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推動學生不斷探求知識的動力,是與學生情感不斷交流、提升的動力。歐文說:“教師對學生的愛護,以及對學生的溫和態度,甚至比他們的學問和修養更為重要。”所以,愛是教育孩子的秘密砝碼。
幼小的孩子剛剛跨進學園的大門,他們對幼兒園的教育、生活是完全陌生的、新奇的。他們就是一張張的白紙,需要我們用濃濃的師愛引導他們去描繪自己的
未來。
一、嚴是愛的開端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無拘無束慣了的孩子,入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他們進行常規培養。我們首先拿出三節課時間進行常規訓練。練習站姿、坐姿、舉手姿勢、說話聲音洪亮,練習排隊上下樓、上廁所(講男生、女生分用廁所)。學會使用簡單禮貌用語,上課要安靜,做些適當的游戲。這樣孩子知道了要遵守紀律,明白了什么是紀律。這正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夸獎是愛的奉獻
短時間的常規訓練只是教育的開端,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對孩子不斷強化和鞏固。一味的嚴要求可能會使常規教育事半功倍。而且孩子們是4歲的小娃娃,過分的嚴會使他們產生厭園心理。此時,表揚和獎勵是最有效的方法。
劉明昊(化名)不到4歲就到幼兒園了,他在課堂上不是玩東西就是坐著發呆。我問他:“你喜歡幼兒園嗎?”他很直爽地說:“不喜歡,我媽媽非把我送來的。不然他就讓我自己在家里看家?!痹瓉硭麄儽患议L嚇唬著來幼兒園的。教育這個孩子的首要任務是讓他愛上幼兒園。上課了,他剛坐直,我就說:“看劉明昊坐得多直?!彼e手回答問題了,我及時表揚:“你真愛學習,敢舉手交流了。”當他開小差時,我走過去摸一下他的頭,用友善的目光對視一下,他立刻坐直。當他長時間表現好時,我給他豎起大拇指。我園園長多次對我們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付出了大愛,學生就會用成績回報你。在一日常規活動評比中,劉明昊被評為進步最大的孩子。
我利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鼓勵的話,使學生們爭先做好,唯恐落后。我及時發玩具、笑臉、獎狀,表揚先進,刺激全體學生。我把孩子們的第一個拼音本、所有的獎狀和光榮本都收集起來,裝入各自的光榮袋里,孩子們在表揚中不斷進步。孩子們的出色表現,曾受到很多家長的一致好評。
三、批評也是愛
提起“處罰”孩子,教師都忌諱。實際上,哪個國家的教育只獎不罰呢?教師把幼兒當成自己的孩子,就應當該管則管。批評孩子一定要公平、公正。這樣孩子才沒有怨言,才不會耍賴,教師不能喜歡某個孩子就放縱,不喜歡某些孩子就嚴厲,當然這里說的批評絕不是諷刺、挖苦,更不能體罰。我們所說的批評是以教育為目的,孩子樂于接受,充滿理智和愛的教育。批評是表揚的補充,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四、寬容是真正的愛
剛一開學,一位家長問我:“某某孩子分到你們班了嗎?”我
說:“分到了?!蹦俏患议L說:“完了,完了,他可是大二班最淘氣的孩子。而且他的爸爸怎么訓他都不管用?!惫?,一上課他就表現不一般。學生都在專心上課,他卻不由自主地趴在桌上哼起歌來。我一想,這個孩子經歷多次嚴厲的責罰,批評肯定效果不佳。此時,對他而言,最恰當的方法是寬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寬恕所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所產生的震動要強烈得多?!彼嬲]我們,不要急于處罰孩子,要給他自己改正的機會。我沒有大聲批評他,而是輕輕走過去,用手把他身子輕輕扶正,低聲對他說:“我相信你能坐好。”這節課盡管他反復幾次趴桌子上,但是只要我看他一眼,他立刻坐正。這說明,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已經知道改了。這不就是進步嗎?
實踐證明,嚴厲+寬容、表揚+批評才是真正的師愛。師愛是崇高的教育之愛,它具有無窮的魅力,它會使教育工作一步步走向成功,會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逐漸成長起來,對是非觀念做出明確的判斷,為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