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娟
對于現在的學生數學教育來說,小組合作方式已經逐步成型,并且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課堂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把學生根據學習成績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決定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讓學生根據教師講授的課程內容在小組里進行交流、互助、合作,最后達到小組成員都能掌握知識點的目的,通過小組的合作讓每個學生的潛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掘,小組成員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本文主要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各方面進行探討,然后加強教學實施的可行性。
一、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雖然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來說,建立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要關注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合理的學習小組。以下是在建立學習小組時應該注意的幾點:第一點,建立的合作小組的人數要適宜,如果人數比較少的話,互動結果可能不會太明顯,沒有達到合作的目的,如果小組人數過多的話,在有限的時間之內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話也違背了小組成立的意義,根據以往的經驗來說每個小組人數一般情況下4-6人最佳。第二點,小組人員設定應該能夠以相互補充為原則。學生的分組應該根據學生性格及學習成績進行分配,每組都應該有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習成績較差的,在性格上能起主導作用的學生,這樣的話學習好的可以帶動學習不好的同學,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領導和組織能力,最后達到共同進步。第三點,小組成員的人員搭配要可以相互轉換,在小組組成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意愿自由形成小組,然后教師再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的話學生能夠有一定的新鮮感,并且要讓小組成員在小組的不斷磨合中樹立自己的位置。
二、平等自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小組合作的學習中也要起到引導的作用,不僅要為學生的討論營造出氛圍,還要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拋棄傳統的只是一味灌輸知識點的模式,轉化成在學習中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讓學生培養主動學習意識,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當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或者是指導,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也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改變師生關系。
三、尊重差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學習當中從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思考的角度來說,應該適當地開展小組談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解決問題,然后自己找到學習方法和知識點。例如,在小學數學中講正方形的邊長這一課的時候,在上課時,讓學生用自己身邊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得到測量結果。但是學生的測量結果因為測量方式的不同往往會出現一定的差距,學生可以在報完自己的測量結果之后,自己先考慮一下其他學生的測量方式是否準確,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的方式找到更加簡便、準確、快捷的測量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測量,最后看一下測量結果,教師可以根據結果進行總結,得到最準確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總結的能力。
總之,對于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應用成果特別明顯。所以對于教師積極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探尋出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成為新的教學目標,并且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發掘自己更多的能力,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達到各個方面的共同進步,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最終目的。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全面成長,才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發展中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13(2):68-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