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東
【摘 要】新課程理念要求: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時代需要,促進高中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發展高中生自主獲得知識的愿望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因此,在新理念下,領會高中化學課改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改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高中教學的課程改革已經經過了很多次,并且逐漸發展了化學教育,讓學生從單純的記化學元素、背化學公式,已經發展成了培養化學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將課改精神充分應用于化學課堂,進而使師生都能夠領會課改理論,并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在如今的高中化學課堂上,創新教學模式,教會學生化學知識,使學生能夠將課堂知識活學活用,與現實生活產生緊密聯系,并且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提高生活本領,從分數的提高逐漸轉變為能力的提高。
1.教師要具有先進的化學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不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以教師為絕對主導,通過講授法和演示法來完成“應試教育”,在傳統的化學教學理念中,學生是被教育者,需要完全聽從于教師,在化學考試中都能夠取得較高的分數。但是在課改理念中,教師要轉變思想,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高中化學難度加大,加之高考升學壓力大,教師都會盡可能地壓縮內容,將考點、難點直接傳授給學生。但是如果在課改理念的要求下,教師應該讓學生直接參與化學實驗,以人教版教材為例,高一教材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介紹“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如果是傳統的教學理念,這一課可以簡要闡述,學生只要分數高就好,完全不必掌握實驗方法,由此,先進的化學教學理念應該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將教材中介紹的方法都操作一遍,在學生的頭腦中將會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
2.師生都要充分研究教材
在課改之后,化學教育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提高化學能力,并與現實生活產生必要聯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人教版教材中的內容很多涉及到了生活常識,應該由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研究教材,不僅要掌握知識點和考點,對于教材中的一些背景介紹、環境保護等內容也要高度重視,因為拋開高考來講,這部分知識才是最有現實意義的。在人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是需要師生認真對待的,例如:必修2教材中的第四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一課,第一節主要介紹“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第二節主要介紹“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雖然在高考中這一章的內容不會作為重點,但從化學科學的角度講,這一章也是應該被高度重視的,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3.豐富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化學科學涉及到的學科比較廣泛,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因此,化學課改要求豐富教學方法,讓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感受到靈活多變的化學教學,從而對化學科目的學習充滿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化學能力。教學方法的變化對于教師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過硬的專業素質,由此,教師要做好備課的準備工作,在課上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大綱的具體要求出發,豐富教學方法。化學課程對于教學方法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單純的講授法、演示法是不足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掌握化學知識的,應該在這兩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配合實驗法、討論法、作業法和多媒體教學法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化學能力和思維。例如,在人教版教材選修2第二單元“化學與資源開發利用”教學中,課題1“獲取潔凈的水”就是與現實生活聯系得比較緊密的課程,雖然是選修內容,但是新課改中要求化學教學充滿趣味,讓學生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因此,應該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并分組完成實驗,在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下,驗證課題,這樣才能提高化學課堂效率。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學生的學習時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于化學充滿興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配合教師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因此,在優化教學模式中應該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在化學方面表現出濃厚興趣的,主要還是與自身生活聯系得比較緊密的化學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興趣繼續學習、深入探討,教師應該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從這種心理狀況入手,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教學中,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另外,素質教育要求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教師要著力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將課堂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化學教材選修1第一章的“關注營養平衡”中,第一節到第四節分別是:“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生命的基礎——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整個第一章的內容都是與人類的身體健康有著重要關聯的,在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入手,讓學生對這一章的內容充滿興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并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再如,以往的化學課程都是教師為主體,在講授人教版高中化學的離子反應時,教師事先將酸堿鹽的溶液承裝在幾個試管中,然后為同學們在實驗的情境中展示化學反應的各種狀態,并向同學們解釋了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化學方程式,但是如果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就應該是教師將酸堿鹽的溶液承裝在試管中之后,就讓同學們動手感受化學反應的各種狀態,然后請同學們相互交流討論得出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化學方程式。
【參考文獻】
[1]田現波.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新西部》,2010年06期
[2]李冬梅.新課改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探.《學苑教育》,2011年1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