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琳坡 李傳揚 李姍
(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上海200438)
樁功的武學精髓探析
蔡琳坡 李傳揚 李姍
(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上海200438)
樁功是武術入門的基本功,樁功是每一個習武者的必修功課,樁功是每一個習武者功夫層層遞進走向大成武學的根本保證,它對武術的傳承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文章分別從站樁是武學之基礎;站樁脫胎換骨原理;樁功的三層境界;樁功的核心要領新解四個角度入手,在一定的體證基礎上來揭秘武術站樁的武學精髓,希望可以為武術學子盡一份綿薄之力。
樁功武學精髓
站樁是我國古代養生術的一種,早在兩千多年前的[1]《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站樁即身體如大樹般站立,外形基本保持不變,它起源于古宗教儀式,同時也是中國武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站樁在武術人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真正武術入門的基本功,古語常言“未習拳,先站三年樁”,比如:形意拳有“萬法源于三體式”之說,大成拳、盧式結構,更是將站樁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2]。王薌齋曾說過:“站樁雖然只是站立不動,實則其內部筋肉細胞已在開始工作,完全在于求得身體內部細胞的發展與血液循環之適當,亦即所謂身體內部呈活動狀態,而非探求其外表之變動與轉移,以使身體各器官平均發展,減少心臟擴大后的不良現象。拳學的運動是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3]”站樁功的姿勢大體可分為站式、坐式、臥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幾個大類。
現今人常習練的站樁有:扎馬(是在我國南方武術中的稱呼)、三體式(是北方在形意拳中的稱呼)、混元樁、一指禪樁、蹲猴樁、無極樁等。姿勢雖多但有共性,即練功開始,先將姿勢設好,使軀干四肢保持相對均衡,心胸開闊,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調配雖活,但有原則,即強弱、動靜、虛實、松緊的調配,應以習練者感到舒適得力,不超本人身體負擔為度[4]。
太極、形意、八卦三家正統的內家傳承中都是先求內練使身體連貫疏通,養足自身筋骨,再求技擊。內練最好的方法就是站樁,站樁筑基可以洗練髓骨,可以化掉僵力(身體沒有連貫暢通,發不出整力),當然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所謂舊力不去,新力不生,老一輩武術家幾乎都由此入門。
齊公博投師孫祿堂老前輩學習三體式,孫告訴他每日只站三體式。三體式是變化人之氣質的總機關[5],需站至胸腹松空、手足相通,方能得三體式的妙趣。齊公博孫老前輩還說:“如果可以做到,汝之勁可由拙換整,汝之身可由滯化靈,汝之心可由塞達能,汝之意可由昧臻明。”三年后,齊公博真的站到內氣鼓蕩,衣襟抖擻,意氣神揚,如沐神光。從此以后齊公博慧悟大開,一通百通,以前最討厭讀書,后來竟也能與書為伴,其氣質與從前截然不矣。站樁是變化人身體氣質之拳,改換人的身體體質,變化人的身體心智神貌[6]。站樁不僅僅是拳學,更是中國陰陽哲學的精髓,只是把這種學說淋漓盡致地用在改善自身的陰陽上來,實現真正的陰陽平衡。
王薌齋師承李振山,李振山承郭云深,王薌齋早年一直是跟隨師爺郭云深站樁,一站9年才出山,后來拳學又自稱一派,改三體式站樁成渾圓樁,最后甚至意拳只有樁功,沒有拳架,由此可以看出,練習樁功一樣可以練出武術的真正奧義。在《拳學新編》第十章《樁法后論》中薌齋先生曰:“細思站樁之益,學者何以不覺,則其心意注于手,而不注于腰,不注于周身之故。”斯言頗堪玩味領會。又曰:“習拳時心動身不動則枉然,身動心不動亦枉然,身心一致加功,除站樁外,無第二法門。”心動系心意之動用,身動系筋骨關節之動用,氣血應合所生澈諸身之動用也。故習拳應從站樁下功夫,不然是以有用之精神付無用之地也。練習樁法,乃習拳攻本之學,由一勢可變千百勢,由千百勢歸于一勢之基也。須著實勤學(知其理習其事),踐跡是要,豈獨拳學哉?本段文字也正體現出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之真諦,武學最高成就是由拳學入道,以拳學來體現人生,以拳來指導自己的人生。
王安平《修真心語》第118頁中提到:要達到武術的上乘功夫必須以樁功為基本功。欲知拳真髓,首優站樁起。意在懸空間,體認學試力。有形似流水,無形如大氣。文中也提到王薌齋老先生在解放前的一次國內比賽中,曾使用兵器與人較技。王薌齋與對方一搭劍,即用整體力把對方的劍打飛,隨即在對方身上點滿白點。事后,不少人問有何絕技,王說站樁。站樁是修煉拳學之捷徑的不二法門,幾乎可以說是最上乘的功法,因為,站樁第一階段可以實現自身體質的強壯,把渾身僵硬之力改換成整力,實現自身體質有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球,最后整個身體的通暢通透。一代文豪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孫祿堂三家通吃太極形意八卦功夫已經大成,在晚年在拳意述真中講到了武學真諦:道本自然一氣游,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更加強調出練拳可以由武入道,實則是由氣入道,具體到功法可以說就是由樁入道(樁功是養氣,練氣的基礎)[7]。
