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重大戰略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物流產業地位確立、區域投資與市場環境日益改善,區域物流一體化已成為京津冀物流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本文以發展物流物聯網為突破口,進而推動三地物流業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物聯網;物流
一、現實意義
京津冀一體化是國家重點戰略部署之一,關于三地物流一體化的研究,學者們都已經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但目前為止,“結合物聯網促進京津冀物流業協同發展”的類似論題卻沒有相應的討論,一方面該論題涉及的技術問題過于具體,涵蓋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屬于跨學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該論題也依賴于物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由于物聯網屬于新興事物,應用領域尚未被推廣,因此存在一定的實效性。本文的探討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現實意義。
1.從物聯網技術層面分析和衡量京津冀地區各類資源、經濟、環境因素,超越了傳統的單純從管理理念和政策層面提出的建議和對策,更具現實意義和指導性,更充分地發揮該地區的技術優勢并培育出新的區域競爭力量。
2.物聯網模式下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研究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多標準綜合的協調問題。從現有的國內外研究成果來看,結合物聯網技術,研究不同行政區物流一體化的理論框架尚不存在,因此具有一定先進性。
3.當前全國范圍內各個區域都在爭先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如何真正基于各區域自身的優勢,從整體上協調好各區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減少重復建設、提高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如何從具體技術層面出發來解決這一難題,這正是我們面臨的十分重要的問題。以國家“十一五區域發展的戰略重點——京津冀區域”作為研究對象,以“物聯網技術”作為突破口進行研究,可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應用模式,為類似的區域物流模式選擇提供參考。
二、構建京津冀地區物流業物聯網系統的設想
物聯網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網絡技術、嵌入式軟件技術和應用技術。傳感技術主要是通過傳感器等數據采集技術,實現外部信息的感知和識別;網絡技術是通過廣泛的互聯功能,將傳感獲得的信息傳送;嵌入式軟件技術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用于對成本、可靠性、效益進行決策;應用技術是指跨行業、跨應用、跨系統之間的信息協同及共享的技術。
目前,筆者認為,京津冀三地具備發展物流業物聯網的四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二是技術優勢;三是產業聚集優勢;四是人才優勢。通過優勢分析,初步提出構建京津冀地區物流業物聯網系統。
1.構建智能倉儲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預期實現智能分配儲位、智能盤點、智能分揀、智能配貨、智能檢測物品溫度濕度變化與物理結構變化,能高效及時傳遞倉庫貨物信息,使現場作業如入庫、出庫、移庫、盤點操作等直接在工業級的PDA或讀寫器上實時體現,可以真正實現庫房管理的智能化。
2.構建智能運輸系統。結合嵌入物品內部的芯片,預期實現智能分配客戶、智能調度車輛、智能配積載、智能設計路線,并及時整合運輸信息,一方面保證車輛高效的暢行、實時地監控和掌握車輛的位置運動狀態,另一方面可以高效監控運輸貨物的動態、位置以及貨物完好情況,真正實現運輸過程智能化。
3.構建智能物流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RFID射頻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等的運用,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統,通過實時掌握物品的庫存信息和需求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庫存管理能力;通過實時實地路徑優化,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管理能力。智能物流管理系統將建立包括訂單處理、貨代通關、庫存設計、售后服務等智能系統,最終實現流程控制智能化、客服智能化、財務管理智能化。
三、京津冀地區發展物聯網應注意的問題
1.需要政策扶持
物聯網在物流業應用與推廣的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包括財政政策、投融資政策、科技創新政策的扶持等等。
2.引入先進的物聯網技術
京津冀物流協同發展過程中引入物聯網,在此過程中科技創新是關鍵。加快科技創新,是我們在后危機時代加快轉變經濟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更是物聯網發展與應用的核心所在。
3.完善京津冀地區物聯網產業鏈
在研究物流協同發展中,物聯網產業的地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京津冀地區應全力打造國內物聯網產業鏈集聚地,形成芯片研發、標準制定、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卷標制造、檢測中心等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以此為基礎,將大大推動物聯網在物流業的應用,從而加快物流業一體化進程。
4.注重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和推廣
在此過程中,應注重物聯網技術與系統在京津冀地區物流行業的推廣方式與策略,確保物流業協同發展的持續性。
此外,物聯網在物流業的應用研究具有一定難度,尤其是技術層面,因此,需要突破以下兩個難題:第一,確定物聯網技術標準。物聯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包括對企業的各種資源建立一個規范統一的編碼,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規范、通暢、穩定,同時要研究對信息進行科學、合理、深入的加工處理流程方式。第二,完善現有系統以適應新型物聯網智能物流系統的需要。國內大部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處于傳統的物聯網建設與應用軟件的建設層面上,在此基礎上引入物聯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因此,這一難點的突破需要京津冀地區物流公司的參與和支持。
參考文獻:
[1]秦榮環.京津冀區域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探析[J].農業網絡信息,2014,(9).
[2]蹤程.京津冀區域物流一體化模式的建構策略探討[J].物流研究,2011,(27).
作者簡介:鄧春姊(1981.01- ),性別:女,職稱:副教授,職務: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