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曉 李蒙蒙
(南昌大學體育系,江西南昌330031)
雙鴨山市31中學體育課教學現狀分析
黃曉曉 李蒙蒙
(南昌大學體育系,江西南昌330031)
對雙鴨山市31中學高中部部分學生進行研究,了解學生對體育課教學的看法,對體育課教學的內容和體育課教學考核等進行了綜合分析,旨在促進學校體育運動更好的發展。
中學;體育課教學;調查分析
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教育部對促進學校教學課程體系建設受到廣泛關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更加創新,更加科學化。傳統的教學目標不明確,老師的教學方向主要是完成教學大鋼要求的內容,忽略了學生個體的發展,這與新課改提倡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不符。
(一)從31中學體育課開課的項目分析
在雙鴨山市31中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開展的比較廣泛。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不同學生的愛好、興趣不同。分別對體能力項目和技能類項目進行劃分,對籃球、健美操乒乓球田徑等項目進行調查,發現男孩子喜歡同場對抗性項目。如:足球、籃球等項目。女孩子喜歡隔網對抗性項目。如:乒乓球、排球等項目。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不同運動項目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運動項目產生樂趣,同時達到健身的效果。同場對抗性項目男孩子喜歡。如:足球、籃球等項目。對抗性項目女孩子喜歡。如:乒乓球、排球等項目。這幾項體育運動有的是對抗性強,有的是趣味性強,31中學的男生和女生在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也有所差別,女生興趣較濃的前三項是健美操、排球和乒乓球,這主要是從跟女生的性格與體能情況有關,她們選擇的都是對抗性比較小。
(二)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與可接受性
教學內容的方法的多樣性可以調動學生的樂趣,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教學中把握正確的方法、理論,使學生易于接受,做出科學的計劃和安排,達到健身效果。吸引學生主動參加體育學習和鍛煉。雙鴨山市31中學體育設施比較完善,滿足了實施多樣化教學內容的要求,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對各項體育運動傳授的深度要有所把握。雙鴨山市31中學學生對于多樣化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男生掌握不了的占到了總數的23%女生中掌握不了的占到了總數的36%,學生認為體育課的可接受程度為一般的男生占了53%,女生占了46%,從整體來看,學生對體育課教學內容的接情況表現為一般,男生比較好動練習和鍛煉的次數多掌握的較好。
(一)改變觀點,完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具有很多種不同的授課手段相結合在一起。可以活學活用,以此達到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適應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學的形式以集體的形式來授課、分階段形式授課、提醒的方法授課、分組形式考核、小組編隊及理論課的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要用各種各樣學生有興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內心真摯的情感。在對雙鴨山市31中學學生手中收回的問卷中,可以了解以下的信息。
(二)教學中的創新教學方法
在對雙鴨山市31中學的五位體育老師的談話中了解到。21世紀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理念,生活環境的改善,很多孩子很少運動,應該有獨特的創新的教學理念,根據自身的的情況,進行合理鍛煉與學習。在高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所以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改變是閉不可少的。但要在實踐中進行創新,讓學生即喜歡運動,又能得到鍛煉,體育不怕苦,不怕累,鍛煉自己的毅力與品質,同時要發散學生的思維,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思考,在大腦中進行想象、試探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事物的創新來發掘,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
(三)教師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改變分析
1.教師在課堂中的改變
雙鴨山市31中學的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和看法在體現的很明顯。學生們喜歡體育課的輕松氛圍,但有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還是不大滿意,這也說明教學方式還存現在著不足的地方。通過對個別訪談中了解到,學生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技術動作,而對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還有所不足,對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2.教師與學生在目前建立的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良好創新的基礎,學生對教師之間的關系認為是長輩的占到了被調查的21%,認為是朋友的占到了34%,認為是嚴厲的教師的占到了27%,認為是不負責任的教師的占到了18%。在雙鴨山市31中學學生調查的反饋中,同學對老師教學方式留下深刻印象。調查可以看出,學生與老師的關系象朋友的為第一。也有同學提出不負責任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提高職業素質與技能,為培養更多熱愛體育的學生來服務。
現在學生的特殊生活環境使整體的身體素質水平下降,加強身體素質,改變對于體育鍛煉的思想觀念成為教學的重點。學校要對體育教學的考核加以重視,并對考核的體系進行評估,建立一套適應學生發展和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考核辦法。
[1]方芳.淺談體育思想的內涵[J].安徽體育科技,2013(01).
[2]劉漢生.學校體育改革之我見[J].體育與科學,2013(03).
G633.96
A
1005-5312(2015)29-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