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一 有關研討式教學的概念
研討式的教學方法最開始起源于德國大學,并且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成為了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高等院校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在1977年,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的郭漢民教授為了實施發展素質教育,開拓新的方法,決定從外國大膽引進,并且進行了修改和實踐,最終形成了一種與中國國情相符合的新的研討式教學方法。從此之后,中國的許多專家學者也對此進行了關注,從各個方面對研討式教學法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和觀點,很多直接從事教育事業的工作者也開始積極實踐,推行這種新的教學方法。
研討式教學方法主要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方法,老師在課堂上創立一個問題情境,之后由老師學生共同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再進行探究、討論以及切實的實踐,最后得出一致結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最終掌握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研討式教學具體包括討論式、案例式、啟發式等諸多較為具體的教學模式。在研討式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因勢利導,設置一些符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比較有趣、有吸引力的情景,提出一些有思考意義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要求老師自己的業務素質較高,對問題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獨特的見解,還要能清楚地知道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同時要有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設施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查閱有關的資料,之后再進行研究討論,最終去解決問題。在進行討論的階段,老師要能夠搜集到足夠多的資料,這樣就可以節約上課的時間,將以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變成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討論,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在必要時,老師可以參與到研討中去,這樣就可以讓研討式教學變得富有深度和廣度。
在“國際貿易實務”的講授過程中,運用研討式教學有諸多的好處,首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因為“國際貿易實務”中很多的知識點都是一種理論化的觀點,并不貼近實際生活,如果在教學過程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單純的老師講課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就會認為枯燥無味,慢慢地失去了學習“國際貿易實務”的興趣。而將研討式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當中去,創設出一個意境,提出具體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進行相關的討論,得出結果,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思考,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積極性。其次,可以使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之中,就需要學生對于“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知識進行自動梳理,用一個整體框架將其串起來,再通過討論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這樣通過研討式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擴大知識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后,使得老師的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如果要讓研討式學習取得一個較好的效果,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方面的內容,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再提出一個相關的具體問題,最終師生進行討論來解決。而這就需要老師進行不斷地充電學習,查閱更多的資料,更新已有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所以說老師在進行研討式教學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特色
“國際貿易實務”的課程主要是以理論為主,在整個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是一門必修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和業務素質。也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以及內在發展的規律有所掌握。了解國際貿易的相關理論知識,明確國際貿易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同時可以學會利用相關的理論知識解決在國際貿易方面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對國際貿易發展變化的敏銳洞察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殘酷競爭。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一定要能持續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因為教學方法和內容不斷創新就是學科的基礎和根本。“國際貿易實務”本身就是一門開放性的課程,在當今國際貿易的不斷變化中也在不斷地要求更新。我們需要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門學科,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求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地充電,在國際貿易領域獲得新的知識、新的理論,同時對于已經過時的舊的內容及時清除。同時,在“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掌握運用國際貿易相關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實踐問題,同時這也構成了這門課程不斷創新的一種特色。由于這門課程需要具有不斷創新的能力,所以就要求老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之中,既要有足夠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還要掌握未來的國際貿易發展的主流趨勢,讓自己成為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需求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老師不斷的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很多高校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試著使用研討式的教學方法,以求取得一個較好的教學效果。最后的實踐結果證明了,研討式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大意義,確實是一個好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擯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己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敢于在講臺上表現自己,這也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三 研討式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中的運用
研討式教學的心理學基礎就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認識的過程去掌握其內在結構,也就是提供一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進而可以進行獨立地思考,自己嘗試著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后漸漸地離開老師這支“拐棍”,試著自己去獨立地行走,慢慢地從“學會”過度到“會學”,從循序漸進,直到最后發生一個質的轉變。也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一個過程。老師需要以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的知識積累為基礎,做好一個引導者,使學生通過一步步地因勢利導地有所收獲,運用已經學過的一些理論知識以及相關的能力,去自主地找到存在的問題,之后通過仔細地分析,再去將問題解決。在研討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積累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同時還可以培養自己的相關能力及素養,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式。研討式教學法是把研究和討論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突破了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打破了以往的“一言堂”這種比較沉悶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老師創設一個情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研究問題的基礎之上展開熱烈的討論,師生形成一種比較活躍的“群言堂”的教學模式,這樣就能夠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思維方式以及他們的創新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研討式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其一,進行分組。首先將班上的同學按照自由結合的原則形成課題小組,同時選出一名小組長,負責對整個課題內容的分工進行組織協調以及調度,同時還要求能夠做好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聯絡工作,在進行研究討論時一旦出現什么情況需要及時向老師反饋匯報。其二,指導選題。所選定的問題要求必須具體,同時還要求能夠具有討論價值,富有新意和較強的吸引力,同時要能夠和教學內容相銜接,達到教學目標。只有題目和國際貿易實務的生活聯系起來,才能夠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而且題目要能夠做到難易適中。在確立課題的時候,每個小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相關的情況選定課題。同時老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適當地調整。其三,論文撰寫。在明確好課題之后,就需要小組長根據組內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各自的任務,進行集體合作,將一個大課題分解成幾個小課題,每一位小組成員根據自己所分配到的任務,按照老師的意見和方法,自己去網上或者是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綜合分析,最后小組成員之間還要在一起共同交流討論,合作完成相關課題的論文。其四,集體總結。在論文撰寫完畢之后,老師需要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情況進行解釋說明,并給予一些指導,最后再進行一個總結,將一些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使得知識可以進一步地升華。
總之,這種研討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同時要求老師可以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去進行研究討論。學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得到能力上的提升,為自己的將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將研討式教學運用到“國際貿易實務”的課堂之上,有利于形成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魯永恒.淺談國際貿易課程的雙語教學改革[J]. 中國科技信息,2005(09).
[2]陳莉.工商管理專業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02).
[3]劉芹.推進國際貿易課程雙語教學的幾點建議——淺議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教學體會[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3).
[4] 林俐,馬媛,何首超.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群的構建與實踐——以溫州大學“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群為例[J].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
[5] 陳原,易露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思考[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