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君
【關鍵詞】 新課改;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9—0048—01
現今國家提出了新課程改革,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本文將結合當下的實際,簡要地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職教育中的英語教學做簡要的分析。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從學生方面來說。高職的學生一般英語基礎較為薄弱,一些學生對于一些單詞的拼寫、語法的使用掌握得都不是很熟練。這樣就會使一些學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很難提高英語成績。且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課程內容的難度也會不斷的增加,更加會使他們覺得學習的內容難以消化,這樣循環下去勢必會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減弱。而且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差,對教師的依賴性也太強。
2. 從教師方面來說。在課堂上教師占有主導地位,通過對高職英語課堂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現今一些高職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模式還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很少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在一堂課結束后教師布置作業,然后學生去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完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要對自己之前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做及時的調整。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來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把更多的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對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1. 把課堂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調整自己在課堂中的教學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把更多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習英語的方法。例如,可以成立一些英語學習小組,在上課的時候進行小組討論,盡量讓學生在小組中來解決這些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和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情景對話,讓學生利用英語來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并且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使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提升。總之,教師一定要注意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去探索,自己發現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 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因為高職的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所以有的同學即使很認真地學習也很難讓英語成績有所提高,這樣會使一些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而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重塑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明白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績不是問題。還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給學生放一些學生喜歡聽的英語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 課堂評價及考試的形式多樣化。讓課堂評價的內容不再單一,可以加入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次數、課堂的紀律、小組交流中的表現、作業完成的情況等等。其實進行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肯定。對于那些課堂評價較高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的給予獎勵。對于期末考試,可以加入口語測試,而不是單一的對學生進行書面的考試,讓學生開始重視口語學習。
4. 改變教學方式,新舊教學方法相結合。雖然說要對舊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但是舊的教學方法也在教學中運用了這么長的時間,所以其中也有其可取之處。所以在對高職的英語教學進行調整的時候,可以繼承之前教學之中的優點,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例如,在以前的教學中較為注重學生基礎的學習,在對語法、單詞記憶上強調的較多,這一點對于新課改的高職英語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教師仍然要注意在這一方面加強訓練。
5. 教師和學生交流學習。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哪方面需要加強、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針對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還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加親密。當然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生的個人能力也可以在其中得到提高。因此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是十分有必要的。
編輯:趙玉梅