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畝田研究院
早采的果子砸牌子!
——晚熟“金艷”的品牌保衛戰
文|一畝田研究院
編者按:眼下,各類節日無疑是農產品銷售的高峰期,有眼光的果農也不肯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但也出現了一些為了搶市場而早采果子的現象。即使外觀再漂亮,中看不中吃,消費者肯定不會再買第二次,這是砸自己的牌子。只有表里如一,才能贏得消費者持久地喜愛。

金秋十月,又到了獼猴桃上市的季節。在全國的獼猴桃主產區域,獼猴桃果實正高掛枝頭被陸續采摘。然而,也有一些獼猴桃未到采摘時間,卻已在市場上銷售。
事實上,早采不僅限于獼猴桃。很多水果都或多或少面臨“采青”的困擾。果實未成熟時,一些種植戶與經銷商私下達成協議,使其流向市場。然而,早采早賣,果品口感差、品質低,貯藏、加工都會受到影響,還會嚴重影響品牌形象。在杜絕“采青”、保障品質、培育和維護公共品牌的實踐中,四川省蒲江縣的做法值得參考借鑒。
獼猴桃品種“金艷”,是聯想佳沃集團的專利品種,由蒲江獼猴桃協會對經銷商授權銷售。作為蒲江縣幾大獼猴桃品種之一,種植面積5.26萬畝,產量達4.2萬噸。
“金艷”是晚熟品種,成熟期在每年10月下旬。“10月份是金艷獼猴桃營養物質積累的關鍵時期,是否適期采收直接影響到獼猴桃的產量、質量及耐貯性。”蒲江縣農林局產業科科長王海燕說,“今年,我們規定的采收期為10月20日,獼猴桃鮮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8.0%以上。”
然而,根據當地政府收集的信息,在南京、廣州、新疆等地的市場上,已有金艷獼猴桃在銷售,售價在30~40多元/盒不等。
“早采現象,在蒲江屬于個別行為,老百姓都很清楚早采的危害,會自覺抵制。稍有規模的經銷商,可能會向農戶提前預訂,但不會銷售早采的獼猴桃。”王海燕說,“早采營養、風味都不達標。蒲江獼猴桃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旦流入市場,將大大損害金艷在銷售者心目中的形象和體驗,必將影響正常采收金艷的市場銷售,造成品牌形象的損失。”
“從本質上說,早采行為是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放棄了長期利益。早采現象,每年都有零星發生,一方面,受整體環境的影響,今年價格有些波動。一些種植戶擔心價格下跌、收益受損;另一方面,個別經銷商為了搶占空檔期市場,獲取較高的價格。”蒲江縣農林局副局長張應良說。
家住蒲江縣復興鄉姜沖村的種植大戶李志強,有十幾年獼猴桃種植歷史。他認為,大部分種植戶都能意識到早采的危害,自覺抵制早采。超市有著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即便是在批發市場,部分銷售也是在賣品牌。因此,向小農戶收購早采獼猴桃的,是一些不正規、不誠信的公司。加之早采的獼猴桃無法獲得授權,就不能使用“蒲江獼猴桃”的國家地理標志。
“銷售早采水果的,大部分從事零散銷售和批發,往往不做品牌。沒有做連鎖、品牌的考慮,才會干這樣的事情。”百果園成都采購公司經理夏春林說。
9月29日,蒲江縣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禁止獼猴桃鮮果早采的通告》。一方面,明確了獼猴桃的采摘標準,并組織市場監管,農林、公安、城管、商務等有關執法部門,對早采、出售和販運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另一方面,設立舉報電話,調動社會力量監督早采,要求廣大果農適時采收,自覺抵制早采。“我們的獼猴桃,一定要在質量、品質上取勝。”張應良說,“政府從農業標準、質量管理、綜合服務、巡查執法四個方面,構建了一套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在質量標準方面,我們制定了一整套獼猴桃生產規程等標準,指導農戶標準生產。”

在蒲江縣,成熟的獼猴桃想要上市,需要具備“準采證”、“準出證”和“準入證”。蒲江縣政府為每一個獼猴桃主產地區的“一站一室”(“站”為鄉鎮綜合服務站,“室”為村社級獼猴桃綜合服務室)配備了檢測儀器和技術人員。無論是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還是普通農戶,只有檢測合格,拿到“準采證”,才能進行采摘。對于外運的獼猴桃,糖分、農殘等指標檢測合格,方能拿到“準出證”。“準出證”一方面表明檢測合格,另一方面說明產地位于蒲江。獼猴桃進入市場,還要拿到“準入證”,使其能追溯到產自哪個鄉鎮、哪個村子。
在獼猴桃采收期間,蒲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對各加工企業的包裝車間進行巡查,確保每盒包裝好的獼猴桃的質量安全。同時,對外運的獼猴桃加強路面巡查,不能提供檢測合格證明則進行處罰。
除了政府,獼猴桃協會和聯想佳沃集團,發揮了較大的帶動扶植作用。蒲江縣獼猴桃協會秘書長傅加寧說:“協會一方面推廣標準管理,在銷售上打消農戶的顧慮;另一方面運用行業手段規范經銷商的行為。首先,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等,在會員內部進行相關政策知識的宣傳;其次,設立‘黑名單’制度,對于銷售早采獼猴桃的經銷商,拖入黑名單,聯合所有會員對其進行打壓,在供貨等方面不與之合作。”
“我認為,在農產品銷售的過程中,渠道太多,光抓一個環節容易抓不實,要從源頭、中間環節和銷售終端三個方面進行聯合管控。在源頭,要解決農民后顧之憂,讓果實能銷售出去;在中間環節可以與批發市場聯合,不合格的產品不能進入市場交易;銷售終端的面更廣,三管齊下,早采的概率就會低很多。”夏春林說。
“9月11日和9月24日,我們分別召開了獼猴桃產銷對接會和中國成都國際獼猴桃節,邀請北京、上海、廣州、云南等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我們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宣傳蒲江獼猴桃。”張應良說,“通過打通銷售渠道,使農戶能夠增產增收,沒有了顧慮,老百姓自然不會因為短期的價格誘惑,做出損害公共品牌形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