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嶺
摘 要:現階段社會發展迅速,整體教學環境不斷變化,為適應新環境下的教學要求,教育領域廣泛開展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但是大部分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沒有做出較多實質性的變動,有必要進行深入的課程改革。就如何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做出探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必要性;途徑
初中數學是由基礎數學向學術型數學的過渡數學學習階段,這個階段的課程改革既要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念,又要為以后的深度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學習基礎,所以,探析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途徑勢在必行。
一、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意義和必要性
每一代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形成的群體特點和性格特征都不相同,就初中生主體——“00后”來說,傳統的教學課程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他們的教學要求,受教主體在變,施教方面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此同時,時代在演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化,為了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各類人才,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改革調整教學課程。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將會鞏固教學改革的成果,符合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
鑒于教學改革仍處于初期階段,一直存在的應試化教學目標嚴重制約課程改革進度,部分地區院校是為了改革而改革,只做表面工夫,傳統教學實質上沒有得到改變,初中數學教學幾乎是改革淪陷區域,所以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是必要的,有助于推動教學改革的實質性進展。
二、深入開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途徑
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要下工夫。初中數學教學過多地側重于純知識理論化的呆板課程講解,以枯燥的數字和原理來吸引學生學習是徒勞的,部分教師直接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去“暴力”教學。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必須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開展教學。對此可以結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比如,在教授勾股定理的課程中,先以學校要建設一個直角尺雕塑,需要三根可以焊接成直角尺形狀的鋼材,現在只有兩根,要同學幫忙確定需購第三根鋼材的長度,這樣的教學情境就是以身邊的現實生活為基礎設計的,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投入到與自己有關聯的事物中,進行勾股定理教學就容易了。
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大部分初中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計算機也相對普及,初中生有能力使用計算機進行初中數學學習。學校有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上這些設備具有強大的教學輔助作用,在這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計算機教學是可行的。例如,進行二次函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軟件工具“幾何畫板”來進行二次函數圖像性質的探究。驗證y=ax2+bx+c的函數圖像對稱軸x=-變化情況,通過“幾何畫板”軟件改變函數中a和b的數值后畫出函數圖像進行探究,這樣可以充分展現研究過程,與傳統講解方式相比更科學、更容易接受。計算機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好多,具體方法需要不斷嘗試探索。
在教學形式上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逐漸得到重視。但以學生為主體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的主體,教師更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在教學和交流中都要以尊重學生獨立性為原則,引導學生以成年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探索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從學困生到優生都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人探索能力,要一視同仁。在學生出現錯誤或者提出強烈異議的時候,教師應以探討者的身份與學生交流,不能直接一棒子打死,學生在得到充分尊重的情況下才會有學好的信心。
無論是學生群體對教學要求的變動,還是時代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演變,教學課程改革是必須不斷推進的,其過程必須做到以人為本、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曾琦.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2]張愛東.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數學教學新方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74.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