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國家新課程標準,從小學英語教育開始,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成為英語教育的一項主要任務。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已經擺脫了對教師的絕對服從,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因而,激發并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作為師生互動重要組成部分的教師反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點。教師反饋的形式內容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自信心和焦慮感的變化,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
【關鍵詞】教師反饋 學習興趣 動機 自信心 焦慮感
新一輪高考改革已經開啟,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將會逐步退出與數學、語文三強并立的舞臺。然而,隨著世界經濟、文化、教育全球化合作的不斷加強和發展,英語已然成為工作、學習、交流的標配。因此,英語的重要性并沒有被削弱,反而以另外的方式左右著高考考生的命運。這也將迫使英語教師付出百倍的努力來尋求適應新變化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袁士樸曾指出,興趣和動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而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熱情的最重要的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為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的有效策略。英語是一門外語,是與其他學科截然不同的科目。它帶有天然的陌生感和文化異性,是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引起學習興趣的。研究表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有很多因素是教育者本身很難去掌控的,如家庭環境、學科本身的特點等。作為最集中的英語學習環境,課堂就成為教師影響學生的最佳場所,而教師反饋則發揮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
教師反饋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學習表現和行為所給出的指導和評價。教師反饋包括語言的和非語言的,積極的和消極的。教師反饋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動機、焦慮感和自信心。許多語言學和心理學專家的研究都表明,情感因素對于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都有明顯的影響。《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在注重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上也更加強調情感態度的培養,以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和興趣。課堂上的教師反饋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也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和提高。教師的不同反饋話語帶有其對學生學習表現的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研究表明,積極的教師反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而消極的反饋則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促使學生放棄繼續學習的努力,學習動機隨之被削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指點,就會產生強烈的興奮感和成就感,從而增強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他們的學習動機也因此而得到強化。
其次,眾所周知,擁有強烈自信和積極自我評價的學生會更容易成功,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由于懼怕丟臉和出錯,總是傾向于放棄訓練英語的機會。這就是外語學習者的語言焦慮。這種焦慮感的長期存在將使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一點一點地萎縮。而對消極反饋的恐懼本身即是造成學生語言焦慮的一大因素,這就是所謂的評價畏懼。學生擔心得不到教師的認可,害怕得到對自己的不良評價。評價畏懼使學生往往過于關心老師對自己的看法,傾向于使可能出現的不利評價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于是,他們在外語課上缺乏信心、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并且時時回避能提高他們外語技能的課堂活動。最后,根據厄爾的觀點,教師反饋通常“以促進學生表現為目的”。這種以改善學生學習為目的的反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只有在保有成功感和自信心的情景下才能有繼續學習的興趣,所以,學生們總是會期盼和渴望積極的反饋來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焦慮感和建立自信。相反的,如果他們得到的是消極的反饋,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自尊心都將受到打擊,從而直接降低了他們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
然而,當前課堂中普遍使用的教育反饋并不令人滿意。教師總是習慣于使用諸如“good”,“well done”等簡單贊美詞,它們更像是一種自動回復的程序,因而略顯無趣,更多的時候甚至屬于無意義反饋。而且,教師在課堂上傾向于依賴語言的解說性,忽視了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非語言類的反饋運用極少。而對于那些英語基礎不是太好的學生,教師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更能給與他們有效的反饋。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有些教師一發現語法或表達上存在的問題,就迫不及待地去糾正,因此打斷學生的發言,導致學生的積極性立刻降低。
綜上所述,教師反饋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要通過反饋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就必須使自己做出的反饋具有有效性。這種有效性不單是指反饋應該是積極的和鼓勵的,更在于反饋應該具有多樣性和啟發性。當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帶有鼓勵和啟發的獨特反饋時,他們的自信心才會得到強化,興趣才會越來越濃厚,才會有不竭的動力積極地有意識地去接受,去思考,去改進,從而在英語學習上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Kluger,A.N.&A.DeNisi.1996.The Effects of Feedback Interventions on Performance:A historical review,a meta analysis,and a preliminary feedback intervention theory.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9:254-284.
[2]Ur,P.2000.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步睿.英語課堂中教師反饋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J].中國科技縱橫.2012.
[4]楊紅艷.激發學生興趣是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5.4.7.
[5]袁士樸.齊德峰.劉新義.英語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郝建博,女,(1998年),蒙古族,河北張家口人,中教二級,學士,研究方向:師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