,練馬師還要進行牽溜作業。京華興還有專門的游泳池,讓馬游泳鍛煉和放松。
這樣訓練三個月后,馬基本上長開了。此時,練馬師就要將馬適合哪一項賽馬區分開來:耐力好的參加中長途賽馬,沖刺強的參加短中程賽馬,兩者皆無的則很可能被賣掉。
此時的賽霸卻依然沒怎么長個。“我們買的同一批馬,都1.6米,1.7米了,賽霸還是1.5米,還是那么瘦小。”一度,麻連凱覺得瘦小的賽霸要被歸為相馬失敗的另外40%里頭去了。
但訓練場上的賽霸拾回了麻連凱的信心,“有的馬會偷懶的,賽霸不會,讓它跑幾圈它就跑幾圈。而且正是由于它個頭小,沒有多余的肉,出腳快,反而身輕如燕。”

2014年7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一家馬術俱樂部內,馴馬師正在練馬
賽馬
2009年,賽霸開始在賽馬道上馳騁,單這一年,它就拿下20多個大大小小賽事的頭馬,風頭一時無二。這當然也讓它的主人任寧寧自豪,他是那種“馬上就有一切”的愛馬之人。更準確地說,任寧寧只愛賽馬。
任寧寧兼任北京市馬術協會的副主席,有時候他受邀出席馬術當中的障礙賽、盛裝舞步等競技比賽現場,只覺得“沉悶得想睡覺”。馬術比賽技巧性更強,因此需要更溫馴的溫血馬,而速度賽馬拼的就是爆發力和耐力,熱血的純血馬更容易挑起觀眾的激情。
中國的速度賽馬自古有之,卻一直未發展成國外速度賽馬的規模,任寧寧認為原因在于商業賽馬未開放。他說的商業賽馬,即是包含了“馬彩”的賽馬比賽。
“從對經濟的貢獻來說,商業賽馬遠超馬術。像韓國,交稅最多的是三星、現代,第三就是賽馬會。香港的賽馬會也對稅收貢獻非常大。一旦商業性賽馬運作起來,觀眾參與度更大,也會帶熱整個賽馬的產業鏈。”在任寧寧看來,“馬彩”與足彩并無二致,內地曾試點短暫開放過“馬彩”。
最典型的,當屬北京通州的華駿育馬場(以下簡稱“華駿”)事件。這個馬匹數量最高時達到2000 匹的馬場,在2004 年曾申請進行投注競猜賽馬,其中,70% 的投注收入即彩金返還給投注者,上繳20%的經營稅,馬場拿10%。
依靠馬彩,華駿的賽馬活動獎金非常之高。麻連凱其時正在華駿做練馬師和騎師,“最高的時候頭馬有300萬元的獎金,騎師分10%,收入也相當可觀。”比起現在普遍的10萬元頭馬獎金,簡直是天壤之別。
但好景不長。在2005 年末,賽馬活動被公安部門以“涉嫌賭博”為由叫停。此時,華駿無力養育數量龐大的馬匹,經營者不得不將幾百匹馬集體實施安樂死。
“我們根本不敢看!有的馬打了針也沒死,最后自己亂撞撞死。好多馬死了都合不上眼,太可憐了。”回憶起這一幕,麻連凱聲音仍發抖。
生死在賽馬中,往往處于一線之間。麻連凱告訴本刊記者,他自己就騎死過十多匹馬,“有的馬可能適應不了太熱的天氣,沖到終點七竅流血,就倒下了。”
還有的馬失蹄摔倒,騎師生命就有危險。麻連凱還記得1997年6月的北京順義賽馬場,當時天黑,下暴雨,最后100米麻連凱眼瞅著就要超過第一名了,可馬卻失蹄,把麻連凱摔在賽道上,被后面的馬亂蹄踐踏。搶救生還后,麻連凱兩周后再回到賽場才發現,那匹摔他的馬當天就被亂蹄踩死了。
“賽馬很危險,但也很刺激。”麻連凱最喜歡騎馬的兩個場景,一個是馬在跳躍障礙的時候,“那種突然起落,就好像飛機起飛的感覺”;另外一個,就是沖刺奪得頭馬的時刻。
這種榮耀時刻,賽無敵讓麻連凱連續享受了九次。高頭大馬的賽無敵從澳大利亞來到中國,甫一出賽,果真無敵,3年內在參加的9個連續賽事中均奪魁,以“九連冠”威震賽馬圈。
愛馬
如今,麻連凱每年要騎七八十匹不同的馬參加比賽。從1993年接受訓練至今,麻連凱已經與馬共處了22年。讓他名聲大噪的賽無敵和賽霸,都已不在他的身邊。
對于退役賽馬來說,60%的馬都會轉去做障礙賽或是盛裝舞步等馬術比賽或表演。其余的,則會繼續在馬場當作教學用馬或是賣做觀賞、表演用馬。一些優秀血統的馬,則會被圈養起來繁育配種。京華興的200余匹馬中,就有170匹在繁育配種中。華駿目前仍擁有1000余匹馬,也作配種用。
當馬什么也不能干了,能繼續養老,也是愛馬之人殷切盼望的事情。
曾代表中國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馬術騎師華天,對馬一直負責到底。“華天的‘孫悟空’,后來實在不行,就放在那里養老。‘乾隆’沒辦法跳那么高,但還是很活潑,就讓業余騎手玩一玩。華天一直跟這些馬保持聯系。”華天的母親羅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她最擔心的,就是馬退役后無法得到人道的對待。
麻連凱十分掛念曾陪他征戰的退役馬。賽霸在2014年賣給了其他馬主,麻連凱舍不得。賽無敵在2012年悄然離世,麻連凱更舍不得。提起這些事,至今麻連凱仍淚濕眼眶。
“到了2012年,它牙口就不行了,已經吃不進東西,只能補充點營養液勉強過活。那個時候又是夏天,天氣炎熱,它體重掉得很快。”
這樣的情景讓麻連凱一步也不敢離開馬廄,守著賽無敵。想得最多的,自然也是與馬的情意。每年春夏秋的三個賽季,麻連凱和賽無敵在賽場并肩作戰,打遍天下無敵手。回到馬場,麻連凱對賽無敵溫柔以待:夏天蚊子多,麻連凱會給賽無敵扇蚊子;冬天天氣冷,麻連凱為賽無敵穿馬衣。
那天中午10點多,賽無敵不行了。麻連凱剛給賽無敵換好水,賽無敵就開始蹭麻連凱,兩個水靈的大眼珠直盯著麻連凱看,眼皮也開始打顫。不一會兒,這匹“九冠王”往旁邊一躺,便合眼離世。
麻連凱連喝了兩天大酒,才鼓起勇氣埋了它。“能老死,是馬兒最好的善終。它是享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