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21世紀,經濟全球化蔓延至各個角落,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成熟,國際貿易發展越來越迅猛,隨之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在這種形勢下,培養出高素質國際貿易人才成了重中之重,進而,如何培育出國際貿易人才成了人們應該思考的問題。這種情形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挑戰,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際貿易教學,加大力度和投入,努力實現發展與創新并行,在新的形勢下,研討出新思路、新方法。
國際貿易高職院校創新在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了國際貿易專業,作為高職院校經貿類專業必修基礎課程之一,國際貿易教學的質量水平與教學方法,不僅對學生本人知識的增長及未來的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大程度也影響著中國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摸索出國際貿易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新世紀新形勢下,以改革創新為發展教學宗旨,培養出既有扎實的外貿實踐功底,又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實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根本,也符合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
1傳統國際貿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師資隊伍力量不足
在我國大部分高職院中,不僅普遍存在師資力量普遍不足的現象,并且所開設的課程中對專業的要求低,出現多個教學課程由一個老師擔任的現象,這就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1.2基礎專業設施不完善
盡管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國際貿易專業,但是普遍存在教學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實訓設備不全等不重視國際貿易教學的現象。甚至教材更新跟不上知識的更新,導致學生能掌握的教材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出現斷層現象,使得教學內容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社會信息更新迅速,作為教師,獲取最新的、最有效的國際貿易信息并傳達給學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而由于設施不完善,教師獲取知識的途徑狹隘,這就使得學生獲取不到有效的知識。
1.3注重理論而忽略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國際貿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如果只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忽視國際貿易實際的業務技能學習,是很難成為優秀的國際貿易人才的但是在教學中,卻很容易被忽略。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教學中,學生對于系統完整的理論知識往往掌握的非常好,但是實踐卻少之又少。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呆板,只按照設計好的理論知識及教學方式來教導學生,缺乏創新性,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任何意義,不能提高學生對于國際貿易層面的專業知識。
1.4學生自主學習狀況不佳
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學生缺乏主動性、創新性,并逐步養成被動學習的習慣,在中學老師的督促及高考的壓力下能接收到一定的知識,并且主觀能動性也比較強。但是在踏人高職院校之后,失去了高中老師的嚴厲敦促,也沒有了高考帶來的壓力,學生的主動性逐步衰退,再加上學生對所學國際貿易專業興趣不大等原因,大部分學生學習學不進去,逐步放任自己,在未來的學習中對于國際貿易專業的知識找不到突破口,學習無從下手,由此而產生了恐懼心理,害怕去學習,導致了以后的學習越來越難以下手。
1.5傳授及獲取知識的形式單一
中國現有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課堂講授及少數課外實踐,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途徑較少,導致學生能接受的知識內容很單一,甚至出現知識更新不健全的問題。另一方面,老師所獲取的知識在更新速度跟不上形勢發展的情況下,致使學生接受的知識也收到影響。
2國際貿易教學新思路
2.1引進實踐型、有經驗教師
要提高創新型人才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及教學經驗是關鍵。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達到新的高度。教育部對“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這也是一種培養高素質老師的新方法。很多高職院校也引進“外貿英語教學”模式,以培養高素質的國際貿易人才為目的,在這中新的教學模式中,其主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主,從而在實踐能力上提高學生素質,并且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工作中去。與此同時,教育部門和學校也應該為教師提供更多參加實踐的機會,讓教師從實踐中獲取更多知識與能力。
2.2完善基礎設施,加大資金投入
國家乃至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國際貿易教學的質量。針對國家貿易教材內容滯后的現狀,可與根據現代社會發展及本校學生特點,根據現行國際貿易的更新和發展來編寫有本校特色的、內容完善、有利于學生接受的鮮明高職特色的系列教材。在進行國際貿易具體原理的講解時,要主動采取案例教學法,即以具體的案例進行講解,是學生達到一種置身事內的情景,讓學生有效的掌握知識。在案例的搜集過程以及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外貿部門的相關人員、教師及學生的參與,這些活動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這就需要學校相關部門加大教改經費的投入力度。
2.3實踐理論相結合
高職學院的教師不僅特別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還要注重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同時,注重實際生活中對于專業知識的運用于發展,特別是英語的學習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英語知識素養對于未來的就業是一種良好的基礎。在日常學習中,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職業環境。
2.4創新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可根據學生不同的文化差異、不同的學習習慣及不同的地域差異制定特殊教學計劃,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國際貿易學習的興趣。針對學生專業的課程情況,搜索各種各樣的有用的信息,并且加以整合,利用現有的資源,有效的向學生傳達高效學習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可采用方法,學生間討論模式、課堂師生對話模式及分組模式等多種教學模式,是學生與老師間的距離縮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間的交流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我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2.5多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以拓展學生知識范圍為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知識競賽、知識辯論等活動。開發全國各地學生的智慧與積極性,緊扣當前高校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達到優化課程體制改革創新的目的。
3結語
國際貿易教學方法的不斷發展與創新,是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未來中國國際貿易經濟迅猛發展的關鍵。因此,每一環節都要求嚴肅對待。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教師教學應該打破過去老師負責講,學生只負責聽的錯誤形勢,這種單項式授課模式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與提升。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興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不斷改革,因材施教,培養出適應對外貿易的優秀人才,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輝,吳治成,高路.淺析大學“國際貿易”教學中的“參與型”課型教學模式[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11):88-89.
[2]魏松峰.關于獨立學院《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