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妮
摘 要: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做好新形勢下的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對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本研究對目前高校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從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黨員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完善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確保學生黨員健康發展,從而積極推動學院科學發展。
關鍵詞:學生黨員;激勵機制;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200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明確指出“高校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黨員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學生黨員模范作用,使其在廣大學生中產生發揮積極影響”。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他們在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中發揮著積極影響,對學院的教育教學、管理服務也起著關鍵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學生的黨員激勵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激勵制度不完善,激勵形式單一,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不夠平衡等原因,沒有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導致部分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夠強,自我效能感低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因此,本研究從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黨員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不斷完善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確保學生黨員健康成長,積極推動學院科學發展。
一、理論概述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 年在其《人類動機理論》一文中指出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為五個層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不、住所等。安全需要是指保護自己的免受身體和情感傷害的需要。社交需要是包括友誼、愛情、歸屬、信任與接納的需要。尊重需要是包括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兩方面。自我實現需要是指個人成長與發展,發揮自身潛能、實現理想的需要。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有如下觀點:首先,這五種需要按照層次逐漸遞升,但這種次序也并非完全固定,在特殊情況下會發生變化。其次,這五種需要又分為兩級,其中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歸屬與愛的需要屬于第一級的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屬于高一層的需要,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再次,該理論有2個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后,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后,后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二)黨員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激發和培養人的工作動機,促使人為實現既定目標、增強行為努力的機制。激勵分為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其中,內在激勵是由行為的內在動機引起,如興趣愛好、個人自我發展或成就感等。而外在激勵是則是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動機,如外部的獎勵、表揚等。學生黨員激勵機制則是指對學生黨員群體采取的激勵措施,無論是內在激勵還是外在激勵,目的都是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懷,督促學生黨員切實履行黨員義務,激發學生黨員群體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高校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的研究意義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社會變革,大學生黨員面臨著宗教信仰、價值取向等多方面的挑戰。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黨員的激勵機制進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是有助于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各系黨組織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相結合,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強化學生黨員的責任心;二是有助于學生黨員隊伍先鋒模范作用的發展。對學生黨員實施激勵機制,在學生黨員群體中樹立榜樣和標桿,營造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氛圍,使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有助于學院的科學發展。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學生中的輻射作用,從而有效促進學院的教育教學、服務管理等;四是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有助于鞏固黨在高校執政的組織基礎,有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助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的研究現狀
第一,考核評價不夠科學影響激勵機制的發揮。目前高校對學生黨員的考核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次數比較少,對平時的考核不夠全面,注重結果的考核,對過程的監控比較少,影響考核的準確性。考核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黨員積極性發揮。
第二,學生黨員激勵方式比較單一。雖然每年高校黨建工作的評優評先對學生黨員都進行了獎勵,但是一般都是給予獎狀、證書、獎品等獎勵,這種獎勵更多的是來自外部的物質激勵,對學生內在的精神激勵比較少。而外在激勵保持時間比較短,不容易持久,影響到學生黨員積極性的發揮。
第三,忽視學生黨員潛能的發揮。學生黨員的內在愿望要通過個人潛力和才能得到滿足。每位學生黨員勤奮學習、樂于助人、努力做好團學工作等,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是目前學院的激勵機制主要側重獎勵學生在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表現,對其潛能的激發不夠。
四、高校學生黨員激勵機制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學生黨員激勵機制原則,滿足學生尊重的需求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黨的根本宗旨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而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強調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放在首位。以人為本的生學黨員激勵機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滿足人們的發展愿望和心理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二是注重績效管理的原則,用合理的考評方式激勵學生黨員。學生黨員激勵機制與考核評價緊密相連,其績效管理應該結合過程監控和結果監控,以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為基本要求,結合學業教育、學生管理等實際工作對學生黨員的素質、能力提出要求,側重對學生黨員群體的考核,用學生黨支部團隊的力量來激發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
(二)學生黨員激勵方法多元化,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
馬斯洛層次需要理論將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目前高校學生黨員的激勵機制沒有滿足學生的這些需求,如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不協調,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不協調。因此,對學生黨員的激勵可以將物質激勵、榮譽激勵、情感激勵和榜樣激勵等內外激勵相結合、低層次和高層次獎勵相結合的舉措,從而確保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持久發揮。
(三)激勵學生黨員展示自我,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求
為學生黨員創設展示的舞臺,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激勵學生積極投身黨的事業,主動承擔責任,富有使命感,為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和抱負樂于奉獻、努力學習、踏實工作,有效激發學生黨員的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并獲得成就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永香.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教育法優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呂楠.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域下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完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
[3]王芳.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7:252.
[4]孫普,何慧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02:31-33.
[5]陳劭澤.需要層次理論視域中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