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劉非菲
摘 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農產品出口已然成為我國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是,最近幾年國外很多國家陸續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進行了傾銷訴訟,在這一背景下,對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
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在總人口13億的人口格局中,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近7億人口直接或間接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產業。其中,農產品出口已經成為我國發揮農業產業優勢的主要市場發展路徑。但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在進行農產品出口的過程中,關于我國農產品傾銷的訴訟與調查時有發生,并且日益呈現出高發的態勢。因此,在進行農產品出口產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如何在國際市場中的反傾銷的訴訟中勝訴,相關會計理論的參考與研究已經具有了很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從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中的發展現狀入手,探究我國在農產品反傾銷成本核算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最后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今后的農產品反傾銷農產品成本核算進一步地改進與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思考。
一、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概念
1.農產品傾銷的概念及認定
在進行農產品傾銷概念的認定之前,首先應該從相關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對傾銷的概念進行界定。按照世界貿易組織關于傾銷概念的要求:在進行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個國家在進行其國際市場的投放中,通過壓低其出口產品的價格,來在出口市場中獲得出口的優勢,這種行為就可以視為傾銷行為。
具體來說,農產品出口傾銷是指農產品出口企業是指把農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其國內的同比消費價格,其目的是為了盡快的打開市場的營銷渠道,這種做法就是出口中的傾銷。在進行出口農產品出口傾銷的認定中,需要強調的是傾銷是一種擾亂市場競爭的行為。這種行為,具有很多層面的動機,是帶有一定差價銷售,在國際市場中是很多市場主體經常出現的做法,也是很多國家進行進行反傾銷懲罰的主要原因。
2.農產品反傾銷成本
農產品的反傾銷成本是指農產品生產與出口企業,在接到農產品出口國的傾銷投訴之后,需要通過會計核算及市場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相關的農產品成本的核算。按照會計相關理論的基本要求,在進行農產品反傾銷成本的計算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需要計算的對象,覆蓋的門類,價格的計算單位及標準以及成本發生的真實性。應該說,在進行農產品反傾銷成本的核算過程中,真實性與全面性是保證其核算數據真實性的主要方式。這就要求,把應該計算在內的,已經發生的農產品成本納入計算的框架之中,把還未發生的成本及不真實或不存在的成本排除在計算的體系之外,這也是維護反傾銷成本核算的宗旨和原則。
二、我國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反傾銷成本核算中,由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此,在進行農產品反傾銷成本核算中還存在著許多需要關注和扭轉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相關成本的忽略
在進行農產品反傾銷成本核算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計算體系的不完善,這就在客觀程度上造成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出口過程中,相關的成本,特別是帶有一定隱藏性質的隱形成本往往沒有被納入計算的體系之內。例如,目前我國的棉花、大豆及一些動物的毛織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由于其品質的優良及價格的競爭優勢在很多國家,特別是在歐美等國家擁有比較廣泛的出口市場,這種價格方面的優勢,是很多國家對我國進行農產品出口涉嫌傾銷調查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進行應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先關價格成本的核算。目前,成本核算主要針對的是人力成本,也就是勞動力資源成本與生產資源成本,包括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是,這其中關于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市場成本及機會成本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小,這也就影響了進行農產品成本核算數據的真實性,這一點需要在今后的農產品反傾銷農產品核算過程中進行科學的設計與歸納,從而進一步提高計算的科學性與信服力。
2.生產成本被扭曲
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但是并不代表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強國。在農產品加工與生產的過程中,我國的很多地區在生產技術與生產工具及勞動力的生產素質等方面都與歐美農業生產的發達國家存在著很大的發展差距,這一點是當前在農產品生產與出口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需要大力重視的基本事實。但是,在進行出口反傾銷的農產品的成本核算過程中,生產成本是被扭曲的。換句話說,在農產品國際市場中所擁有的價格優勢,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種扭曲的價格計算。更不用說,隨著農產品生產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生產企業開始將發展的目光聚焦在國際市場上,為了獲得暫時的市場發展收益,很多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過程中,通過扭曲成本價格或者壓低成本價格等手段來實現發展價格競爭方面的優勢,這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種傾銷與低價競爭的行為。隨著國際市場競爭法規的不斷完善,未來針對我國農產品傾銷的市場調查將會更加密集,這需要引起業界的高度重視。
3.現有成本資料可信度較低
在進行反傾銷成本的核算過程中,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現有成本的計算數據存在著可信度比較低的現象。首先,在成本資料的計算過程當中,由于沿用的計算模型和工具的不同,很多成本資料的計算結果與真實的成本資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出入。其次,在對現有的成本資料進行計算的過程當中,會計從業人員,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會通過一定的人工操作的手段來影響最后會計關于成本資料可信度的統計。最后,在進行國際貿易中,不同國家和地區關于農產品成本資料的會計統計成本還存在著需要進一步溝通和協調的地方,這種統計準則及方法方面的分歧在客觀上造成了農產品會計成本資料的統計信度不高現象的發生。
簡而言之,在當前的農產品反傾銷成本及成本核算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在農產品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就是發展中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三、我國農產品出口反傾銷成本核算所存問題的原因
在上文中,對農產品反傾銷成本及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在探討其今后的改進和扭轉策略的過程中,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其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探究,從而為接下來的策略探究分析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1.中外會計準則的差異
在進行農產品反傾銷成本核算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很多數據方面的不一致,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和外國在會計領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具體來說,在會計準則是,西方國家無論是會計服務的主體,還是會計的基本假設理論都與我們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雖然在學習與借鑒西方國家的會計相關準則,但是由于國情的差異,很多具體的理論與操作環節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定的“本土化”現象的發生。國際市場的發展顛覆了原有的會計準則,例如在過往進行的會計核算與統計的過程中,會計行業一般沿襲的是成本計價這一準則。隨著農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地位及影響力的不斷加強,原有的會計準則已經很難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各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準則開始陸續在會計行業進行展開實施。這種基于本土特色的會計準則及其它相關理論,在國際市場的接軌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偏差。
