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人民醫院(525000)蔡學
血涂片分析在醫學領域上具有廣泛的應用,其主要目的是對人體血液細胞進行檢查,從而判斷受檢者是否受具有某種血液疾病[1]。血涂片分析方法與其他血細胞檢測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其自身也存在嚴重的不足[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規檢驗中的重要性,選取2013年6月13日~2014年6月13日于我院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共2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觀察組受檢者在接受血涂片分析之后,取得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其具體報告如下。
附表 兩組受檢者接受檢驗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附表 兩組受檢者接受檢驗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巨幼細胞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病發率(%)對照組 100 12 8 5 8 7 40.00觀察組 100 2 5 3 5 1 16.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13日~2014年6月13日于我院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共2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受檢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受檢者各100例;200例受檢者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受檢者年齡在50歲~80歲之間。兩組受檢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受檢者入院之后給予受檢者正常標本檢驗,觀察組受檢者采用血涂片分析法對異常標本進行檢驗。兩組受檢者都應該接受醫務人員定期的護理和照料,兩組受檢者使用的儀器也應該受到醫務人員定期的養護和修理,確保儀器的后期使用過程中能正常工作。對照組正常標本檢驗要求采用血液分析儀進行檢驗。觀察組常規標本應該采用血涂片分析法在油鏡下進行觀察,觀察組異常標本還應該聯合使用血涂片分析法在油鏡下進行染色操作,如果血液檢測器上的結果正常,此時,血涂片檢查中異常的應該劃分在假陰性的范疇,相反的則應該為假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受檢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或者采用t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100例標本接受正常檢驗后: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癥1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8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例,缺鐵性貧血8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7例,總病發率為40.00%;觀察組受檢者異常標本接受血涂片分析檢驗后: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癥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3例,缺鐵性貧血5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例,總病發率為16.00%,組間治療效果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兩組受檢者接受檢驗后并發癥情況比較如附表所示。
目前,我國眾多醫院護理是血液采取過程中忽視血涂片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導致血液檢測結果準確性偏低等問題存在[3]。血液分析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分析人體內部細胞的大小、結構和分布狀況等參數判斷受檢人員是否患有疾病等問題,這種分析方法已經很難滿足現代疾病惡化治療的實際需求,不僅難以準確分析細胞出現病變的原因,還會給受檢者帶來極大的痛苦[4]。因此,在血液分析過程中綜合使用血涂片分析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血涂片分析法已經在臨床檢驗過程中取得了廣泛應用,并全面提高了血液檢驗的準確性和安全性。血涂片分析一方面能夠仔細觀察細胞中的有毒顆粒,另一方面還能明確細胞中空泡和核左移等問題。也就是說,血液分析儀對全細胞計數分析來說主要作用是篩選健康細胞,如果細胞出現異常狀況這種方法將很難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時,必須用血涂片分析方法進行檢測,為提高血液檢測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研究選取2013年6月13日~2014年6月13日于我院進行血常規檢驗的受檢者共2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照組受檢者入院之后給予受檢者正常標本檢驗,觀察組受檢者采用血涂片分析法對異常標本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對照組100例標本接受正常檢驗后: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癥1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8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例,缺鐵性貧血8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7例,總病發率為40.00%;觀察組受檢者異常標本接受血涂片分析檢驗后: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癥2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3例,缺鐵性貧血5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例,總病發率為16.00%,組間治療效果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見,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規檢驗中能夠有效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是提高受檢者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5]。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進行血常規檢驗時,可以采用血涂片分析方法,無論采用哪種形式的血液分析檢測方法其結果都必須進行血涂片分析,只有進行血涂片分析才能有效改善受檢者檢驗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