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斌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拓寬,西方資本主義的一些腐朽思想價值觀不斷腐蝕著學生的思想。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如何運用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是初中政治教師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
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會或者社會全體利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那么,教師該如何突破現在思想政治課教育的瓶頸,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此問題略談一二。
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思想政治課的正確地位
眾所周知,在初中階段,思想政治課一直以副科的形式出現,地位明顯不如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造成了教師不重視,學生隨意敷衍的不良局面。也正是由于這種不重視,使教師沒有及時地發現和解決一些初中生萌生的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造成一些初中生在校園內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甚至走上不歸路。
因此,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加強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定期設置相關主題的板報比賽、刊物閱讀,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獲得啟迪。另外,教師,作為學生思想的引導者和教育者,要珍惜自己的課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出相應的課程教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
二、轉換思想教育案例,貼近初中生日常生活
中學階段的思想教育課,不能單純地停留在課本的條條框框上,要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自己親自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身邊的事情,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的魅力,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探索欲望,同時,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能夠充分認識到所謂的“好”與“壞”,從心底里真正認可思想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養成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
比如,在學習《學會調節情緒》這節內容時,如果我們生硬的根據課本死板地講著一些空話,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利于實現教育目標。相反,如果我們將“情緒調節”與“考試前或者考試中的不良情緒”結合起來,肯定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
三、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寓教于樂
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得學生的思維和智力處于興奮狀態,讓學生在“樂”中領悟到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對自己人生的重要影響。
比如,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法律案件,或者開展相關主題的辯論會、演講會、故事會等等,通過結合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對學生進行正確思想政治價值取向的培養。
另外,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要注意人員的分配,要重視每一個學生,切勿片面地以學生成績為標準劃分優等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的參與,進而激發不必要的不良思想的滋生。對于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及時地進行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生興趣,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
綜上所述,正確思想價值取向的樹立,對于初中生以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廣大的基層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以此為己任,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增強自身的教育技能和判讀分析能力,因材施教,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取向,以為他們以后開啟五彩斑斕的人生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駱云清.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