2.1 中醫氣血原理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站樁的核心就是養足后天氣血。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煉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8]”。人放松下來之后,自身的氣血會加速流轉,身上細胞會自行調整到活躍狀態;而人精神緊張或者肌肉緊張時候,氣血就不能順利流通,久而久之某個部位就病了,比如頸椎病。氣血氣血,說明是一體,那么練氣也就是練血。冬天手腳冰涼是供血不暢,通過站樁就可以慢慢改善。因為站樁有內壯神勇的功效,實則是把身體五臟氣血養足后人的精神面貌自然好轉。通過站樁可以強壯內臟,內在壯大了外在肢體自然強;中醫講內臟心肝脾肺腎是對應外在皮毛骨肉筋的,所以外在的不舒服,或者看起來不健康可以代表內臟的問題,反之,練好內臟,外在也會容光煥發(但初期階段容光煥發未必是好事,是內臟氣血留在肌膚表面的現象,不可過于追蹤)。人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下虛上實,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志,所以說人體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
2.2 大腦神經調節原理
人身體的狀態無非放松、緊張兩種狀態,但是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緊張都不能技擊!所有的拳術說的放松都是要在緊中求松!站樁就是緊中求松!緊中松是真松!求的真松之后,真緊自然就會了,松中緊才是真緊!練的是緊中松,用的是松中緊,用真緊打出剛猛之力[9]。這一訓練過程的核心是在站樁過程中反復通過神經系統來調節,實現身體肌肉由緊到松,無非是用過大腦神經反復刺激身體的肌肉群體,激活平時參與較少或者不參與的肌肉。在真正技擊實戰的時候,如果一個動作瞬間調動的肌肉群體數量越大,殺傷力也就越大。如果能調動全身的肌肉參與一次打擊,那么這個力就是一個混元整力,幾乎可以一擊必殺。
2.3 矛盾哲學原理
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比如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么,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那么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武學如何打好基礎,其實和植樹造林是一個原理,我們先讓自己的根扎實啦,枝葉自然就會茂盛。身體養足了,自然就有了技擊的本錢。所以武學的核心還是站樁。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然后就是靜靜的讓身心放松下來,靜聽天籟。我們的身體就會慢慢得到涵養,身體氣機就會慢慢激活,氣血激活后我們的筋骨自然得到涵養。站樁的核心是虛心、靜心,只有心性極虛極靜,身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元陽就會慢慢充實,身體體質在天地的涵養中慢慢改善。
練習站樁需經歷三種境界才能體認有得,方可稱為功夫。其實所謂境界,即持樁時所有之心理狀態與生理狀態也,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輝映[10]。樁功有所成需經歷三種境界,一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1 第一境界
樁功之第一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不悔。學者需堅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動決心。從生理上講堅持百日即有感覺。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四肢陰面有感覺較易且快,其陽面有感覺則較難且慢。四肢之陰陽面皆須有灌鉛膨脹之感,方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學功。
3.2 第一境界
樁功之第二境界拳道之妙,唯我自爾獨尊,而他家所無也。從生理上講持樁至五、六年即覺兩耳膨脹,眉鼻梁覺如有物在內鼓動,頸項挺拔猶如頂上有大繩吊引,頭皮發脹、須發飛漲,覺有大石壓頂之感。此即持樁時壯舉直頂豎之功也。同時,上肢之感覺漸漸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覺天趣盎然矣。然所發之力還非源自腰脊而是梢節之機械之力也。
3.3 第一境界
樁功之第三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回首”此時本能活力如蛇,“神莊意靜”,彈指揮手,無非天籟。回過頭來再看,十年來所操各法,皆如敝履,理應棄之溝壑而不異初步所練即為正果。從生理上講堅持十年左右即覺腰脊有膨脹之感。此種感覺直達各谷道臊根,卻覺體不息如鑄,身如鉛灌,肌肉如一,行走似趟泥,抬手鋒棱起,身動如挾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動則自有奇趣橫生之感,所發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擊之資備矣。
武術是一種生活,或者說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武術需要練,其實也是研究。我們學習一個門派的功夫,更多的是鉆研其內在,這個樂趣才大。樁功練對了就給你帶來身心上實實在在的好處,沒得著好處的,肯定是沒練對。本部分主要是針對很多武學初學者,由于很多人對“中正”、“含胸拔背”、“塌腰”、“放松”等核心的樁功要領理解有偏差,所以以實修感觸來解釋樁功核心要領。
4.1 中正(中線筆直)
