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博
【摘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也在快速發展,由此產生的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第三方支付等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為背景,以吉林省商業銀行改革創新為研究對象,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商業銀行 金融創新
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一、互聯網金融的模式
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模式:一是通過新技術挖掘客戶信息同時進行信用風險的管理。例如:“好貸網”是以金融產品比價搜索的模式;“京東白條”是以電商平臺構建貸款主體信用評估;“安融惠眾”是采用第三方信用評估的模式。二是以點對點直接交易作為基礎模型記性金融資源配置。例如:“溫州貸”、“盛融在線”等是依托P2P貸款;“眾籌網”、“淘寶”是典型的眾籌融資;“余額寶”等采用的是理財產品銷售。三是以第三方支付為基礎的資金轉移模式。例如:“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在線”等依靠第三方余額支付系統;“微信支付”、“易寶支付”等采取網銀通道支付P2P資金托管;四是以傳統金融機構來搭建電子商務以及金融服務的綜合平臺的金融機構創新性互聯網平臺模式。這種模式常見在中國工商銀行的“融e購”、中國農業銀行的“E商管家”、中國銀行的“中銀易商”等產品中。
二、互聯網金融時代吉林省商業銀行創新發展路徑
吉林省金融發展相對落后,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總需求量不大,與東北三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較差距較大。吉林省2014年GDP總額為13803.81億元,增長6.50%,低于全國GDP增長率7.4%。自2014年4月份起,吉林省各項存款增速開始明顯回落,6月份各項存款雖然有所反彈,但是由于下半年股市上漲,導致貨幣市場基金、理財產品、網絡金融等金融產品持續搶占銀行存款,存款增速仍未扭轉整體下滑的趨勢。截至2014年末,本外幣各項存款同比增長11%,增速同比下降5.2%。針對吉林省金融的特點,商業銀行快速、合理的發展就要加強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展開,根據自身需要與特點,計劃可行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同時,從商業銀行內部管理與建設出發,創新模式,從而推動商業銀行的互聯網發展,增強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一)積極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創新互聯網金融業務
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渠道是客戶獲得適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核心,這個渠道需要有頂層的規劃和設計,需要有統籌的建設與部署。那么如何合理的利用互聯網作為新技術,并且發展網路理財等發展方向、創建創新服務與平臺、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商業銀行特有的組織形勢以及傳統的金融構架和互聯網的構架,將其有機的進行融合起來,建立一個屬于互聯網金融的商業銀行專有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要遵循金融發展的規律以及互聯網發展的要求以及性質,在這樣的構架體系當中,才能使得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有效進行。在有先進的、多渠道的業務平臺的基礎上,還可以對客戶的需求給出及時的反饋,例如開展集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短信銀行為一體的移動銀行業務,使其功能齊全、安全便捷、覆蓋面更廣、服務更優。商業銀行應在傳統網點的基礎上優化布局、調整業務品種、提供新產品新理念和服務模式。
(二)實現信息共享,引領客戶需求
客戶的感受是互聯網金融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商業銀行作為一個服務性的特殊企業,在互聯網金融中需要占據主動地位,那么就必須要重視客戶的感受。商業銀行在日常經營過程中,要不斷的用數據去挖掘客戶的需求特點、搜集客戶的數據、掌握完整的經營圖譜,利用分析手法來解讀客戶,這樣有利于商業銀行洞察每一名客戶的喜好,如果能夠在客戶自身并未察覺的前提下,挖掘出客戶的潛在需求,那么就會使客戶感受到“想客戶之所想”的“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可以更好的提供商業銀行的金融需求,提升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三)著眼營銷加強服務能力
在開展互聯網金融的今天,商業銀行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的平臺、營銷渠道、金融產品以及服務等開展特色營銷,來鞏固和加強客戶關系、服務能力,并且能夠實現迎合客戶、穩定客戶和服務客戶。商業銀行可以借助社交網絡平臺、通訊媒體等新興技術,展開商業銀行戶客戶之間的開放式交流,實現互惠共享的管理模式以及網絡營銷。商業銀行結合自身特點以及已有的產品類型和客戶群體,擬定標準化、定制化等方向,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服務,提高產品技術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商業銀行的技術部門也應探索與媒體、平臺等互聯網模式的戰略合作,增強營銷能力。
三、結束語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是還沒有顛覆傳統金融的發展腳步以及商業銀行的發展態勢。但是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技術不斷更新互聯網金融也會倒逼商業銀行不斷的進行創新與改革。對于吉林省而言,起步晚,發展慢,受環境的影響的因素較多,發展的腳步與速度不能與發達地區一直,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深入與技術不斷完善,吉林省商業銀行的創新也會根據自身特點不斷開展進行,為我國的金融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宏暢.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創新模式研究《觀察》,2015.(05).
[2]賈清琳.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金融觀察》 2015.
[3]張慶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商業銀行發展模式研究《信貸經濟信息》2015.(01).
[4]卜銀偉.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轉型發展對策《金融發展評論》2015.(02).
基金項目:吉林工商學院院級課題“吉林省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