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師始終關注問題。案例教學已被眾多課程教學所采納。《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擁有大量教學案例,可供選擇。特別是,依托于世界500強企業成功經驗或失敗的教訓,為本課程相關章節的講授提供了豐富的案例。通過幾年來的案例教學,成效顯著,有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教學環節;世界500強企業
一、《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要求
《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本科必修課程,也是是國際經濟與貿易碩士和國際商務專業碩士核心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及發展、國際投資環境及評估方法、跨國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戰略、跨國企業的投資決策與資本運作、跨國企業的內部貿易與轉移價格、跨國企業的營銷、財務和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社會對跨國企業的管理等。
本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系統掌握國際投資和跨國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與前沿研究成果,訓練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投資項目選擇、國際企業管理和實際業務操作的能力。
本課程教學方法為,教師講授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理論知識講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學生通過聽課、課堂討論、案例閱讀、及分析世界500強企業的小組作業等方式,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強調案例教學,因此對教師的要求是:(1)提供課堂討論案例;(2)提供章節教學案例;(3)關注跨國企業時事熱點新聞事件等。
本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是:(1)通過世界500強企業官方網站,了解跨國企業經營與管理;(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世界500強企業經營與管理活動;(3)分小組完成一個世界500強企業分析作業。
二、《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教學環節設計
1.課堂講授
課程講授重點內容:跨國公司;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跨國公司進入國際市場方式;跨國公司全球戰略;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跨國公司技術貿易;跨國公司的研發、生產、營銷、財務、融資、稅收、人事管理;跨國公司社會責任;跨國公司在華投資。
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理論:跨國公司投資理論、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投資理論、跨國公司投資理論的新發展等。
2.案例教學
課堂討論案例是以世界500強跨國企業為主,主要有:案例1,美國迪士尼進入日本、法國、香港和上海等國際市場方式比較及分析;案例2,韓國三星集團技術研發跨國戰略聯盟戰略分析;案例3,美國蘋果公司技術創新戰略與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分析;案例4,瑞士SWICH手表的國際轉移價格避稅案分析;案例5,世界500強企業撤出中國市場典型案例分析等。
案例討論和分析內容包括:(1)針對所學章節知識分析上述案例,如戰略聯盟、國際轉移價格、技術戰略、進入國際市場方式等;(2)通過案例分析和了解跨國公司戰略決策導致企業成功或敗的原因;(3)案例分析過程要求學生參與。
3.時事熱點新聞
在課程講授的整個學期中,教師密切關注與世界500強企業相關的時事熱點新聞事件,在課上結合講授的相關章節知識,做到每周一個新聞事件,及時分析,使學生深切感受到:(1)書本知識與實際問題的相關性;(2)理論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導作用;(3)學習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重要性。
同時要求學生關注時事熱點新聞,特別是與本書章節相關的發生的與世界500強企業相關事件、跨國公司戰略、跨國企業收購并購案例等。
例如:2015年9月份,披露的“德國大眾企業尾氣排放數據造假事件”,由此,引發的德國大眾總裁文德恩因造假事件辭職的報道。針對這一事件,對德國大眾企業品牌、股價和跨國誠信等一系列問題的分析。
4.小組分析作業
在學期開始時,布置小組分析作業,每4名-5名學生一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分析一個世界500強企業。分析內容包括:企業概況(涉足的行業、現任CEO、500強排名);經營產品(系列品牌名稱);企業標識;海外市場分布情況;組織結構圖;技術領先領域(重要的技術發明);成功的經營與管理經驗;企業國際化戰略;在華投資情況等。
其目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資料收集,全面了解世界500強某一企業,以PPT演講方式與全班同學分享。
小組分析作業的教學預期是:一個學期大約有10-12個小組,分析了10-12個世界500強企業,整個學期每位同學都能夠較深入地了解10-12個世界500強企業。開拓了學生的眼界,通過收集世界500強企業資料,閱讀企業年報,獲得企業二手資料。
三、考核方式及教學效果
《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考核目的是了解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試和學生平時課堂表現。考核包括三部分,具體分值占比為:學生課堂討論發言占總成績的20%;小組分析作業PPT演講占總成績的20%;期末閉卷考試占總成績的60%。上述考核方式,較全面地考察了學生的能力,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本課程教學效果得到學生肯定,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案例教學令學生滿意。主要表現為:(1)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2)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關注時事熱點問題;(3)提高學生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4)全面考察的學生學習情況。
綜上所述,《國際投資與跨國企業管理》課程采取案例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達到了教學目的,效果也令學生滿意。
作者簡介:郭燕(1960- ),女,漢族,北京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國際服裝商務、創新創業、廢舊紡織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