2.農產品成本理念的差異
從宏觀上來看,關于農產品的成本理念,在國際市場的發展過程當中與國際現行的發展模式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最大的體現是一種成本的理念。在我國的傳統農耕文化中,成本的節約是沿襲數千年的成本觀念,這種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其農場品在生產與加工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通過一系列資源減少的方式來實現整體成本的下降。但是,西方國家,由于進行的大多是農場化種植,因此,在進行成本降低的過程當中,并不是通過單一資源的減少,例如勞動力資源的減少,或者生產資源的減少。相反的,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來研發出相應的的生產的設備,以及通過提升生物科技水平等方式來不斷地從整體上來尋求資源與效益的整合與優化。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農產品成本理念上的差異,導致在最后進行農產品的成本核算的調查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在今后的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將傳統的節約理念與西方的成本優化理念來進行很好地對接與匹配,將會是在提升農產品出口反傾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3.農產品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在我國的農產品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經營者自身的科學管理素質的欠缺,表現在管理層面就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不足。具體來說,當前,我國的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出口,例如東北的大豆和玉米,青海的毛紡織品等。企業雖然在產量山處于一個不斷上升的態勢,但是,從當前的發展現況來看,企業的經濟效益并沒有得到一個質的飛越。拋開國際市場競爭等外部因素不說,我們發現在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企業缺乏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內部財務管理控制體系的不足。這就導致,農產品出口企業在進行反傾銷成本核算的過程中,無法憑借一個高效的財務管理體系來進行一個周密的、客觀的計算。從而最終影響了相關農產品出口成本計算數據方面的不足與缺失。因此,從企業的內部管理入手,構建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將是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所要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在農產品企業向國際市場進行邁進的過程中,向管理要發展的效益與競爭的優勢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必須要予以重視的問題。傳統的粗放型的的企業運營模式已經很難實現國際市場競爭目標的實現。未來的農產品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會呈現出更加激烈的態勢,同時,圍繞我國的農產品的價格問題而進行的傾銷與反傾銷的應對將會更加頻繁。因此,要從制度、理念等各個層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完善反傾銷成本核算的對策
1.政府層面完善反傾銷應對機制,避免成本扭曲
在農產品進行國際出口貿易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由于中西貿易政策或者貿易理念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反差。因此,在今后的涉及農產品傾銷調查或處罰這樣的案例是,政府作為農產品出口企業發展的強大后盾,應該盡可能地從外交上,商貿談判中予以一定的支持,目前,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在國民生產總值保持百分之八的發展速度的引導下,我們的農產品出口也在國際上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因此,無論是政府服務性職能的體現,還是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角度,國家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應該盡可能地從體制層面不斷地完善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反傾銷應對體制,避免成本扭曲,進而為農產品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地發展環境。這是市場對政府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更好地踐行自己角色的必然體現。
2.發揮農產品企業協會的作用,完善成本統籌
需要指出的是,在未來的市場發展與競爭中,企業個體之間的競爭將逐漸演化為集團之間,行業之間的競爭。雖然,在上文中,可以通過政府完善農產品反傾銷應對機制的方式來為農產品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在具體的操作層面還需要一個統一的組織,來踐行相關的法律程序。在這幾年針對我國的農產品企業的傾銷調查中,發現僅僅靠某一家企業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相關的數據的統計與歸納的。因此,通過建立行業發展協會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發展難題。一方面,行業協會可以從機構組織的力量,更好地維護參會企業自身的發展利益。更好地避免相關成本在統計過程中出現的忽略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行業協會的自律規程等方面來規范農產品進出口企業的市場運營行為。這種通過協會的方式來引導農產品企業自身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未來的發展時段里將會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3.農產品企業自身強化內部管理,增強成本資料的可信度
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在農產品企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有必要對農產品企業的內部管理提出更加具體的要求。未來的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企業產品質量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管理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一方面,會發現:一個農產品出口企業在內部的管控中,越科學其所帶來的市場發展潛力也就越大。今天,在企業的成本核算等方面與西方國家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應該從企業的決策層到企業的國際貿易的參與者,都提高對企業內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一方面,從觀念上,加強認識,將其付諸于日常的行為。另一方面,在體制與制度上進行充分地改進與提升,將成本資料的信度放到一個比較高的重視位置。從而為企業在農產品出口貿易中提供更多的助力。
五、結語
農產品出口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發展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樣針對外國對我國農產品企業展開的傾銷調查,要高度地重視。農產品反傾銷成本核算在應訴國外的傾銷調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應該強化其提升的策略,從而在反傾銷中獲得更大的主動。筆者在借鑒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對農產品企業的成本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發展建議,希望能助力于我國農產品企業未來的反傾銷取得更好地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崔建華.應訴反傾銷成本會計問題研究綜述[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2(02).
[2]孫鳳英.對會計控制與反傾銷應訴關系的哲學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12(04).
[3]許丹.反傾銷會計下中外成本核算差異及對策思考[J].財會月刊, 2012(01).
[4]張永慧.基于反傾銷的出口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4.
[5]石琳.反傾銷對我國出口及產業的影響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4.
[6]徐婧,許卓鵬,呂萌.我國應對反傾銷的措施研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11).
作者簡介:劉軍(1993- ),女,漢族,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渤海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劉非菲(1979- ),女,滿族,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講師,博士學歷,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