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峰
音樂課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味快樂的調味品,音樂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樂感、表現力和創造力,還能提升他們的智力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讓音樂陶冶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暢游,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全面發展。
一、教學中針對不同年齡段,我常常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自制力差,但是學習的興趣特別高,我采用律動教學法,在學習每一首歌曲的同時都編排上相應的動作、聲音,學生在表演中演唱,想象著自己就是舞臺上的小精靈,這樣的教學既省時又省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樂感、節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年級的教學中,律動教學明顯不適用了,學生開始好面子,不愿意在人前表演。這時我采用了聽唱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先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在反復的視聽中完成教學,間接地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和記憶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
音樂在小學階段的作用越來越大,針對此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配合新課改的發展。在音樂方面,學校成立了合唱組和鋼琴組,在音樂課上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電視等現代應用技術,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氛圍,讓學生學習一些小樂器,培養音樂素養。在市教育局及進修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中小學以豎笛教學為主,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僅可以唱,還可以進行豎笛演奏,時常舉行的班級、校園內的豎笛比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了音樂的審美能力。
三、音樂教學是文化的一種體現,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也在音樂中陶冶情操,提升綜合素質
在教學中,對于不同形式的音樂,要用不同的情感來理解。巧妙地將多元化教學滲透音樂課堂,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樣性。總之,音樂是小學教育乃至人們一生中都不可缺少的課程,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用音樂抒發自身的情感。
小學音樂課堂應該采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多種音樂活動促進學生對音樂素養的提升,采用多元化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努力讓小學音樂這味快樂的調味品,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綻放出最美味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