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摘 要:微課作為新生事物,對很多教師來說還很陌生,涉足者對微課的認識也持不同意見,對微課的推廣和實踐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隊伍中的一分子,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邊大膽運用邊總結自省,小學數學課堂的活力漸趨凸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教學效果水漲船高,小學數學教學新局面初現端倪。
關鍵詞:微課;小學低段;教學
微課作為新時代產物,在促進小學數學課改,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掀開了新的篇章。微課作為新生事物,對很多教師來說還很陌生,涉足者對微課的認識也持不同意見,對微課的推廣和實踐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筆者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隊伍中的一分子,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邊大膽運用邊總結自省,小學數學課堂的活力漸趨凸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教學效果水漲船高,小學數學教學新局面初現端倪。
一、“微”時代背景下,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思考
微課作為新鮮事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持否定意見的也是大有人在。世界在變,我們的教學模式和手段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修正和完善傳統教學思想,大刀闊斧地進行課堂“改造”。傳統教學盡管一樣可以“傳道授業”,但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和學習形式早已使學生心生厭倦,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低點爬行,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將微課融入數學課堂中的實踐探索
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有助于學生更直觀、生動地進入教學內容的學習,激發小學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一些具有改革魄力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程理念和素質教育觀念的雙重誘導下,開始了微課在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有聲有色效果卓著者有之,潛移默化效果微小者有之,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將微課融入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必須要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科學布局、合理分配,讓微課成為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神器”。
1.將課堂打造成“解惑”主戰場,砍掉“授業”功能
微課不是教學“主菜”,所以,有些教師賦予了微課太多的作用是對微課缺乏清晰的認知。將微課搬進小學數學課堂,使其成為小學低段數學教學的“調味品”,才是微課教學的本質功能所在。
小學低段學生由于身心發展不健全,數感亟待培養。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大綱雖然引入了數感的概念,但并未對其內涵進行剖析,對數的意義、數的表示方法、數的運算等多個方面沒有做到詳解,導致很多數學教育同仁摸著石頭過河。
下面,我截取一個日常教學中的小片段,讓大家感受一下數感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現狀。
運用微課視頻呈現教學場景。
小朋友們在操場上興高采烈地玩跳繩比賽,男孩甲“跳”技嫻熟,最終以62∶52的絕對優勢領先,即男孩跳了62個,女孩跳了52個。
面對這種另學生耳熟能詳、別開生面的生活場景,教師看準時機,及時發問:請問大家誰跳得多呢?是男孩贏了比賽還是女孩贏了比賽?學生由于對剛才的教學場景給予了高度關注,所以,異口同聲地說(全體):男孩贏了。接著教師再順勢連續發問:那你們是怎么判斷的呢?(將學生引向對62和52的比較大小,從而呈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數的大小。)你們是怎么比的啊?學生積極舉手要求回答,教師抽選幾名同學作答,學生A大聲說:男孩甲比女孩乙跳得多,因為62比52大。學生B緊接著補充道:62里面有6個10,52里面有5個10。教師故意裝作恍然大悟:噢!6個10比5個10大,所以62>52。
這個教學場景可能對沒在小學低段執教過的教師來說很簡單,或許覺得我是在“癡人說夢”,這樣簡單的問題還用老師去專門設計嗎?可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的教學設計不僅僅局限于數的比較結果,應該著眼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提升,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這是發展學生數感的必由之路。
2.精挑細選教學內容,發揮微課的最大效能
眾所周知,微課的時間都很短,一般維持在5分鐘到10分鐘之間。課堂教學通常是45分鐘,怎么才能將短暫的微課恰到好處地鑲嵌其中呢?教師在安排微課內容時,要做到精挑細選,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在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以單純傳授知識為目標,還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思維的鍛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素養。如,有這么一個教學案例:花園里有10朵花,開了6朵,又凋謝了7朵,花園里還剩幾朵花呢?這道題對小學低段學生來說,稍微有些難度,教師可以一邊講解列出算式,使學生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能夠更容易的了解,學生解題速度也會大幅提高。
總之,在小學低段數學中融入微課模式,教師的循循善誘精心引導是不可或缺的,數學課堂就像一盤風味小炒,色、香、味是教師的烹飪目標,微課就是促成這一目標達成的調味品。大膽引入微課,讓微課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開花,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正確引導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小學數學教改試驗田的“種子”。
參考文獻:
王浩杰.淺議小學數學教學的微課模式[J].學周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