站樁得先站直溜了,一條垂直線不能絲毫含糊虛,這條垂直線是指的后腦勺-尾椎骨-腳后跟一條線,虛靈頂勁和塌腰是一對勁,是為了把脊柱關節層層拉開。涵胸拔背也是一對勁,左右肩膀橫向拉開,稍微向后,兩片肩胛骨有相貼之意,而后放松肩膀,也即所謂沉肩,這樣肩關節才能打開。胯骨橫抽,再坐胯,才能打開胯關節。這幾個地方沒打開,練不出真東西。中線筆直,后腦勺-尾椎骨-腳后跟一條線,這是最基本的姿勢要求。呼吸以踵的意思,很多人不明白。按照上面說的規矩站好了,重心放在腳后跟,內里的呼吸帶動氣血運行,都是從腳跟開始的,這就是所謂的秘密。如果站得前仰后合的,氣血走得就不對了。
4.2 含胸拔背
肩膀打開了,胸部也就最大程度地自然打開,這個才是“涵”胸。有容乃大,往里頭一癟,說不好聽話那是在慢性自殺。后面中線筆直,前面做到涵胸了,即所謂前虛后實,一呼吸自然入丹田,也就做到了下實上虛,身體的陰陽分得才清楚。道家的東西就是攬陰陽為我所用,身體里虛實不分,如何去練這個陰陽呢?身上姿勢對了,膝蓋微微下蹲,蹲到全身感覺渾圓的感覺就對了。如果按照要求都站對了,慢慢往下蹲,全身有了圓球一體的感覺,這個時候剛剛好。
4.3 塌腰
正確的塌腰,是命門以下區域整體向下沉,與頭頂上領是一對相反的勁。塌腰做對了的,自動提肛,肛門自動就封上了,不是你自己做作地去關上。自動提肛,海底穴與百會穴遙遙呼應,這個才是做到了真正的提肛。以此做到了中線筆直,上中下丹田就在一條線上,氣路才真正暢通。這點很重要,也是天大的秘密。
4.4 放松
放松,是在間架正確基礎上的放松,不然就是松懈,毫無用處。間架正確了站得太緊也不行,所以它兩個是辯證關系,不能偏廢任何一頭。內家拳修身養性,練出真東西來的肯定是德行高深之人。
站樁是實際功夫,從一開始幾十分鐘到最后幾個小時,按照三年來計劃,不需要急功近利。只要站對了,身體里馬上就有反應。站一次有一次的收獲,練一天有一天的進步。自己得了真實好處,就能長期堅持,不然就不是真東西。
站樁者按照一定的規矩和神意來調整身體,使身體經絡更加通暢,氣脈更加圓潤飽滿,實現自身的筑基[11]。武術所有強有力殺傷性的招式都是建立在自身根基厚實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練習武術要站樁幾年打好基礎,使自身胸腹腔空松,手足貫通,身體能量可以快速調動,練出混元整體力才是關鍵。站樁是為了可以更好進入更高的境界,從習練者神意入手,借假修真,由虛化實,實現自身體質的飛躍。站樁是武者進入更高修煉境界的必須功法,同時對武術界的發展起到積極影響,在武術的傳承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1]陳智慧.《皇帝內經》中健康相關行為的探索[J].社會心理科學,2006(05):75-77.
[2]謝永廣.王薌齋武學核心思想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田誠陽.談談大成拳的站樁功[J].中國道教,1990(01):50-52.
[4]李昌泉.淺談傳統武術之站樁[J].當代體育科技,2014(25):130,132.
[5]康德強,毛明春.形意拳的健身價值初探[J].搏擊·武術科學,2004(02):47-50.
[6]站樁養生法是最簡單而有效的益壽延年之道[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09):851.
[7]拳意述真
[8]拳學宗師王薌齋文集[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
[9]劉新軍.王薌齋休閑哲學思想初探[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139-143.
[10]劉新軍.王薌齋休閑哲學思想初探[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3):139-143.
[11]佘志超.和初學者談筑基[J].中國氣功科學,1998(01):18-19.
On the Essence of the Pile Work in Terms of Wushu
Cai Linpo Li Chuanyang Li Shan
(Wushu Academ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The pile work is not only an introduction to Wushu and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ach practitioners but also a kind of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Wushu practitioners to reach its perfection.The pile work is significant to the inheritance of Wushu.This study starts from four perspectives:pile work is the basis of Wushu;pile work can thoroughly remodel itself;pile work embodies three levels of implications;pile work has its key points.From these four aspects,this study reveals the essence of pile work in terms of Wushu,and wishfully could provide some help to Wushu’study.
The pile work the essence of Wushu
G85
A
1004—5643(2015)09—0045—03
1.蔡琳坡(1986~),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武術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