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雷 自明 尚艷琴 金雷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9)
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生跆拳道下劈腿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①
王鑫雷 自明 尚艷琴 金雷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9)
下劈腿法是跆拳道運動中的基礎腿法之一,在實戰中使用頻率較高,威力也較大,對練習者的韌帶、速度以及力量的要求特別高。通過觀察大慶市品源跆拳道館,東城領秀跆拳道館學員的訓練課,結合自身授課經驗,并且參考有關文獻資料,將多媒體技術與中小學生跆拳道教學訓練融合在一起。把學員分成傳統教學法上課和多媒體與跆拳道結合法上課兩種模式,對跆拳道動作中下劈腿法進行學習,比較兩種模式下學員對下劈技術動作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程度,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訓練效果。
多媒體技術 跆拳道 下劈腿法 教學
跆拳道擁有著“世界第一搏擊運動”的美稱。目前,跆拳道已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的開展,擁有3 000多萬的愛好者。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跆拳道就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這更是引發了世界跆拳道愛好者的濃厚興趣。下劈是跆拳道運動中基礎的腿法之一,在實戰中的運用具有容易多得分的優勢。它速度快,殺傷力強,可直接得分甚至擊倒對手,我國跆拳道冠軍陳中、吳靜鈺等,在比賽中經常使用這一腿法,且得分率非常高。研究運用多媒體技術與跆拳道訓練結合的方法來進行下劈腿法的教學,使學生更快更直觀地掌握其動作要領,通過錄像及時反饋學員訓練動作,糾正錯誤,提高學生下劈腿法技術水平。
1.1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生跆拳道下劈腿法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跆拳道下劈腿法教學訓練和多媒體運用的文獻資料,將傳統的下劈腿法教學
與多媒體融合運用,為后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教學實驗法
(1)實驗對象。
以大慶品源跆拳道館和東城領秀跆拳道館的各20名學員為主要教學實驗對象,其東城領秀道館為實驗組,大慶品源跆拳道館為對照組,兩組學生年齡在7~12周歲之間,均無跆拳道基礎(見表1)。
表1 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
(2)實驗方法。
按照相同課時和相同教學任務,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下劈腿法的教學;實驗組采用與多媒體技術結合的方式進行下劈腿法教學。實驗時間為18周,每周2學時。
1.2.3多媒體錄像對比法
教學實驗結束后,通過運用多媒體設備拍攝兩組學生練習下劈腿法時的錄像,再運用計算機進行觀察比較。
1.2.4數據統計法
運用計算機將學員練習下劈腿法錄像的結果進行數據統計,把收集到的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1.2.5邏輯分析法
對實驗結果所得的結果進行歸納、演繹與分析,探索多媒體技術與跆拳道結合教學方法與傳統跆拳道教學方法之間的差異性,對多媒體技術與跆拳道結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和建議。
2.1對下劈腿法的的分析
2.1.1下劈的動作過程
(1)右實戰姿勢站立,先將重心轉移至左腿上。
(2)在提右腿的同時,把髖關節略微向左且向上送髖,右腿膝蓋置于自己胸部盡量貼近,將身體的重心盡量往上。
(3)右腿踢腿高度盡量過頭,然后將右腿伸直貼近身體上半身,上半身保持正直或者稍微向前俯,重心盡量地往下。
(4)把右腳的腳面繃直,右腿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進行下劈動作,如在用刀劈木材以那樣的快速,將腳掌或者是腳后跟打擊對手的頭部,再把身體的重心移到右腿,身體此時要稍微地向后仰來控制重心。
(5)出腿攻擊以后,右腳自然落下成反實戰姿勢(即左架),最后撤回右腳,還原成右實戰姿勢。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提膝和送髖對比表(N=20)
圖1 實驗組與對照組下劈踢腿高度對比(N=20)
2.1.2下劈腿法的動作要領
(1)跆拳道中的下劈腿法與中國武術中的正踢腿法頗有相似,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跆拳道的下劈腿法稍微有一點轉髖,而且踢腿往上時,要配合身體往上積極送髖,大小腿之間允許有一定的彎曲。
(2)使用下劈腿法時,身體的重心一定要向前移動。
(3)在上提右腿的時候,右腳腳面不需要繃直,要自然地放松,而在下劈時候需稍繃直。
(4)實戰時,也可使用前腿直接下劈,右腿迅速跟上,身體重心向前移動。
(5)左腳要配合身體往前移,控制好身體的重心。
(6)在訓練時,用外擺腿和里合腿的踢腿法,只是下落的方向不同。
(7)在實戰中,使用下劈腿法時,對方往往會把上半身身體往后移動躲避,所以使用者要在下劈時距離對方面部很近的時候,還要有一個順勢往前的蹬踏動作,就好像自己的腿長了一截,讓對手躲閃不了而被擊中頭部,這就要求使用者要有較好的柔韌性和控制腿的力量。
(8)下劈腿法主要的進攻部位是對手的面部或頭部。
2.2訓練方法
實驗組:
(1)給學員觀看運動員比賽時,使用下劈腿法的視頻,引發學員興趣。
(2)運用課前準備的PPT課件,結合圖文,在圖片中突出練習下劈的重點,為學員講解下劈腿法的用法和關鍵點。
(3)讓學員觀看下劈完整示范視頻資料,然后再親身示范,結合實際情況突出講解。
(4)教練帶領學員集體訓練并全程視頻錄像。
(5)通過錄像回放,讓學員自己觀察自己訓練時的動作,與正確動作比較,誘導學員主動發現問題,并改正。
對照組:
(1)向學員講解下劈腿法的技巧、用法和關鍵點。
(2)親身示范,讓學員觀察并記下教練的動作。
(3)集體訓練,帶領學員一起來模仿教練的示范動作。
(4)教練再糾正學員的錯誤動作。
通過18周36課時的教學與訓練,對品源道館和東城領秀道館的40名學員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顯示實驗對照兩組學生在提膝送髖(見表2)、踢腿高度(見圖1)、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和動作的連貫性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
表2顯示實驗組學生在有無做提膝和送髖動作的人數比例均比對照組學生的比例高,其中提膝實驗組有95%的學生在做下劈腿法時有提膝動作,而對照組只有75%的學生有提膝動作;送髖動作實驗組有85%的學生做的比較到位,對照組只有65%的學生做下劈腿法時有送髖動作。
對照組學員的踢腿高度明顯低于實驗組的學員(注:踢腿高度以到自己肩部為合格,頭部為良好,超過頭部為優秀)(見圖1)。
(1)使用多媒體與跆拳道教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中小學生練習跆拳道中的下劈及其他一些腿法,有明顯的幫助和顯著的提高。
(2)運用多媒體,能夠提高學員對跆拳道更高的興趣,集中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
(3)多媒體動畫與教練示范的結合,能夠讓學員在大腦中,產生正確而又完整的動作記憶。
[1]自明.普通高校開展《中國武術段位制》教學活動的實證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4):42-43.
[2]謝云.中國優秀女子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特征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3]孟強.“腳靶訓練”與“手靶訓練”在跆拳道橫踢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
[4]李強,王平.跆拳道下踢技術探析[J].內江科技,2012(8):172-188.
[5]劉莉新,李倩茹.淺析跆拳道下劈腿法在比賽中的技戰術運用[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9-41.
G886.9
A
2095-2813(2015)11(b)-006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066
2015年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XC2015070)。
王鑫雷(1993,10—),男,漢,四川眉山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生物技術。自明(1984,7—),男,漢,山東棗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武術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