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玲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興趣呢?
一、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啟發、點撥、設疑、解惑來激發全體學生的自助參與意識,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很注重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培養和角色的隨時轉變,課堂上我絕對不和學生隨便開玩笑,要求非常嚴格,課下,我經常不回辦公室,在教室里和學生談心,輔導孩子功課,時時關注孩子的動向,我的學生曾這樣形容我:“老師就是變色龍,課上和課下簡直截然不同。”剛開始,學生對我的這種轉變有點不習慣,看我上課要求那么嚴格,下課也不敢到我跟前,當我發現這個問題時,我就仔細觀察,看看課下有哪些孩子在有意躲避我,我就有意識地在課下和他們交談,說說笑笑,時間長了,學生也習慣了,在課堂上會不由自主地注意力集中聽課、發言,到了課下,再也不會因為課堂上的嚴格要求而有意躲我了,不管是誰,只要有困難,都會跑來找我,在他們心中,我不僅是他們敬愛的老師,還是親愛的媽媽一樣。
二、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意識,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自主發展,但如果沒有和諧的、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怕學,不敢發言,又如何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呢?因此,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還要著重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教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以及學好語文的愿望,來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效率。同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施民主教學、微笑教學,對學生滿腔的熱情,熱愛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激勵、期待和熱愛。教師通過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贏得每個學生的心。
三、提供更多機會,重視參與的廣度
教師除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課堂教育氛圍外,還要十分重視學生參與的面,這是體現學生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現代教學要讓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人人動腦思考問題,課堂不留死角。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樹立整體的語文教育觀,樹立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從整體著眼,教師應集中式教法和學法的運用,又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意識地全面實施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馬吉宏.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公平問題及其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