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諾 敏 盧建麗
光纖入戶是實現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文|諾 敏 盧建麗
信息化建設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支撐品牌管理的手段和過程,國務院《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指出“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2012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這兩個重要文件都把信息化發展當做國民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實現這樣一個目的,實現光纖入戶工程是首選。
光纖入戶FTTH是把光纜從運營商的前端連接到用戶家中的一種全新網絡傳輸手段,由于光纜傳輸采用的類似于點對點的光纖傳輸,它不但可以大力提升網絡傳輸速度,而且網絡更穩定可靠。目前電信、聯通、移動、廣電都把光纖入戶當作下一代網絡建設的終結者,在許多城市甚至農村都開展光纖入戶工程。由于光纖入戶最好的解決了寬帶的技術瓶頸問題,必將會提升網絡速度,不再是8M、10M,從光纖入戶傳輸方式來講,達到100M傳輸速率甚至更高,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受到終端設備限制。而且光纖造價已經很低,2芯皮線光纖價格0.5元左右,它比銅線價格低了近一倍,光傳輸設備和終端設備價格也越來越低,特別是光纖不會發生類似電纜氧化、老化等性能越來越差的現象,如果沒有外力損壞,光纖的壽命比電纜的壽命長很多。
國外的光纖入戶工程早已經實施,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已經把光纖入戶,作為信息化的標準之一,制定了相關標準。我國光纖入戶工作進展相對較晚,2012年底工信部發布《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準,2013年第二季度正式實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大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無疑對光纖入戶快速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光纖到戶也會給廣大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寬帶”網絡。過去我們都心知肚明,各運營商提供給客戶的寬帶,號稱4M、8M、甚至20M,其實大都是共享基礎上的“偽寬帶”,把一個100M或者幾十兆的寬帶通過光纜送到樓道,加上交換機通過五類線送到用戶家中,平時的網速還可以,在上網高峰時間段,比如晚間七、八點,網速能達到平時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就不錯了。這是由于此時大部分用戶都在使用寬帶,一個100M分給100家用戶,也不就是近1M或者更低嗎?我就經歷過類似情況,在春節期間的大年三十,使用網絡機頂盒網速慢的不能看電視,找去寬帶運營商,它們也沒有辦法,只好使用有線電視線路才解決了看電視的燃眉之急。

圖1
光纖入戶各運營商大都是采用如圖1所示的網絡方案。
OLT設備是核心設備,安裝在機房進行數據信號上下、網絡設備管理;ODN是光纜、光分路器、跳纖等設備,它的作用是進行數據信號傳輸、光信號分配,屬于無源PON光網絡設備(不用加電源);ONU終端設備是用戶成端設備,作用是把前端來的光纖信號變成電信號,便于無線路由器接收,然后傳送給電視機、電腦,利用無線路由器傳送給PAD手機等接收設備。
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傳輸線路沒有用到供電電源,這與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傳輸有很大區別。過去的網絡傳輸或者電視信號傳輸,都要在傳輸中用到給樓道甚至小區內放置的接收設備供電,以便把從前端傳輸來的信號經過交換或者放大,再分配給各用戶,這一環節往往會受到停電、設備故障等影響,致使信號不能到達用戶家中。而采用光纖入戶由于減少了信號中轉環節,ODN傳輸設備是光纜、光分路器、皮線光纖的統稱,不需要供電就可以工作,除非外力損耗,無需維護,使得傳輸更加穩定可靠。光纖入戶的優勢除了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寬帶業務,更主要的是為社會信息化、智慧社區、家庭智能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我們知道平安城市的智能安防建設是全國大多數城市建設的重點,道路監控、小區安防建設都離不開網絡傳輸,但是由于過去受網絡帶寬所限,遠距離傳輸、遠程控制大都是自建或者租用各運營商的線路,各運營商為了實現聯網,提供大的帶寬也必須鋪設光纜,一項工程需要建設一次,工程費用無疑很高,限制了平安城市和安防聯網的發展步伐,而現在由于采用光纖入戶,進行的是整體光纖分配,相當于在每個路口、每棟大樓、每個樓道幾乎都有了光纖分配設備,這就為光纖資源的優化利用提供了便捷條件,特別是采用無源光網絡PON,它的分配口可以接光口,也可以加裝ONU終端設備變成電口。而且帶寬足夠,造價低、建設速度快,再加上現在的高清網絡攝像頭價格已經降到了前二年的三分之一,對開展平安城市建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光纖入戶的另一個看點是家庭智能化。智能家居已經熱炒了幾年,通過網絡傳輸技術,把居家內安裝的終端控制設備,如電源開關、窗簾電機開關、視頻監控攝像頭、紅外轉發器等通過智能家居主機控制,在居家內部構成一個類似WIFI的無線局域網,這些控制部件都是采用無線控制,通過寬帶從遠程控制開關閉合、監控視頻等,實現居家智能化。現在成熟的比如zigbee技術(單火線取電技術),很好的解決了過去房間內鋪設管線安裝開關時只有一根火線,如果安裝智能控制開關,必須要有電源才能工作的弊端,避免了重復鋪設纜線的麻煩,只要有一臺智能家居控制主機,把需要控制的燈光開關更換,安裝窗簾電機,安裝無線網絡視頻監控攝像頭就構成了智能家居,出門在外可以通過電腦、手機,控制家中的燈光開關,窗簾開閉,監控視頻、報警等,隨時隨地掌控家中情況,這些控制非常容易而且可靠。沒有光纖入戶前,頭痛的是看視頻需要較高穩定的網絡網速,智能家居主機需要時時在線,但是,由于網速慢視頻不流暢、網絡不穩定,網速問題成了制約家庭智能化的瓶頸。隨著光纖入戶的實施,網速快了、網絡穩定了,無疑會加快智慧家庭、智能家居的步伐。
盡管光纖入戶是各運營商的發展戰略,也是人心所向,但實施起來卻不盡如人意。第一,信息產業多年來形成的網絡格局還不太順暢,中國的光纖入戶工程還沒有出臺國家標準,這就制約了光纖入戶工程的大發展。第二,各運營商由于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各自為陣,在整體規劃上各抒己見,一個城市、一個小區,要不沒有光纖入戶,要不就是幾家運營商同時進入搶地盤,都想以價格戰贏取用戶。一個街道、一個小區電信管道井、聯通管道井、移動管道井、廣電管道井林立,可以說是寸土寸金,要知道用戶家中只要一芯光纜就可以了,多余的重復建設既浪費了資源,又不利于產業發展。第三,信息產業規劃急需完善,要把光纖入戶工程作為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制定完善的整體標準,涵蓋寬帶提速、平安城市建設、智慧社區、智能家居等的綜合網絡體系,實現國務院提出的“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這一宏偉目標,也造福大眾。
(作者單位:呼和浩特市科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