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兩難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加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仍是努力方向。

沈建光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伴隨著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利好的兌現、12月美聯儲加息臨近以及11月我國外匯儲備再次下跌,近期人民幣呈現貶值態勢。在筆者看來,此時人民幣貶值,既可以看作是12月中旬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前的壓力測試,也是適應12月初美元指數回調順勢而為的結果。
當然,順勢貶值并不意味著短期內人民幣會出現如各界所期待的一次性大幅貶值,畢竟在當前中國貿易順差、貿易條件改善之時,一次性大幅貶值沒有基礎;而考慮到人民幣剛剛加入SDR籃子,一次性大幅貶值亦有損于海外央行與金融機構增持人民幣的信心,枉費了為加入SDR籃子提升人民幣信譽的努力。
因此,筆者不支持短期內人民幣一次性貶值以集中釋放貶值壓力。展望2016年,對人民幣走勢的判斷仍需要與美元走勢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從短期來看,即便美聯儲12月啟動加息,考慮到美元指數自去年上半年一路上漲,漲幅已經超過25%,其中已充分體現了美聯儲加息的預期。而從基本面來看,雖然美國短期內經濟向好,但主要靠地產、金融推動,而頁巖氣等能源行業投資,出口行業以及制造業,或無法承受過于強勢的美元。預計明年美聯儲加息不會步子很大。相反,當前市場對歐洲、日本預期過于悲觀,但考慮到歐洲經濟已有所起色,修正后的日本經濟數據也有望擺脫衰退。因此,筆者預計明年美元不會強勢上升,小幅升值可能性較大。而這就為人民幣加大雙向浮動提供了機會。預計明年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走弱而對其他一攬子貨幣則保持穩定,應是大概率事件。
但當前人民幣順勢貶值也有可能造成市場恐慌,甚至引發市場流動性危機。就這個角度而言,短期內應做好平衡;長期來看,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加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仍是努力方向。而要達到上述目的,需要同時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短期內通過加大宏觀政策支持,確保經濟基本面穩定。從根本上而言,匯率走勢取決于經濟基本面。只有經濟基本面出現積極跡象,才能提振市場信心,防止人民幣大幅貶值和資金外流。而要達到此目的,加大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這方面可以借鑒1997年中國抵御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功經驗。
第二,必要時加大央行調控力度,防止匯率市場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短期內,應允許人民幣小幅貶值,以利于釋放壓力;但如果出現類似于今年8月11日匯改后,市場預期混亂、全球金融風險增加的情況,央行也需在必要時出手穩定預期,防止外匯市場動蕩引發流動性危機。
第三,加快供給端發力,積極推動各項改革進程,提振海內外投資者的信心。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僅依靠以往傳統的三駕馬車刺激政策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根本問題,必要的選擇是加強供給側改革。此外,制度性創新,如通過加快戶籍改革、土地改革等促進人員、資源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也是激發市場潛力的必要途徑。而從更深層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企改革、財稅改革亦不可或缺,且無捷徑可走。只有體制供給創新,才能為增長提供新的支持。
第四,推進金融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是長久之計。自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在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中不斷出現全球性的金融動蕩。如今,IMF同意將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筆者認為,這不僅是國際社會對中國近年來加快國內金融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肯定,更是全球貨幣體系調整的里程碑事件。
綜上,短期內要避免匯率市場的大幅動蕩及其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中長期則通過人民幣國際化推動海外央行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提振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的信心,進而加大匯率市場化,或許是應對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造成的困境,維持金融穩定的最好方式。
《經濟學人》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有清晰的思考2015.11.28
在2015年11月30日開幕的法國巴黎氣候峰會上,世界領導人將暫時擱置恐怖主義的威脅和經濟疲軟等緊迫議題,著力應對氣候變化。面對氣候變化,世界各國需要更宏偉的目標和更務實的態度。豐厚的補貼使當今的低碳技術得以持續,但是很遺憾,傳統能源公司對全新技術的投資前景并不看好,政府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積極。
《旁觀者》

氣候問題是否被夸大2015.12.9
那些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的說法并沒有根據。我們必須想想更大的問題是什么?是什么讓這些政策制定者站到道德制高點?他們有沒有問過窮人的意見?聯合國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在對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上,教育、健康、職業和好的政府治理居于前列,而氣候變化則居于末尾。政治家們應關心納稅人和選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彭博商業周刊》

沃爾瑪緊盯員工2015.12.6
勞務研究專家表示,企業從來都在緊盯員工,尤其是那些巨頭:從通用汽車到太平洋鐵路,再到沃爾瑪,都有針對員工的隱秘檔案。而現在監控變得更精密、更高效。沃爾瑪內部一些員工加入了“我們的沃爾瑪”組織,他們要求增加擁有更高薪酬和可靠勞動時間表的全職崗位。沃爾瑪將該組織視為威脅,緊盯該組織中表現突出的員工及活躍人士。
《時代周刊》

2015.12.9
默克爾的政治風格是沒有政治風格。她沒有天分,沒有華麗,沒有超凡魅力,有的只是一個“幸存者”的敏銳權力感和一個科學家對數據的摯愛。默克爾于2005年成為德國總理,掌控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2015年管控歐洲的連環債務危機中,在移民和難民危機以及巴黎恐怖襲擊事件面前,默克爾表現突出。在她規定的嚴格條件下,德國將救助希臘。德國將歡迎難民,將他們當成激進伊斯蘭主義暴行的受害者,而非這種暴行的攜帶者。德國將在國外部署軍隊,與“伊斯蘭國”作戰。
默克爾懇求很多德國人,并通過以這些德國人為榜樣懇求其他人,要相信偉大的文明能架設橋梁而非砌墻,要在戰場內外贏得戰爭。由于默克爾向她的國家要求了比絕大多數政治家敢于要求的還要多的東西,由于堅定地反對暴政、反對唯利是圖,由于在一個依然缺乏道義領導力的世界里提供了堅定的道義領導力,默克爾成為了《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