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祥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在教學思路及方法方面均有了較大的轉變。實驗室開放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策略,具有多方面的價值作用,如能夠提升學生對待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創新等。本文在分析實驗室開放對提高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實驗室開放的實現途徑進行探究,希望以此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憑據。
【關鍵詞】實驗室開放 ? ?競賽實踐能力 ? ? 創新能力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事業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特別注重創新人才、實踐人才的培養。顯然,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完善。實驗室開放為學生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契機,因此在提升學生競賽實踐能力中,做好實驗室開放方面的工作便有著實質性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對實驗室開放對提高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二、轉變學習態度,為競賽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契機
實驗室開放所包括的內容很多,如實驗時間、實驗內容、實驗項目以及實驗設備的開放等。傳統模式下,學生總是表現為被動學習,教師采取的“灌輸式”教學法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而通過實驗室開放,構建有效的實驗室開放平臺,對課程學習內容加以補充,同時融入全新的實驗方法及手段,便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本質轉變,主要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這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旦得到激發,便能夠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反思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契機。
三、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發,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競賽實踐能力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創新最為關鍵的便是思維,要想實現創新,便需要具備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傳統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是教學的客體,這一觀念導致師生產生極大的疏離感,同時也無法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機會。而實驗室的開放,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契機,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人翁,使他們擁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進行學習,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知識、思維方法以及操作技能的融入,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一旦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培養,便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及競爭意識,慢慢地,學生的競賽實踐能力便能夠得到有效培養。
四、以分層開放實驗室為導向,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競賽實踐能力
實驗室開放是一項大規模的工作,一蹴而就顯然是行不通的。在實驗室開放過程中,還需要以學生具體情況為依據,采取分層開放實驗室的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到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層:
(1)將基礎型實驗室的開放作為整體實驗室開放的第一層次。該層次主要受眾對象為一年級學生。主要涵蓋計算機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及操作訓練等,這些教學目標均需要完成。實驗室方面,需提供完善的設施設備,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行完成課題實驗。
(2)將綜合型實驗室開放作為整體實驗室開放的第二層次。受眾對象為二、三年級學生。該實驗層次指的是由學生自行完成一門課程或者完成幾門課程后的綜合訓練。訓練注重實驗內容的交叉與集合,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作為實驗主體部分,而教師則需扮演指導者的角色,糾正學生的錯誤實驗,從而為學生實驗成功率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據。
(3)將創新型實驗的開放作為整體實驗室開放的第三層次。熱愛實驗,且創新能力水平高的學生可參與此項實驗。在實驗前期,學生需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能夠獨當一面,能夠通過資料的查閱,完成預期實驗目標,懂團體合作,懂交流,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實驗,并學會實驗的創新。
上述分層實驗室的開放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而實施的,很好地借助了實驗室開放,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強化,并且還培養了部分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這些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結合上文探究,實驗室開放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實驗室開放對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提升也有顯著的推進作用。基于整體層面分析,實驗室開放涵蓋的諸多內容,如實驗課程的開放、實驗內容的開放、實驗項目的開放以及實驗設施設備的開放等,這些均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契機,在學生對實驗教學的熱情得到有效激發的條件下,便能夠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及創新思維,進一步為學生競賽實踐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需要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正確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同學生共進退,在實驗室開放工作得到有效完善的基礎上,使學生的競賽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牛云龍.基于網絡的實驗室開放和管理平臺的研究與實現[J].實驗室科學,2012(02):130-133.
[2]高云鵬,滕召勝,黎福海,等.開放實驗室與學科競賽平臺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4):360-362.
[3]楊潮鋒,周明兵.重點實驗室開放共享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5(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