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人類的進步,離開了書籍便不可想象。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作為語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日益凸顯它的重要性。對學生來說,廣泛閱讀是適應未來社會成員對多元文化和豐富情感世界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通過開展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思維,使之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進一步補充營養,寫作和閱讀能力都會有明顯的突破。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老師雖然認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缺少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手段,對閱讀的要求只停留在簡單布置,偶爾檢查上。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便十分膚淺,而且常不得要領,甚至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偶爾讀一讀。如此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方法的掌握和自學能力的形成。如何從科學認知的角度,進行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探索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模式及課外閱讀課指導策略,從而優化學生的閱讀行為,提高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依托教材,挖掘閱讀資源
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內外閱讀教學的銜接和整合,研究如何指導學生選擇閱讀內容。學生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社會,學會選擇,是學習與生活的必備能力。教會學生選擇,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點”,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如,巧用現行教學輔導用書《奇跡課堂》,在每一課內容的設計時,都有相應的“課外閱讀”材料進行相應的補充,如每一課的“走進背景林”“作者我知道”“教你一寫法”,都滲透了相應的課外材料,這些都能當學生的課外閱讀“佐料”。
我們還可以關注教材的課外書屋、資料袋?,F行新課標人教版教材,在每一冊教材都安排了“課外書屋、資料袋”。在“課外書屋、資料袋”安排有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以及作者、名人的相應資料,這些都是適合學生的課外豐富的精神營養品,通過“課外書屋”推薦,學生對這些文學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以此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二、充實資源,確保閱讀量
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閱讀實踐中被激發出來的。在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可以以“書香校園創建”為載體,建立童話類課外閱讀圖書角。在閱讀成果展示欄上,定期展示學生的讀書筆記、手抄報、剪貼本、優秀作文。在班級內均建立班級圖書角,通過“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每周設立讀課外書的專用時間,老師必須在現場指導。這一段時間,老師在做什么?與學生一起讀書,推薦好書,展示讀書筆記。提倡節假日、雙休日讀課外書。此外,我們還可以召開家長會,或告家長書等,介紹讀課外書的重要,在家長會上向家長推薦課外書籍,并幫助家長篩選課外讀物。
三、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實現自能閱讀的目標
讀書的方法來自課內,來自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鑰匙”,因為它幾乎包含了小學階段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揣摩、總結,在閱讀課外書時自覺地運用,也就是“得法于課內,得道于課外”。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讀書時注意力要集中,一邊讀,一邊想,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或問題能使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尋求答案。(2)讀書時要勤動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書中圈圈點點,摘錄好詞句及精彩的語言,高年級能為文章寫批注。
四、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體驗讀書的樂趣
我們可以在教室墻壁上、圖書角、學習園地張貼有關童話的名人名言、格言。在學校宣傳欄、黑板報上開辟出“閱讀園地”主題專刊,定期更換展板內容。讓學生置身于高雅的閱讀氛圍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愛上讀書。還可以開展一些活動,諸如,(1)閱讀筆記的評比與展示;(2)手抄報展評;(3)優秀作文欣賞;(4)講故事比賽;(5)美文欣賞。有人說,在人性深處,有一種最原始的東西,是喜歡得到別人的贊揚,在活動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出色的表現,帶來了他人的贊許,一道敬佩的眼光,由此就可能產生一股持續閱讀的動力。
五、豐富教學策略,讓學生愛上閱讀
在教學中,多與同行研討切磋,采用專題研討、一課多教、同課異教等研究的策略,通過多形式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講方法地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汲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兒童天生就充滿好奇心,所以設置懸念是很有效的教學策略。抓關鍵情節,一些有趣情節出示原文讓學生閱讀后戛然而止,激發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設置懸念,引發學生對故事情節的預測,學生可以從一步一步對故事環節的閱讀中知道自己的預測是否準確,而且可以獲得及時回應,可以學到如何更精準地掌握各種明顯或不明顯的信息;此外故事與學生自身想象聯結、推論策略、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列小標題等指導策略都為他們的課外閱讀課增添了許多生動的細節。
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而書籍卻是浩如煙海,一個人要想讀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教師要注意把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起來,結合教材的特點,以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的課文為“經”,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以優秀課外讀物為“緯”,引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從而構建“經緯”交錯的閱讀教學網絡,促進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