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摘 要:生態課堂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創造一個互動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打造一個生態的課堂呢?首先要重點關注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態課堂環境,特別是小學生年齡比較小,都比較貪玩,如何在生態課堂中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求知興趣,針對如何創建小學語文生態課堂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生態課堂環境;生態課堂教學;生態課堂朗讀
生態課堂教學側重于學生的自主思維,將單一的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演變成師生間互動探究模式,教師由原來傳統教學中占主體地位逐步轉化為引導、啟發的角色。這種形式從表象上看似乎是對學生的放縱,但深層次研究學生的心理因素,就會發現這種方式對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生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課堂生態環境的營造
課堂環境是小學語文課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約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課堂環境的時空差異會對師生生態主體的教和學產生不同的影響。教師要努力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引導學生成為自我指導和自主的學習者,推動語文教學的良性發展。
我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課前鼓勵學生圍繞這一教學內容擬定問題,例如,“從哪能看出當時中華不振”和“周恩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是什么?!弊寣W生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并把解決的問題和不懂的問題一同記錄下來,課上交流反饋。通過學生的匯報,我知道他們都了解了周恩來立志發奮讀書的志向,也都提到了中華不振。雖然學生在匯報時用得最多的詞就是“中華不振”,但是那個時代離現在的學生實在是太遙遠了,他們僅從書本里的文字中去體會感悟,是根本沒法深入領會的。待時機成熟,我提出問題:“大家都說當時的社會讓你感受到中華不振,中華為什么不振,到底不振在哪呢?”聽到這個問題,全班同學都靜了下來。于是讓學生帶著不解,觀看了一個“百年前的中國”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跟隨著短片親自走進百年前的中國了解當時的社會、了解歷史。
二、語文生態課堂的教學情境的創設
語文生態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有很多。一是利用現成的教室環境中的因素,如對座位、光線、溫度、設施等方面進行布置,創造出一定的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二是適當運用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在教學中合理增設音樂或圖畫元素,用音樂來渲染情境,用圖像來顯示情境,營造某種氛圍,重現生活場景,幫助學習者感受、體驗,使學習者通過內化而真正掌握語文知識,獲得情感熏陶。
我在教學《瀑布》時是這樣做的:
師:同學們,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分組自學,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句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瀑布的美景;喜歡搜集資料的同學可以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瀑布的圖片、資料,如果還有別的什么方法也可以。
師:瀑布的聲音是那樣的氣勢壯觀,那它的樣子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繼續往前走吧!請看第二節,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學習呢?
生:我用畫畫的方法來學習第二節。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是用畫畫的方法學習?請把畫舉起來,讓大家一睹為快。
師:你們這些小畫家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茏栽傅角懊鎭恚涯銈兊慕茏髡故窘o大家嗎?
(幾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說說你們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生1:我畫了一座高大的青山,青山上有郁郁蔥蔥的樹木,因為詩句中說:“千丈青山?!?/p>
生2:我畫了一條閃閃發亮的瀑布從青山上飛流下來。因為詩句中說:“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畫得太美啦!那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的美景嗎?
(全班沒有一人舉手回答)
師:不要緊,讓老師來幫忙吧。
(出示課件。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然后師生自由說,接著同桌互說,最后點名說。)
生1:銀光閃閃的瀑布從高高的青山上飛流下來,與青山相映,光彩奪目。遠遠望去,好像一道白銀鑲嵌在千丈青山之中,多么美的景象??!
生2:老師我想說自己的心情。讀了這樣的詩句,聽了大家的描繪,我陶醉了!不是嗎,綠葉襯紅花,月亮襯著星星,那么多的山襯著一道白銀,多么令人陶醉??!
在上面的課例中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最大空間。
三、生態課堂朗讀的訓練
在進行寫景的文章教學時,教師可以對教室進行布置,在墻上掛些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山水畫,幻燈片所使用的圖片也要具有詩情畫意的山水,還可以播放一些音樂,這對體會課文的意境會有幫助,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此外,教師還可以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
例如,《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小橋流水人家》這三篇都是寫景的文章,老師不需要太多的講解,要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受到桂林山的奇、秀、險,桂林水的靜、清、綠以及黃果樹瀑布的雄偉壯觀和家鄉的小溪、垂柳、水鳥、村莊的美。所以我在教學這三篇課文時引導學生進行集體朗讀、小組讀、個別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熟讀中感受到景美,在熟讀中和作者產生共鳴。
為了能真正把生態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實處;為了能給學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機會;為了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改進教法,努力創建小學語文生態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