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玲 夏靜
教學設計與反思
《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6 Unit 3 Reading版塊Cultural Differences教學設計
趙志玲夏靜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Unit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Reading板塊。這堂課主要任務是閱讀。Cultural difference是一篇采訪報道,采用對話的形式,介紹了一些不同國家的婚禮和節日的習俗、生活方式等。本單元的閱讀策略是Understandingtheuseofexamples。
學習本單元時,學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訓練,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本單元的閱讀文本的體裁結構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運用Understand the usesof examples的閱讀策略。
1.知識目標
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加英語學習的應用性。
2.能力目標
(1)提高閱讀技能——如何閱讀interview。
(2)掌握閱讀策略——understand the uses of examples。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文化的差異,增強相互理解、尊重的意識。
(2)通過合作學習,挑戰任務,增強信心并培養團隊精神。
1.提高學生的閱讀采訪報道的技能。
2.掌握閱讀技巧——understand the uses of example。
Step 1:Lead-in

圖1
設計意圖:
先讓學生了解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難點,然后用一段視頻引入本堂課的主題——cultural difference,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
Step 2:Let’s get to know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圖2

圖3

the UK/America China Korea Romantic/serious/moving Go to church Wear white dress Joyful and exciting Wear red dress Bow Interesting Have a rooster and a hen
設計意圖:
通過Brainstorm和free talk,展示了不同國家的婚禮習俗,讓學生對文化差異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個環節中,還引入了一些課文中的新單詞,為閱讀做準備。
Step 3:Let’s read cultural differences.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設計意圖:
設計三個問題,讓學生快速閱讀并捕捉相關信息;限制字數,讓學生學會加工整合信息。根據本文的文體特點設計接下來的閱讀摘錄信息練習,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以interviewer所問的問題為線索,閱讀Peter的回答以完成表格題。之后讓學生閱讀Waled的回答,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設計表格。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讓學生不僅能完成表格題,還能根據表格題的特點和文章的結構嘗試設計表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獲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這幾個任務的完成,學生已經充分熟悉了文章的內容,為接下來的閱讀策略做了很好的鋪墊。
Step 4:Reading Strategy:understanding the uses of examples.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設計意圖:
通過表格題的鋪墊,學生知道了文章中有大量的例子,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引入到Readingstrategy—understandingtheusesofexamples,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例子并分析這些例子的作用。再讓學生聽錄音,跟著錄音讀課文,使其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Step 5:Let’s make a TV interview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圖15
設計意圖:
知識能力輸出:學生通過電視采訪,以小組為單位,帶著所學知識(不同國家文化差異)進行口頭表達的實踐。
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Step6:Let’swriteanarticleaboutculturaldifferences.

圖16
設計意圖:
知識能力輸出:寫一篇關于文化差異的文章,讓學生帶著所學知識進行書面表達的實踐。
本堂課從開始構思到最終定稿,一共做了三個備課方案。第一個方案是針對全文進行的閱讀任務。第二個方案是先讓學生挑出所有例子,然后學習閱讀策略,再根據例子閱讀文章。第三個方案是先讓學生挑出例子,然后根據例子設計閱讀任務,再學習閱讀策略。最后,筆者根據這篇文章的題材特點設計了閱讀任務,其可取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整個教學設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表格,進行模擬電視采訪,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創造性地對教材進行加工。根據文章體裁(interview)、文章的話題(cultural differences)以及閱讀策略(uses of examples)來設計閱讀任務。
3.閱讀策略的指導方法得當,關注文本,結合文中實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
4.教學環節設置緊湊、抓住關鍵、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前后呼應,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5.運用與閱讀有關的素材,以圖片資料和視頻片段等進行呈現,既豐富了學生的背景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對生詞的處理較為粗糙;在教學閱讀策略時,應適當多給學生一些領悟、討論的時間。
作者信息:411228,湖南湘潭,湖南省湘潭市鳳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