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麗閆艷
(1.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2.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韻律體操對女大學生反應時的影響研究①
唐蘇麗1閆艷2
(1.南京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3;2.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目的 探究韻律體操對女大學生反應時的影響。方法 在練習韻律體操前給31名女大學生進行一次反應時測試,練習韻律體操8周,8周后再進行一次反應時測試。分別測試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練習韻律體操前后的反應時,記錄結果。結果 與練習韻律體操前相比,練習韻律體操后女大學生手和腳的反應時均有所下降,其中左手的反應時有顯著的下降(P<0.01),右手的反應時有明顯的下降,左腳和右腳的反應時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結論 練習韻律體操能使女大學生的反應時下降。
韻律體操 女大學生 反應時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展了韻律體操的課程。韻律體操就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在音樂伴奏下,徒手或持輕器械練習,以促進身心健康的一種運動。韻律體操不僅能夠發展人體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姿態,還可以提高節奏感和美感,提高音樂素養和表現能力[1]。由于其具有趣味性、節奏性、觀賞性、健身性、實用性,再加上不受場地、器材、人數、年齡、氣候等條件的影響,便于進行教學與訓練[2],受到了廣大女大學生的喜愛。韻律體操不僅能使女大學生變得形態美、氣質佳,還能夠改善她們的身體機能素質。其中,反應時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反應時是指從接受刺激到機體做出反應所需要的時間。反應時是有力的動作信號(刺激)發出與動作之間的時距,它只與活動開始前的時間有關。反應時在體育領域被廣泛應用,人們可以利用它來測量人開始指令動作速度的快慢,利用它推斷其他的運動特征和信息,還能利用它評價人對指定動作形式和開始時間的預判能力。反應時也作為一種可靠的心理活動指標,可以測定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反映人體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3]。該文通過對女大學生練習韻律體操前后雙手與雙腳反應時的比較,來研究韻律體操對女大學生反應時的影響。
1.1研究對象與儀器
(1)研究對象。
南京師范大學31名大二女學生,年齡在19~21歲,均為右利手。
(2) 儀器。
選擇反應時測量儀華東師大。
1.2研究方法
每周練習韻律體操3次,1次是在上課期間練習,約80 min,2次是在課后參加俱樂部期間練習,每次約40 min,共持續8周。
具體的方法:在測試時讓受試者先按住中間信號輸入點,不松開,當聽到短暫提示聲時(嘟…),迅速松開中間信號輸入點,并盡快按到有燈亮的動作時測試輸入點,此后查詢測試結果,這樣完成一次反應時的測試。重復測試8次,取8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分別測試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練習韻律體操前后的反應時,記錄結果。
1.3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實驗數據用均數±標準差(*MERGEFORMAT±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處理數據。
由表1可知,與練習前相比,練習韻律體操后女大學生左手反應時下降顯著(P<0.01)。右手、左腳和右腳雖無顯著性變化(P>0.05),但較練習前,反應時均有所下降。
表1 練習韻律體操前后女大學生反應時的比較(n=31,±s)
表1 練習韻律體操前后女大學生反應時的比較(n=31,±s)
練習前 練習后 P左手 358.48±82.43 317.71±45.17 <0.01右手 391.03±117.87 365.10±61.10 >0.05左腳 359.68±54.73 359.32±44.65 >0.05右腳 370.16±70.48 368.77±44.59 >0.05
反應時是從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沿反射弧傳遞開始,到引起效應器發生反應所需要的時間。反射活動越復雜,歷經的突觸越多,興奮通過中樞所需時間越長,反應時越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良好,能夠加速機體對刺激的反應,使效應器由相對安靜狀態或抑制狀態迅速轉入活動狀態,使反應時縮短。反應時在心理學上也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分析人的感覺、注意、學習與記憶、思維、個性差別等各種心理活動,還能反映人體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4]。
音樂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樂音組成的能夠抒發、表現和寄托感情的藝術[3]。韻律體操在練習的過程中一般會使用音樂。練習者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協調音樂的節奏、快慢、強弱來完成動作。韻律體操在訓練中播放的音樂能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質的靈活性與協調性,提高速度素質,增強時間的感知力[2]。韻律體操是多模式、多方位、雙側對應的,它所具有的一些動作,如走、跑、舞步、跳躍、轉體、平衡等,可以增強上下肢的力量。長期的動作技術學習和訓練,可以使身體的肌肉含量增加,進而增強大腦皮層運動中樞控制能力,最終準備相應的應答時間也會比普通人短[6]。通過練習韻律體操,女大學生手和腳的反應時都比練習前有所下降。
利手是指一個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動習慣使用的那只手,習慣于用右手稱為右利手,習慣于用左手稱為左利手。左手的活動是由右腦控制著,而右手的活動就是由左腦控制著。對于女大學生來說,由于她們都是右利手,平時經常使用右手,因而進行相同練習量的韻律體操,左手所受到的訓練相對于右手來說更多一些,讓左手在知覺、空間感、反應速度上都有了提升。該次研究結果也顯示,與右手的反應時相比,相同練習量的韻律體操使女大學生左手的反應時下降更顯著。此外,分析結果后可發現練習韻律體操在體育運動領域,反應時一直都是教練員、運動員及體育科研工作者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在一些對抗性、開放性運動項目中,例如球類、拳擊、跆拳道等,它們對運動員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對各種刺激的迅速而靈活的反應;在一些非對抗性、封閉性的運動項目中,反應時也同樣具有重要性,如短跑,一般情況下起跑速度會明顯影響全程跑的成績[7]。練習韻律體操對于普通女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她們的身體素質,縮短反應時,也提升了她們的運動能力,促進了她們運動技能的發展。
后,女大學生手和腳的反應時均有所下降,但是手的反應時比腳的反應時下降更明顯。可能的原因是在韻律體操中,手部的動作要比腳部的動作多,手部動作的幅度要比腳部動作的幅度大。在練習的過程中,手部的練習相較于腳部要多,手部受到的訓練比較多,因而使手的靈活性比腳的強,反應速度變得更快,反應時下降的幅度更大。
練習韻律體操均能使女大學生的反應時下降,其中左手的反應時下降顯著,右手的反應時有明顯下降,左腳和右腳的反應時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
[1]張文蓮.中專學前教育專業韻律體操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1(2):67-68.
[2]賀紅.韻律體操對協調性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2):166-168.
[3]姚文麗,盧雯,李欣,等.大學生運動員反應時跟蹤實驗及評定方法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3):30-34.
[4]周燕,李世昌.對優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反應時與背力的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0,2(29):65-67
[5]Roth EA,Wisser S.Music therapy——The Rhythm ofRecovery[J].Case Manager,2004,15(3):52-56.
[6]錢建龍.3種運動負荷對大學生“反應時”和“動作時”影響的實驗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9,28(2):119-122.
[7]王斌.反應時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4(1):110-113.
G80-32
A
2095-2813(2015)11(b)-015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56
唐蘇麗(1969—),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