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娟
【摘 要】 近年來徐州市生物學科由考試科目改為考查科目,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下降,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生物老師面臨的難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輔以教學實例,談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讓學生明白學習生物對他們的實際生活學習是有用的。
【關鍵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課堂上為教學而進行適當的游戲活動最能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探究生男生女的幾率時,我就采用游戲教學方式:用2個黑布袋標上A袋和B袋,A袋內放2個黃色的乒乓球,B袋內放1個白球和1個黃球,讓學生閉眼在A、B袋內各取1個球,取出2個黃球代表生女孩,取出1個白球和1個黃球則代表生男孩。經過多次抓取后統計生男生女比例是多少。在這個小游戲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回答:黃球白球各代表什么?黑色布袋A、B代表什么?這個游戲使得學生邊游戲邊學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2.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興趣
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我所帶班級的生物合作學習分組的原則是能力互補,每個小組4到6人,實行合作學習時要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表現機會,每個小組不設固定的發言人,這樣每個同學都會積極參與。對學生的進步、良好的表現,我在課堂上會及時給予鼓勵。
例如“觀察種子的結構”重點是訓練學生觀察能力,我就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各個學習小組競賽,并先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讓學生通過小組內合作互助,每個成員都能對照教材中的種子結構圖,指出種子實物中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如果小組討論時認真、合作互助,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則小組加分;如果全班討論交流,小組中任何一個成員都能正確說出種子各部分的結構名稱,則小組加分。每個學習小組為了得分高,就會積極合作互助,認真思考。就這樣合作學習成功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3.借用古詩詞、成語激趣
許多古詩詞、成語和生物學知識都有聯系,在課堂上恰到好處的使用,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說明植物受非生物因素中的溫度影響;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來說明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用“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來說明植物營養繁殖中的扦插;講動物繁殖和發育時可從“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導入課題,還要問學生為什么早鶯爭暖樹?為什么新燕啄春泥?我還借用學生熟悉的成語來將知識化難為易,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再講“條件反射”這節內容時,我先問學生什么是望梅止渴,為什么能望梅止渴?什么是驚弓之鳥,為什么會這樣?學生對這些成語很熟悉,自然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就會很認真的討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4.結合生活實際或熱點問題提問
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在教學中常利用一些生活實例來提出問題,讓學生倍感親切,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和價值。結合實際提問還能使學生將生物學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成功地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例如:在學習“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時,我就會聯系學生熟悉的事例提出問題“糖拌西紅柿或用鹽涼拌黃瓜時,為什么盤子里會有水,而且水越來越多?”“打豆漿之前會把黃豆浸泡在水中,黃豆最后為什么會脹大了?”學生聽了非常感興趣,略加思考就能說出植物既能吸水也能失水。有時在課堂上講述到一些知識點時,可先提出一些在生活中學生們體驗過或者知道的生活現象提出問題。例如,在講反射弧時,教師可先提問:“當我們手不小心碰到火,是先感覺到痛還是先縮手?”例如在學習消化吸收時,我就這樣提問“為什么我們早上吃過飯來上學,可到了第3或第4節課就饑腸轆轆了呢?”這樣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教學中我還會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提問,在學習傳染病時,就可以結合當時流行的一些疾病提問,例如甲流時期就可以以“甲流是那種類型的傳染???甲流通過什么方式傳播?甲流可通過什么方式來預防?”等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思考。在講食品安全時,我會用問題奶粉導致嬰幼兒患腎結石導入,并向學生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食品安全問題?”很多學生就會回答還有皮革奶、蘇丹紅、等等一系列社會熱點食品問題,這些熱點問題電視、網絡、報紙常出現,學生不陌生同時又關系到自身,學生討論、發言非常積極。
5.聯想記憶激趣
當一些知識點散,內容又容易混淆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識記知識,教師可采用聯想記憶,讓學生學起來輕松,感覺生物學有用有趣。例如在學習到維生素缺乏人會得病時,6種維生素對應6種缺乏癥,很多學生老是記混淆,我就教學生聯想記憶:維生素A對應的是夜盲癥——A尖尖的,夜盲癥這三個字的第一筆是點,也是尖尖的;維生素B1對應的是腳氣病——1和氣都有“一”這個音;維生素B2對應的是口角炎——2就是兩個人,兩個人吵架最后口角都發炎了;維生素B12對應的是貧血——12兩位數對應貧血兩個字;維生素C對應的是壞血病——壞血病癥狀有牙齦出血,有牙膏的廣告是可以吃的維C;維生素D對應的是軟骨病——D得了軟骨病連背都彎了。還有在講酵母菌的有氧和無氧呼吸時,酵母菌在有氧時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時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學生老是分不清到底是有氧時產生水還是無氧時產生水,我就這樣告訴學生:他們是未成年人到飯店吃飯時只能喝水不能喝酒,要牢記住“有水無酒”。學生就很容易記住有氧時產生水,無氧時產生酒精。
【參考文獻】
[1]伯海英.重視挖掘教材所蘊含的探究性活動資源[J].中學生物教學,2008(12)
[2]楊守菊,梁海燕.生物課堂應“五味俱全”[J].中學生物教學,2008(3)
(作者單位:新沂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