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給醫院投資就像是給孩子們喂奶,哪個都想喂,結果哪個都吃不飽。”
——全國政協委員凌鋒如是說。凌鋒認為,我國醫院數量眾多,雖然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但兩萬多家醫院的規模太大,分配到每個醫院的資金就成了杯水車薪。要想讓投資達到提高醫療水平的效果,就必須有一個頂層設計,把資金集中到各省市縣的重點醫院中去。剩下的醫院,就應該放開給社會資本,這樣就解決了錢的問題。

▲插畫/李萍
◆“百姓早已成為養生保健類電視節目牟取商業利益之后的犧牲品。”
——全國政協委員高煒如是說。高煒認為,如今越來越多的養生保健類電視節目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但這些節目背后往往有商業集團運作,只為收視率和廣告效益,并非出于關愛群眾健康的責任心。而老年觀眾重視健康,往往對專家們的話深信不疑,無論是買藥還是買保健品毫不猶豫,到最后錢也沒少花,病也沒看好。
◆“政府在醫療上投入太多,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全國政協委員何偉如是說。何偉認為,世界上還沒有哪國政府能夠把所有的醫療服務全包下來。在戰略層面上,國家只要在公共衛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健站、鄉鎮衛生院、村醫這些層面投入資金,保障其正常有序運轉,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放開給民營資本了,不能也沒必要全部承擔。
◆“將醫療糾紛納入刑法并不可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如是說。溫建民認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職工作,如果把刑法引入醫療糾紛,勢必造成醫生護士人人自危,影響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不具有可行性。
◆“市場化的手段是破除醫療領域腐敗唯一的手段。”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葵花藥業董事長兼總裁關彥斌如是說。關彥斌認為,只要通過競爭,鼓勵競爭,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這些醫療領域的腐敗問題都可以解決。一個最好的例證就是在我們國家的OTC市場,藥品價格是越賣越低,因為選擇人是消費者。而在我們國家醫療市場,醫院藥品的價格卻越賣越高,為什么?因為它的選擇不是消費者說了算。
◆“政府包辦的現狀一天不改變,藥品招標的種種詬病就一日無法解決。”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如是說。于明德認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政府包辦,招標辦這一政府部門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這種方式很不合理,更缺乏法律依據。于明德表示,政府不應該管采購價格、配送主體、采購頻次等問題,而應該搭建一個平臺,由買賣雙方自由交易。政府對于企業資質、藥品質量做好監管,對糾紛及時介入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